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广照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卫生院,高邮225612)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与护理
邵广照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卫生院,高邮225612)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3~4月收治的50例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减轻,无痛者43例,占86%;轻度疼痛者7例,占4%;重度疼痛者无。结论通过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处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在临床工作中意义重大。
术后疼痛;治疗;护理
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但同时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造成机体的损伤,不可避免的引起患者术后疼痛,术后疼痛可引起机体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情绪低落,严重影响着疾病的愈后及伤口的愈合,并且降低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1]。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有效控制术后病人疼痛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2012年3~4月收治的50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积极处理,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5~75岁,平均50岁。其中胃肠手术15例,占30%;肝胆手术20例,占40%;阑尾手术5例,占10%;颅脑手术10例,占20%。
1.2 疼痛评估标准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对疼痛进行评估,即通过病人描述自身疼痛的状态,一般将疼痛分为四级: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每级相差1分,分别记为0~3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2]。临床上对外科术后病人口述疼痛程度分级:无痛:病人咳嗽时,切口无痛;轻度疼痛:轻度可忍受的疼痛,病人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咳嗽时感到切口轻度疼痛,但仍能有效地咳嗽;中度疼痛:中度持续疼痛,睡眠受干扰,需用镇痛药,不敢咳嗽,怕振动引起切口疼痛;重度疼痛:持续剧烈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用镇痛药物治疗。
1.3 疼痛评估情况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对本组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为轻度疼痛者16例,占32%;中度疼痛者20例,占40%;重度疼痛者14例,占28%。
1.4 治疗方法
1.4.1 分析疼痛原因术后的多种因素均可引起患者的疼痛体验,如各种引流管道刺激切口引起疼痛、咳嗽、环境不良刺激、变换体位等以及保护性约束等医护操作刺激等。因此,应积极分析是哪些原因引起的疼痛,来进行有效的控制疼痛方法。
1.4.2 药物止痛按照国际三阶梯止痛原则,结合患者病情使用止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可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它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斯匹林、布洛芬、苯氧苯丙酸、萘普生等;对于中度疼痛的患者可选择弱阿片类药物,例如可待因、奇曼丁、双克因(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等;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应选择强阿片类药物,例如吗啡。对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两种以上止痛药物,通过将多种镇痛药多种途径联合应用,会产生相加或协同作用,既可加强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各种药的用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使用止痛药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此外还应按时给病人服药。
1.5 护理
1.5.1 一般护理首先应根据不同的手术给予患者恰当的体位。如颅脑损伤患者术后6h血压平稳后,应采取抬高床头15°~30°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引流,改善脑供血,有利于缓解脑血肿和脑缺氧,从而降低颅内压。然后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引流管情况,并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减轻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以预防及减轻术后疼痛。
1.5.2 健康教育1986年疼痛研究国际协会(IASP)曾对疼痛定义为:现存或潜在的组织受损有关所产生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之体验[3]。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改变过去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病人应忍耐疼痛,不该抱怨”的陈旧观念。持续剧烈的疼痛对患者是无益的,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时甚至使人丧失生存的勇气,而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要及时报告疼痛,做好和患者的有效交流[4]。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对术后疼痛有了解,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从而减轻疼痛体验;另外及时报告疼痛,及时止痛以利于早期活动,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经过积极地处理,50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减轻,再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对本组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为无痛者43例,占86%;轻度疼痛者7例,占4%;重度疼痛者无。
通过手术可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但由此带来的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苯酚胺升高,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处理尤为重要,通过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处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
[1]陈海莹.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2)∶165,168.
[2]苗立影.浅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5)∶220-221.
[3]李甲荣.对术后疼痛患者护理的认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2)∶218-219.
[4]刘凤霞.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1,(12)∶314-31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16
:1672-2779(2012)-14-0027-02
:苏玲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