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强化临床技能的实践与体会

2012-01-29 05:04:43许文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学教育中医药

许文学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510515)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强化临床技能的实践与体会

许文学1,2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510515)

临床技能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习前强化临床技能培训,改革了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良好。认为实习前培训是强化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中医学专业;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临床技能是医学教育质量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将来医学执业生涯的基本功夫。从2007年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前必须接受为期1个月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并逐渐建设成一门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强化中医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 临床医学教学困境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和医学伦理道德的要求,医学生临床技能教育面临诸多困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教学医院为了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倾向于减少实习生在病人身上的临床诊治操作。带教老师怕惹麻烦而不放心、不放手,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机会大大减少。②扩招后实习生增多,一家实习医院往往同时接受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而临床教学资源有限,实习生之间竞争激烈。③病人普遍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且从法律上讲也无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责任和义务,不配合或拒绝实习生在自己身上操作,挫伤了实习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④中医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促使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高。为了备考而荒废临床实习。

1.2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分裂,各自为战,重理论教学而轻技能训练,不利于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培养和提高。①按照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医临床技能见习安排在中医诊断学课后64学时,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课后见习128学时,其它中医临床课程和西医临床课程未安排专门的见习,不能满足临床实习的实际需求。②教学成本的增高致使临床各课程教学中临床技能训练缩水,仅以操作演示为主,学生难于掌握。③我校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的比例为6∶4,要求既要熟练掌握中医临床各科技能,也要掌握西医基本临床技能,这些技能分散在中西各临床课程中,对于学生来讲通常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④中医专业本科生学习任务繁重,在毕业实习前,前期各临床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有些已遗忘或生疏。

1.3 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临床医学教育必须进行深入改革,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临床素质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2011年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和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明确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诊疗技能,而是还包括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技能、批判性思维与研究、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在内的综合技能。对中医学本科生还要求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以及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能力。

1.4 中医理论体系特殊性的要求虽然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主体和目标一致,都是促进人类健康的学科,但由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使中西医在理论建构过程中有着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起源的中医学临床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为主,而西医学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中医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中医临床诊疗技能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领会与感悟。而具有现代科学基础的中医大学生已形成的逻辑思维习惯对中医思维的形成普遍有屏蔽作用,不加强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中医人才。

2 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2.1 培训的组织培训任务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与协调,并设置专项经费予以保证。培训地点在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中医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教学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学时数设定为50学时,时间安排在第4学年下半学期毕业实习下点前,集中培训1个月。教师由培训中心专职教师和经验丰富的附属医院医师组成。

2.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根据中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及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包括3大模块:①实习基础模块,包括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学临床实践相关的法律法规、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和事故防范、医德医风、人际关系处理、学校实习生管理制度和实习大纲解读。②中医技能模块,包括病史采集及病案书写、中医问诊技巧(中医思维)、舌诊、脉诊、按诊、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中医骨伤基本技术。③西医技能模块,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术及基本操作、“四大”(胸腔、腹腔、骨髓、腰椎)穿刺术、心肺模拟听诊、现场心肺复苏术、常见病心电图和X光片判读以及基本护理操作技能。

2.3 教学方式基础模块内容采用课堂集中宣讲。中西技能模块采用教师示范、观看操作录像为引导,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4人1组,轮站式轮流训练,教师现场辅导。训练方式有:①学生结对,男女分开,互为模特,训练体格检查、推拿和针灸技术。②在各种仿真模拟人上训练,包括模拟脉象、心肺听诊、腹部按诊、心肺复苏和穿刺术。③在模拟门诊采用SP(标准化病人)综合训练,主要是中医思维训练。除正常课时集中训练外,培训室还接受学生课外预约,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技能熟练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进行有选择地强化训练。

2.4 考核与评价培训结束后,基础模块内容采用笔试闭卷考试,全部为客观题。技能模块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对学生学习业绩进行评价,根据考核内容分为8个站点,全部站点内应用SP和模拟人,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另外,向实习单位发放反馈调查表,了解临床带教老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学校规定,未通过培训考核的学生,暂缓安排毕业实习。

3 实践效果

从我校2007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随机选取30名学生,考察培训前后平均成绩。结果:培训前综合平均成绩为54.6分,培训后平均成绩为91.5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调查反馈,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对培训后的学生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为95.7%。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达98.8%,效果良好。

4 体会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必须跟随临床实践需求不断深入改革。通过5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实习前培训是强化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缩短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适应期。我院学生进入实习后,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临床诊治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明显提高,逐渐改变了对中医学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差”“西医不懂”“高分低能”的偏见,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实际操作动手的机会。通过培训,我们有效地利用了医科大学西医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推进了中医学专业临床技能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进程。2011年我校中医学专业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试点认证。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即将召开

为加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类疾病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治疗“三高”类疾病药物的研发,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承办的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拟于2012年9月在兰州召开。

一、征文内容:“三高”类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关理论、临床及药物应用研究;中医药防治“三高”的理论、实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三高”的药物研究与开发;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经验研究等。

二、征文要求:①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E-mail。②所投稿件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E-mail∶fzsgzhengwen@126.com。③截稿日期:2012年8月15日。

三、特别提示:为方便参会代表相互学习交流,组委会将编辑优秀论文集。未提交论文者也可参加会议,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

四、联系方式:电话(传真):010-64822253。联系人:鲍燕(15001126376)、郭文芳(15910795952)、莫晓飞(18600061991)、李绍林(13311062766)。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邮编:1001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62

:1672-2779(2012)-14-0089-02

:王治华

2012-06-30)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学教育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