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祝华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还需要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围绕学生这一人才培养主体,以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才质量观为指导,重构学生测评体系,从测评理念、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测评要素等方面入手,使其具备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诊断病因、指导成长、激励进步、评价成绩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测评体系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抓手 学生测评体系是对人才培养个体质量的具体评价系统,真实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要求和管理手段。学生测评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明确素质教育在学校实施的目标、内容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学生测评体系是帮助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共同学习、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抓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和他们空谈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理论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学生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构建学生测评体系,将素质教育思想、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奖惩措施融入其中,把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和行动准则具体化、数量化,把学生的行为结果与奖惩相结合,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行进。
学生测评体系是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作为人才培养工作主体的学生,通过开展学生测评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首先知道我们的培养对象是“怎样的人”,然后通过过程性测评,把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和不足,并形成反馈回路,以此改进“怎样培养人”的工作。学生测评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
以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为目标重构学生测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迫切要求 学生测评体系能够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关系到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控制和人才培养各相关要素积极性的调动。当前,高校开展学生测评工作,没有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统领进行总体设计,部分测评指标甚至和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各高校分别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学业测评,两者重心不同、目标各异、各成体系,没有形成育人合力,大大影响了测评效用的发挥。重构学生测评体系,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当务之急。
素质教育视阈下重构学生测评体系,不是在现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完善测评内容、改进测评方法与手段而开展的一次全新建设。体系构建要在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统筹规划下,调动全体与人才培养相关人员的力量,形成完整的具有原始数据采集、资料统计汇总、问题诊断、信息反馈、教育激励、成绩评价等内容的功能系统和运行机制,能够涵盖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个领域,关联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实习单位等各教育教学要素。
要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既需要通过学生测评来检验,也需要通过学生测评来促进。只有将学生测评提高到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将学生学业测评和素质、能力测评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工作要素与教学工作要素结合起来,根据高校类型属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测评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测评的引导、激励、诊断、评价等功能,使学生测评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测、全要素参与,实现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结合。
要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 学生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站在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重视社会功能,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的产业、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不尽相同。学生测评体系构建时,要在充分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用正确的人才观来指导测评内容和指标的选择。
要站在学生发展的维度 学生测评体系的构建,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的协调平衡。测评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不能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来指导、衡量所有学生。对于一些共性的要求,如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等,采用统一的指标;对于一些个性、特长的发展,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指标体系,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发展。
通过测评指标和内容,指导学生的发展 测评指标体系要明确告诉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在大学期间,学校希望什么、要求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禁止什么,并通过开展测评指标体系的学习、宣讲和贯彻,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发展。
通过测评工作的组织实施,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诊断问题 新框架下的测评数据,要求来源于一线的原始数据和相关描述,并能够通过测评信息系统查询、汇总、统计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从中发现学校、系部、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运行、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态,发现学生个体出现的异常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测评数据的及时反馈,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情况恶化 通过测评系统实时性的特点,相关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即时反馈、快速处理。如学生迟到、旷课,不要等到累计到纪律处分的程度再去找学生谈话,或是几门考试不及格才发现这名学生这学期根本就没上过几次课。如果学生刚出现问题时就进行反馈与教育,效果会好得多。
通过测评成绩,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测评成绩是实时的、动态的、公开的,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交流和成果分享,感受成长的喜悦,激发进步的动力。相关教师也要根据测评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批评教育或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发展。
开展个性化的人才评价,为评优评奖和用人单位选择提供依据 传统的学生测评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用单一的综合测评分数来给出测评结果,不能全面反映人才的个性发展水平。重构后的学生测评体系,通过翔实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全方位展示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水平,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用人单位可以充分了解所关心的指标。如招聘营销岗位时可能更加看重学生语言表达、沟通协调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大学期间参加、组织了那些社会活动等,而对专业学习成绩要求可能会适当弱化。
成为学生自我促进、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测评系统,进行测评情况的实时查询、对测评意见的及时反馈、向测评参与人员表达诉求、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以测评系统为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想法,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学生可以在交流中获得教师进一步的指导,端正态度,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学生测评体系要建设成引导学生成长的指挥棒,促进激励学生个体及班级团队发展的助推器,向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班主任、辅导员提供学生动态信息的风向标,帮助教学工作职能部门、教师发现教学问题、诊断教学问题的指示图,让用人单位有条件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帮助挑选合适人才的寻宝图。
测评目标的明确性 明确的目标是开展测评的基础。从宏观上看,学生测评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从微观上看,测评的目标涵盖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更加具体、详细。测评体系本身就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成长的指挥棒,明确指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大学规划。
测评内容的科学性 测评内容的科学性是发挥测评效能的基础,也是构建测评体系的难点。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模块化形式,实现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摒弃“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虑人才的多样性,多元化、多角度地开展测评,是测评体系重构的基本要求。
测评数据来源的开放性 学生测评基础数据来源是否全面具体、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测评的准确性。测评体系对于数据的收集,要落实到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构建开放性的数据采集平台。这一开放性、多渠道的数据来源,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等,而且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详细、可追溯。
测评实施的过程性 测评工作要强调过程性,各基础数据要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录入系统,测评系统要能够即时显示数据的更新情况,有专人进行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心理学的“反馈效应”原理告诉我们,及时总结反馈可以取得更好的引导、激励效果。通过过程性测评,将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取得的成绩反馈给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测评的引导、激励作用。
测评效用发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统计、汇总,除了能及时发现学生个体情况外,也可发现学生群体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如迟到、旷课学生数量的同比变化,参与社团活动人数的变化等,帮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及时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测评管理的系统性和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 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测评管理系统,是测评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测评管理系统根据测评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原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在权限范围内实行信息共享,并向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查询、反馈、交流等功能,实现测评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
[1]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芳.浅谈素质评价标准——兼谈美国学生评价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11(4).
[4]眭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5]谢长旺,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