周海晶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已逐渐步入正轨,从2004年8月开始,一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终于走进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新教材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给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给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打开新教材,犹如打开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泉,那是一种莫名的冲动,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召唤!
回顾过去的音乐课堂教学,基本上就是四大步:组织教学→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新歌教学。每堂课下来,作为音乐教师,笔者都会感觉兴味索然,因为老教材中的发声练习曲和节奏练习死板无趣,“啊啊啊”“呜呜呜”“大大大”,把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给“磨”没了。再有就是学唱歌谱,学生经常会带着几分无奈地问:“老师,这节课还唱歌谱啊?”可见,陈旧的教材与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正所谓:“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感到困惑,但又不知如何为自己的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时候,笔者真真切切地看到希望,同时也实实在在地看到学生的希望。
1)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打开新教材,首先看到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目录,一个小耳机,一支小话筒,一台小电脑,多好的创意啊,学生看了小脸儿笑得像花儿一样。笔者知道,他们和笔者一样,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本“新书”。
手捧着新教材去上课,笔者的心里充满渴望,因为自己是多想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快乐呀!最难忘的就是在教学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一册第七课的聆听曲《野蜂飞舞》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蜜蜂是怎样唱歌的呀?”学生不约而同地“嗡嗡嗡”地模仿起来。“那你们知道吗,俄国著名的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把野蜂的歌声谱成一首动听的曲子。”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打开书看书上的插图,然后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述了萨丹王子动人的故事。音乐一开始,学生闭目聆听,突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野蜂把我蜇了!”学生都忍不住大笑起来,笔者没有责怪这个学生,因为知道他已身临其境,想象到野蜂飞舞的画面。
学生在音乐声中显得越来越兴奋,终于,他们再也坐不住了,都纷纷离开座位飞舞起来,他们飞着,笑着,叫着……笔者抓住时机,及时地加以组织和引导:“孩子们,你们飞到哪儿了?”“我正在飞越大海……”笔者在体验他们快乐的同时,自己仿佛也变成一只大大的野蜂,飞舞在学生中间,为他们传递快乐的信息。紧接着笔者又抓住时机让学生把他们刚才飞过的路线用线条画出来,虽然他们画出来的线条各不相同,甚至有的画成了直线,可看着他们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儿,还有那小脸儿上自信的笑容,笔者为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线条竖起了大拇指。
在以后的课堂上,学生曾多次要求笔者重新播放《野蜂飞舞》这首曲子。笔者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好的乐曲能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恰当的引导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空间无限,学生的想象力也会随之拓展,让一首给了学生快乐的聆听曲在他们的心中扎根,也许一生都不会忘记。
2)新教材给教师带来无限的灵感。新教材不仅给了学生无尽的快乐,同时也给了笔者教学的灵感。
首先,在聆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这一环节上,以往笔者只是带着学生做拍手拍肩区分强弱的练习,时间一长,他们对此失去兴趣。而在新教材新歌曲的指引下,笔者把打拍子的动作设计得更加丰富,也更加趣味化。
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一册第六课演唱曲《洗手绢》时,笔者带着学生随录音范唱拍一下手做一个洗手绢的动作,一起从动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教学第五课《闪烁的小星》这首演唱曲时,就一起拍一下手转动一下手腕,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去表现星星的闪烁,同是两拍子的一强一弱,可他们体验到的却是不同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根据不同的歌曲创造出拍手——睡眠状、拍手——摇绳、拍手——青蛙跳、拍手——吹号等他们自己做起来既熟练又乐此不疲的动作。由此看来,新教材不仅给了教师灵感,也给了学生创造的源泉。
其次就是全新的歌词展示方式给笔者带来的灵感。新教材以一种十分生动有趣的方式把歌词展示出来,例如把歌词写在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画上,像把“笛儿悠悠吹”写在一支小笛子上,把“云儿轻轻飞”写在小小的云朵上,或者为每一句歌词配上相关的图画,并且用小圆点来显示歌词的先后顺序等。
这种全新的方式使笔者的头脑也变得灵活起来。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八课的土家族民歌《乃哟乃》时,笔者把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写在一张卡片上,发给学生,然后让他们按歌词的先后顺序及旋律的音高分别站着、蹲着、坐着。然后像体育课上的报数一样练习轻声读歌词。这样在一种既紧张又有趣的氛围中学生既了解了音有高有低,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会歌词后竟强烈要求原地不动地学唱歌曲,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太好玩儿了!”笔者不知道学生的快乐是不是笔者带给他们的,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乐趣,便是笔者最大的满足。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教材第十课《谁在叫》这首表演曲时,笔者首先被教材上歌词的巧妙安排所吸引,于是灵机一动,在课前准备了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小老鼠、鸡妈妈、小鱼的头饰,在上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分角色表演,每个学生戴上头饰后要边读歌词边画旋律线,几组下来之后就变成纯粹的表演,即边背歌词边画旋律线边表演。这样有趣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然后再让学生听着范唱进行音乐表演,接下来就是自己边唱边表演。如此一来,学生成了课堂上名副其实的小主人,看得出,他们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看着他们兴趣盎然的模样,笔者竟然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知道这都是新教材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的又一个春天。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不仅更新了教材,更重要的是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而又坚定地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把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和开展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音乐教师的思路源源不断。感谢课程改革激活了教师教学的灵感,感谢新教材给了教师一个崭新的教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