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生,陈 川
新疆大学 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新生,陈 川
新疆大学 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本文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通过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建设计划的实施,对如何实现培养目标,如何奠定学科专业发展基础有了几点思考,为后续建设提供了依据。
资源勘查工程;实践能力;实验室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了我国90%以上的能源和80%左右的工业原料。矿产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和大型资源基地的快速高效发现,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新疆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很低,大部分金属矿床仅进行了少量浅部工程验证,勘探深度很少超过300米,矿床深边部和外围尚未进行有效勘查。当前,急需开展矿产高效勘查技术示范,以提高理论认识和勘查技术水平,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加快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努力发展一批大型后备资源基地,增加资源供给量。这对把新疆建成我国战略矿产资源重要接续基地、促进新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新疆区域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隶属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1981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08年初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
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期末教学实习三个方面。实验室条件建设基本围绕认识、观察描述、地质基础制图、野外认识、基本样品制作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要求展开。测试分析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及相关实验,特别是物质成分、测温测压等仪器及相关实验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限制几乎没有涉及。
随着成矿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矿业产业的需求,以找矿为目的的研究成果、实用理论、技术方法、发展趋势等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实践、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地处找矿主战场的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该如何把握机遇,适应社会需求,应用矿产勘查的实用理论、技术方法培养具备较强找矿工程实践能力的本科生已成为培养方案制订、学科定位、师资队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必须应对的课题。
2008年初,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在实验室条件建设上自治区给予了建设经费支持。为了用好有限的建设经费,准确把握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充分体现出“重学科基础理论,强找矿实践能力”的培养宗旨,我们的做法是,以社会行业需求和培养目标为前提,以科研优势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积淀为依托,以实验室建设为开端,选配和补充相应仪器设备,夯实实现培养要求的基础。
1.加强工程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1)构筑实施工程能力培养的平台。
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设备购置规划中,突出与找矿生产一线使用的先进仪器设备相一致,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随着新疆找矿工作的深入,“攻深找盲”成为资源勘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内容。先进的成矿理论、地球探测多手段的集成技术将成为找矿工程能力的核心。因此,进一步探索建立本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筑实施工程能力培养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的切入点。
(2)创新能力来源于工程实践。
通过工程实践,才能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认识验证性、观察描述性、野外识别性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科基础理论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工程实践过程才是激发创新能力的源泉。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较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实施工程实践过程的基本条件。
(3)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效实现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过程虽有多种途径,但教师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有效实现工程实践的主要途径。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先导,同时也是掌握测试仪器设备、信息处理技术的技师。通过大量社会工程实践(科学研究)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样不仅得到实践经费的支持,还能带领学生共同进入工程实践过程。这样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例,同时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
2.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1)学科专业整体优势的提升,是实现产学研的基础。
在学科发展优势定位上,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意识。随着国家“97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开展,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正在逐渐成长。特别是中亚地质矿产信息对比和资源预测、矿产勘查多元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已走到国内领先行列。实验室建设必须围绕做牢、做强学科制高点为核心,以优势学科(技术)转化为社会实用理论和实用技术为途径,以构筑产学结合,设备先进,教学、生产实践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硬件环境为实施手段。为此,学院实验室建设目标及相应内容分为2个层面:第1层面为基本教学保障层面,该层面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课堂实践能力为目的,实验室建设首先满足教学实践环节要求,保证教学所需各类实验设备、仪器的建设,使本科教学课堂实践环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该层面的建设应体现基础、全面的特点,通过该层面的建设,使学生对教材所涉及实践环节具备相当的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工科人才;第2层面为实践创新层面,该层面以学科发展方向为指导,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纽带,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建设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各类仪器设备,通过产学研扩大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该层面的建设要体现高端、先进的特点,通过该层面的建设,使学院在既定的学科发展方向上处于领先位置,可向社会输送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学科专业整体优势的提升。
(2)人才和技术支撑是实现产学研的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地质矿产人才培养必须进入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育轨道,跨进市场经济后,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资源勘查的实用理论和实用技术的实施及成效、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资源勘查生产一线的技术方法应用以及综合技术的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找矿工程实践各环节的核心支撑,谁拥有核心支撑的能力,谁就有实现产学研的广阔施展空间。
(3)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是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整体优势的动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丰富了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拓宽了理论应用领域。在地质矿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依附产学研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产学研活动为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提升学科专业整体优势以及扩大学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注入了充沛的活力。同时,增强了满足企业、行业所需人才、技术支撑的吸引力。因此,只有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做到相辅相成,学科专业整体优势的提升才能充满强大的源动力。
[1]陆根书,顾丽娜,刘雷,等.高等教育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5,28(4):286-290.
[2]张冰玉,马幼平,赵西成,等.加强高校科研工作,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67-69.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nd Reflections 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ZHAO Xin-sheng, CHEN Chua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s:Around the need of new -style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project was planned by urgently required talents construction of key industry of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author especially emphasized the thoughts and planning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The coping sub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was how to achieve training objective, and how to establis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bout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It formed thoughts and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it provided evidence for further construction.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lab
G642
A
1006-9372 (2012)01-0158-03
2011-11-13;
2012-02-01。
赵新生,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book=274,ebook=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