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职教新闻:提升职业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2012-01-29 03:20:23曹红梅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职业学校

曹红梅

(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5)

精编职教新闻:提升职业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曹红梅

(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5)

当今社会有非常丰富的媒体资源,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等,运用这些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各类教育新闻更是数不胜数,要使职业学校教育新闻的报道脱颖而出,真正将媒体作为宣传推介职业学校的工具,就应当注重选题方面的策略。

职业学校;宣传报道;五点一体;策略

每年的五六月份,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职业学校应抓紧这个关键时期,与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一起,认真组织并大力宣传有关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政策、重要举措和经验做法,及时报道一批职业学校的典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典型以及成长成才的中职毕业生典型等,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激励学生立志成才,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

据统计,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据《瞭望》周刊最新了解到的权威消息,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已经确定。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服务体系。职业学校目前被认定为公益二类,允许享有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的定位给了职业学校一个充分拓展自我的空间,同时也要面对普高的优势挤压、社会上存在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误区。要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职业学校,让学生愿意加入职业学校成为其中的一员,对外宣传报道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推介手段。

当今社会有非常丰富的媒体资源,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等,运用这些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各类教育新闻众多,在当前形势下,要关注教育报道的重点向哪些新的报道领域倾斜,教育新闻的选题角度有哪些变化和转移,形成了哪些新的着眼点,使职业学校教育新闻的报道脱颖而出,就应当注重选题方面的策略。

选题要有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要求报送给媒体的信息有针对性,包含社会、家长、考生最关注的和最想了解的东西,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切入点编写新闻报道,自然就能够提高新闻的质与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梳理。所谓的点,就是领导点题。大多数媒体采用的中职教育方面的新闻都是关于职业学校整体发展全局情况的汇报,以及职业学校领导有什么准备向上级反映的问题、上级领导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具体情况等,在总结此类问题时,分管领导往往比普通的宣传报道人员看得更远、更全面一些。因此,建议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定期向分管校长要宣传主题的制度,以拓展新闻信息收集触角。所谓的面,就是要广泛收集、深层次提炼。例如,每年各类职业学校在国家、省、市各类型比赛中有着数一数二的成绩,这方面的信息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以往职业学校只是在媒体上公布获得了多少奖牌,至于学生如何在校努力学习、相比其他学校学生的优势在哪里等细致报道很少。这样的新闻很空泛,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自然达不到宣传效果。因此,在确定选题基础上,职业学校的新闻写作人员应采用走访调研机制,当发现有值得挖掘的信息点时,必须加以充实,要到相关部门、系部调研,从而使宣传报道的信息质量更真实、更完整、更充实。

标题要有特点 我们每天从各种媒介中阅读的信息量相当庞大,以一份普通报纸为例,仅仔细看完至少要一两个小时。人们怎么看?自然是有重点地看。那么要提高职业学校发送到媒体上的新闻的受关注度,起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题好半文”,标题起得好就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可以引导读者继续深入了解。标题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重要的事实,一语中的,同时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以外,还要让他从听到的、看到的内容中有所思,受到感染。为使标题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表现力,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反语、排比、呼告、仿词等。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而不好的标题则成为深层新闻内容展示的直接障碍。一则职业教育新闻要想吸引受众深入了解,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工夫,使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不可摆脱”的吸引力。同时,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首先,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因为在快速阅读中,这类标题难以让读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会让读者不得其解。其次,不要使用隐喻、暗喻在标题中“标新立异”,因为这样的标题可能会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会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职业学校对外宣传报道中的标题应多思考,集众人之力量,选择最好的进行上报。

内容要有亮点 标题起好了,只是把文章做好了一半,内容同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业教育本身规律性较强,教育新闻报道多偏于静态,使教育新闻不太容易找到选题。但打破这种局限也绝非难事,需要敏锐的嗅觉捕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并考量它们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前瞻性。在职业学校的宣传报道中,每个职业学校都要报导大量的信息,但又不能天天报导重复的信息,要求每篇都出新,事实上也很难做到。因此,可以将大的信息创新浓缩到宣传内容的一个亮点上,力争做到在无法让全文都吸引读者注意的时候,至少有一两句话会让人记得,如果连一两句创新的话都没有,至少要有一两个词让宣传报道有闪光点,这样就会加深读者的印象,从而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因此,职业学校应针对高度、深度、新意、预见性四个方面加工高层次新闻。首先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敏锐而快捷地发现并捕捉新闻。其次要在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慧眼识金,有舍有保,把新闻“拎”出来,并且精心为其“梳妆打扮”,让新闻“跳”出来,“隆重出场”,并使新闻亮点“活化”。例如,2002年5月份,有一条并不起眼的新闻,就是当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并开始实施。对这样一条新闻,《北京青年报》用的是新华社讯,版面处理是三段“板块式”,对《条例》颁布新闻的报道特别是版面处理是相当有创意的,没有机械地、被动地、黑压压一大片地引用新华社消息,而是采用“板块式结构”让新闻亮点迭出。同时,还配发了《今日社评》,题为《有毒作业监管需要“合力”》,深化读者对《条例》颁布的意义及其内涵的认识,给《条例》颁布的新闻报道以“助动力”,形成了“强势”,把一个枯燥干巴、看似与己无关的法规宣传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增强了国家法规与公众的贴近性与亲和力。面对教育新闻中一些看似枯燥、概念化的东西,我们也要以敏锐的“新闻眼”去审视,从中发现或挖掘出新闻“亮点”,并使其“活化”,善于从“大视野”的“立体新闻”中捕捉到具有“个性层面”的“特异新闻”,以满足读者群的阅读需求。

