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洛阳471000)
杏苏散治疗风寒袭肺型小儿急性咳嗽150例
石莉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洛阳471000)
目的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袭肺型小儿急性咳嗽病的疗效。方法所有患儿采用杏苏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效60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结论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袭肺型小儿急性咳嗽疗效颇佳。
小儿咳嗽;杏苏散;风寒袭肺型
咳嗽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中以外感咳嗽最为常见。笔者采用杏苏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寒袭肺型)150例,疗效颇佳,现将其治疗作一临床小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均为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患儿。其中男性61例,女性89例;年龄1~3岁57例,4~7岁69例,8~12岁24例。应诊时患儿均有咳嗽,咳痰稀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1.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咳嗽》[1]制定。具体如下:①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②病前多有感冒病史。③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④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⑤血项检查:病毒感染者血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3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第7版﹚制定。具体如下:①以咳嗽为主症。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明显的咳嗽,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热、头痛、胸闷、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②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罗音为主。③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升高者可继发细菌感染。胸部X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采用杏苏散进行治疗。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处方:杏仁、苏叶、金沸草、前胡、枳壳、茯苓、橘皮、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苔腻、痰多加陈皮、莱菔子;腹胀、便秘加全瓜蒌、枳壳;有化热之势加黄芩、大青叶。以上药取微煎,温服以微汗为度。其剂量视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定。一般1日1剂,1~3岁者可2日1剂。一般服用2剂即可。
2.1 疗效标准痊愈:咳嗽、咳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咳嗽、咳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有效:咳嗽、咳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无效:咳嗽、咳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多无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效60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化热较快者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者疗效更佳。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气管炎、支气管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以婴幼儿发病为多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可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或者病情加重,发展为肺炎咳嗽。
有关小儿咳嗽的记载,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主气,候皮毛,而俞在于背。小儿解脱,风寒伤于皮毛,故因从肺俞入伤肺,肺感微寒,即嗽也”。据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其肺卫娇嫩,外感风寒之邪入侵后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因而治疗当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其主要治疗大法,方用杏苏散加减。方中苏叶辛温不燥,解肌发表,开宣肺气,使风寒从表而解;金沸草祛风化痰止咳;杏仁辛苦温,辛温之性用治寒之性,苦降之性用于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宣利肺气;前胡降气止咳平喘;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然小儿感寒化热最速,须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另《内经》云:“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饮食失调,感受风寒,是引起咳嗽的重要原因。根据笔者临床体会,小儿咳嗽在各个阶段均可见到舌苔厚腻的患者,此时患儿多为内有积滞,是由于体内津液代谢失常所致,因此治疗时可加用健脾燥湿药及消食导滞药效果更好,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随证施治。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09
:1672-2779(2012)-14-0019-01
:苏玲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