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军豫
郁达夫的《故都之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意味隽永。作者抓住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统领全篇。“清”和“静”是“悲凉”的具体特征,“悲凉”才是本文的主旋律和主色调。在扎根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后发现我们所理解的“悲凉”与以往大量的赏析这篇文章下的“悲凉”有所不同,那就是“悲凉”后展现一抹令人兴奋地亮色,透露出明媚、乐观、喜悦的情调。这种“悲凉”实在难求,是郁达夫奋力追求的境界。
“悲凉”不是悲苦。我们在《故都之秋》里感受到的“悲凉”似乎又与传统意义下的“悲凉”有所区别。“悲者,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字都是把秋放在愁绪中,感叹韶华已逝,世态炎凉,渲染人生的悲苦。而《故都之秋》全然没有这些,相反,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和芳香,让人陶醉不已:“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逝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这种独特卓异的价值观无不洋溢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向往、无比眷恋、无比热爱之情。置身于这种“悲凉”的情境,是一种人生的细细品味和美好的享受,会蓄满内心的温暖和幸福。
从字面上看,郁达夫用“故都”而不用“古都”,很显然他将其感情释放其中,表现他对“北平”的喜爱,显示他对“悲凉”之秋的钟情。很多人对“悲凉”的解读不到位,说成了孤寂幽远、凄切萧瑟、悲愤感伤的代名词。其实,从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一往情深,一心求“悲凉”可以轻易推翻不少错误的解读。如果郁达夫所言的“悲凉”有悲苦之意,那他岂不是自讨苦吃?很显然,他是不会这样做的。郁达夫笔下的“悲凉”最见奇妙的地方是“悲凉”生喜,组成一种暖色调,给人浪漫、宁静之感。
郁达夫对“故都之秋”魂牵梦绕,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细腻的体悟。具体描绘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闹人、胜日秋果。作者用饱蘸神情的笔礼赞“故都之秋”的“悲凉”之美,更具乡野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的色彩,美丽的秋景流露出作者的欢欣喜悦之情。“悲凉”是郁达夫极力追求的个性特质:深沉、悠闲、宁静、自然、和谐、坦然、浪漫。这哪里显示出悲苦忧郁的气息,哪里存在悲情凄切的影子?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情绪随外物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使人感伤。但他却忽略了另一面:“景由心造”。郁达夫的《故都之秋》就是心造之“景”。它一扫传统悲秋的冷色调,用“感情之线”呈现出“悲凉”之美。把握这一点,在解读这篇文章时就不会人云亦云,才能得出较为稳妥和令人信服的结论。
①旷新年编《郁达夫独语》,岳麓书社;2000年第2版。
②黄清华:《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③李欧梵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④林德成:《〈故都之秋〉疑难解答》,《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