渠道要多一点 职业学校撰写新闻报道宣传自身时也要注意渠道的拓宽,就是广开渠道、开门纳谏。信息收集是做好职业学校新闻报道的第一步,没有信息来源,反映学校具体信息就无从谈起,因此,职业学校必须经常利用会议、调查、座谈、走访等机会收集反映学校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重要会议材料,同时应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到细节之处,从每一个关注、每一个反映入手,不错过每一个机会。渠道的拓宽对职业学校撰写新闻也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要关注家长。应分别成立学校级别和班级级别的家长委员会,凡大事需要定夺,皆应与家长委员会取得一致意见。要多走出校门,与家长沟通联系,通过问卷调查、民意检测、访谈调研等活动了解收集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密切关注家长的意愿和期待。二要关注教师。如何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潜心教学、安心教育,也是各级受众关心的重点。可以通过谈心、调研、问卷、活动等途径了解收集反映这些信息,从而使相关职能部门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思路,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三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和心灵期待,应成为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群体活动、问卷调查、学生论坛、心理画廊等形式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因果关系,从而找到教育的良策和良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报要及时 职业学校宣传报道上报也必须考虑到及时性,很多好的新闻一旦错过时间就会失去价值。比如说每年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各职业学校都在报道相关的新闻,有的媒体采用了,有的媒体没有采用,其中的关键在于报送新闻的时机宜早不宜迟。资源是共享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关键就看一个“早”字,谁及时抢到了报送先机,谁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新闻界有句行话:“当天的新闻是金子,隔天的新闻是银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必须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就是说,新闻是有“寿命”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传递得越快,其价值越大,如果传递很慢,时过境迁,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变化中的事实,就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新闻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总是先有事实,再有新闻。新闻的价值与其反映事实的速度成正比。当读者打开报纸或者电视,他最期望看到的是当天早晨或昨日发生了什么事,假如报纸没有报道这一天的新闻事件,他就会选择其他媒体获得新闻。一些教育新闻在编写过程中往往不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最近”、“前不久”、“日前”之类的“模糊时间概念”到处可见,有时甚至连这类的“模糊时间概念”都没有,从头到尾看不出信息发生的具体时间,很容易把一些已属于“旧闻”甚至已发生了变化的事件当成新闻刊发出来,从而惹出不少笑话。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激烈竞争的今天,谁赢得了时效性,谁就在舆论影响方面占了上风。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中央电视台在9月29日8时18分,通过“奥运号外”字幕新闻的形式,播出了“加拿大田径名将约翰逊因服禁药被取消100米金牌,他所创造的9.79秒世界纪录被取消,美国选手刘易斯获得金牌”的消息。这则号外是在组委会刚宣布、会议还在进行时抢发的,这则消息轰动了整个奥运会,其影响超过任何一个事件,这件事树立了“央视”在受众中的形象。要增强教育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务求准确、迅速、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要开辟各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如设立热线电话、培养通讯员队伍等,为教育新闻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信息。二是要培养新闻撰稿者敏锐的嗅觉,对有关的信息苗头要能抓住不放,及时迅速地采写报道。同时,在深入一线采访时,也要注意在基层多建立“耳目”,扩大消息来源。三是要完善编辑指挥系统,提高编辑效率,保证信息按时编发出去。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外,及时与相关媒介多沟通,更容易使职业学校在宣传报道的新闻报送方面少走弯路,多取得效果,为职业学校的美好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1]只有从事公益才叫“事业单位”[N].扬子晚报,2011-04-11.

[2]黄泽民.努力发现和挖掘新闻“亮点”[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 cn/GB/paper79/9251/858684.html.

[3]王兴亚.一项为了领导“耳聪目明”的事业[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

[4]肖元鸿.浅谈如何增强电力信息报道的时效性 [OL].(2010-02-02).http://www.chinarein.com/txyzj/detail.asp?id= 30937.

曹红梅(1981—),女,江苏淮安人,硕士,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生德育与法制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G712

A

1672-5727(2012)06-0168-03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0
我爱的职业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10期)2017-03-01 07:43:19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