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 张开宇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根植于生活,是感性的产物。但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所以它也是理性的。艺术作品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油画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也不例外。伟大油画家的作品,吸引人和打动人的不仅是凭借颜料的张力表现对象丰富的色彩、强烈的立体感等,更根本的是因为作品蕴含的深层次哲理。没有哲理的作品就像没有灵魂和思想的人的躯壳。当然,哲理的体现离不开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本文就通过分析具体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探讨油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萨甫拉索夫,同时也“被称为是‘注重民族情感的风景画大师’。他画的风景画不仅表现了自然的优美和壮丽,还表达了他对时代潮流和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比如被俄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论为“划时代意义之作”的《白嘴鸦归来》。画面是俄国普通的农村一角,虽然还是寒冷的冬天,但白桦树上的白嘴鸦正在喧闹地构筑新巢,积雪也开始融化了,画面一派生气,到处都洋溢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画家通过简洁的色彩和充满生机的白嘴鸦,表现了寒冷的冬天即将远去,春天已悄悄临近了的景象。充满生机的图画承载了画家对未来的信心和美好希冀,暗含了民主主义的信念以及呼唤民主主义的春天的美好愿望。
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画面右侧是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们,有的瞠目,有的呐喊,有的蹲地,有的挺腹,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左侧画面的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幅画构图巧妙,把人物动态和肌肉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危机时,画家以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表达了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幅画背后的哲理让这幅画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水平高超的画,更是作者鼓舞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心体现。
现实主义精神要求艺术家要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艺术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油画作品也同样如此。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罗立中的《父亲》,画中一张布满深深皱纹的脸,朴实的装束和一双饱经风霜的眼极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作品逼真地刻画出了苦苦挣扎在贫困和愚昧之中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给观者带来深深的震撼和巨大的内心冲击,是一件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这幅作品不仅表现了农民历尽沧桑的面孔,也表现出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顽强的生命力。画中真切地表现出了画家对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现实主义油画通过作品反映画家所处时代、环境、背景。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都用色彩线条等物质材料表现贴近生活的人、事、物,具有强烈的审美功能。同时,艺术作品背后有了美的载体表现出的哲理,才更具有生命力。
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在“写实主义——库尔贝绘画四十幅”个展中发表过他的主张:“我研究古人和今人的艺术,我不希望模仿任何一方。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风俗理想和形貌——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他的著名油画《石工》就是以两个正在工作的石工为模特。作品真实地表现了石工平凡的工作生存状态,也展示出了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总体说来,他的创作在朴实无华的画面中蕴含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那就是他讴歌劳动人民并对他们抱有极大的同情和怜悯之情。也正是这股从油画中透露出来的悲天悯人的感情深深触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启迪着我们无数次思考。
总而言之,现实主义油画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蕴含在颜料的质感、色彩的搭配、人物的线条等物质材料背后的深刻哲理。作品也因为有了这样深层次的意义才更加有价值。
[1]李犁、王红丰.《浅谈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的哲理体现》[J].《新西部》.2007年20期
[2]孙献华.《人文关怀——中国新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启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
[3]潘自锋.《论现实主义油画的社会功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8期
[4]孙永亮.《齐白石与库尔贝的现实主义》[J].《艺术探索》.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