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军/文
自说自画
宋彦军/文
SPEAK ON ONE’S OWN, PAINT ON ONE’S OWN
宋彦军,1976年出生于河南。曾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攻工笔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画院专职画家,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都市丽影 纸本设色 210cmx180cm 2006年 宋彦军
我自幼喜画,并以此为乐。到如今,若几日不拿笔,就会觉得无味、无聊,心里空荡荡的。曾几何时,画画已成为我生命的全部,成为我快乐的源泉与自信的基石。
回溯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历代的画家们也都是承载着继承、发展与创新的重任一路走来的。除了个人的不懈努力外,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与当时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年代。这种变革和发展,使得艺术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创作的自由空间,一批有志于探索的工笔画家们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获得突破与创新。
虽然自己从艺时间不算太长,但在绘画方面也有些个人的思路和感悟。绘画需要创作激,没有创作激情,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画画要表现你最热爱、最熟悉并深刻了解的真实生活。大多数情况下,是生活中的经历给了我很多的感动,让我非常热切地想要表现它们。只有被感动了,才能创作出感动人的作品。
许多前辈的佳作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震撼,无论是水墨写意画中丰富的韵味,还是工笔画中的现实与浪漫、写实与写意、严谨与松动的精妙处理,都是画家心迹的传达。每位画家在不同的地域及生活环境中,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感悟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在作品中形成了迥异的风格。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形形色色的市民就是我画中的主角。我喜欢表现城市里的人们,特别是时尚女孩,她们有时代感,有责任感,有激情,浪漫而美丽,自信而活泼,她们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体现在她们身上,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新的行为方式,不管你接不接受,都会天天撞击你的眼球,并会迅速占据你的生活。
城市里的时尚女孩喜欢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追求时尚和潮流,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她们外在的形象。但同时她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她们积极向上,自信坚定,她们是工作中的骨干和精英,她们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她们是人们生活中最精彩的篇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物形象,一个艺术家必须把握住现在,与时代同步,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追随古人。
刚开始搞创作时,我感觉非常放松、自然,更多考虑的是技法等基础方面的东西,后来感觉到自己在各方面有了进步,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创作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精神劳动,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中国画的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也曾举步维艰,很长一段时间在原地踏步,作品无法打动自己,无法达到自己对画作的原有设想,无法通过画面传达和倾诉自己的思想,我曾为此非常苦恼。那种完全遵循“三矾九染”的传统方法所表现出的衣服质感比较单调,已无法表现出新时代人物的现代感以及所要彰显的人物的性格和气质。
中国工笔画要丰富,要拓展它的表现力,从提出想法到真正有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首先要有勇气否定自己原有的作画程式,进入自然清静的状态中,理性分析创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思想潜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不是在喊口号,只有真正的理解之后,才能点燃前进的明灯。
溢 纸本设色 150cmx90cm 2010年 宋彦军
凝 纸本设色 85cmx63cm 2012年 宋彦军
中国画经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发展至今,名家名作辈出,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是我们学习借鉴的财富。只有深入解读,挖掘经典作品的奥秘,让不同的绘画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都市丽影》这幅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现代的意蕴。画面设色不多,丰富的墨色成为主色调,以墨色形成富有层次的微妙变化,以浓淡、粗细、虚实对比以及黑、白、灰的主色调,营造了一个清新淡雅、富有节奏感的艺术世界。
有些朋友问我,墨里有没有加颜色,我说没有,朋友们不相信。正是由于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达到一种似无色又有色的效果。不同的墨有着不同的妙用和韵味,如松砚和油砚墨汁,一个偏冷,一个偏暖,冷暧变化非常明显,达到的效果截然不同。在传统中国画里,留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空灵与通透。在我的工笔画中,经常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如白色的衣服,用淡墨分染,在周边重墨的衬托下,使白色很透气;如用白粉提染,则使画面失去了自然的韵味。
在服饰质感的处理上,我采用了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所表现出的多变的质感,更加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和画面的韵味,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艺术不是技巧,但要通过技巧来表现。画是以创造美为目的的,不管怎样画,要以作品的效果为主,所表现出的思想美、材质美同样也是笔墨美。放开笔墨,你会感觉到墨对于技感与色彩的表现力,原来如此丰富。
工笔人物画要发展,就必须要深入研究前人的优秀传统,有了传统才谈得上继承。一切新法也都是在对传统的传承延续中产生的。
求古奉洋,不如求索于生活,生活给予人的启示最为慷慨无私。生活长青,艺术长新,艺术家要不断深入生活。如果画家不是师法自然,闭门造车是造不出独具个性和气质特色的艺术作品的。
在艺术上我追求“完美”,每画一张画,都当作创造一个生命,其中的大小方圆、长短曲直、浓淡轻重,都需精心安排和推敲,使每一部分都恰如其分。美是一种适度感。过分,显得装腔作势不自然;不够,则平淡无味。要做到恰到好处,主要凭画家敏锐的感觉。
对画人物画而言,情感体验格外重要。画家在写生时要努力观察对象,达到与对象在心灵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洞彻并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与写意的文人画相比,工笔画的形式法则更为理性一些。因此从事工笔画艺术一般来说在个人气质上是较为理性的,否则他可能无法适应工笔画形式语言的严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