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羽,黄培明,陈嘉佳,许志铭,黄少钦,钟祥华,陈 英
福州大学 紫金矿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矿类学生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体系建设
刘 羽,黄培明,陈嘉佳,许志铭,黄少钦,钟祥华,陈 英
福州大学 紫金矿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本文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思路,提出了应由企业对工科本科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和总体质量进行评价、检验并反馈的思想。制订出了由企业检验矿类本科专业学生培养和合作办学成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程序。希望所形成的矿类学生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体系建设能对试点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个工科专业能有所借鉴。
卓越工程师;企业评价;矿类专业;培养质量
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培养质量的评价既是社会对高等学校实行宏观调控的途径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自我完善和工作改进的主要依据和手段。而面向社会办学,不断加强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合作,以不懈的努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则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和高等工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紫金矿业学院的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均属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的工作基础上,2010年起上述三个专业均已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进行建设。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文件精神,这些专业的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矿行业部门服务。
紫金矿业学院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一系列适用于地矿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教学模式和全新运行机制,并建成完善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所需的实践性教学设施,包括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2007级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作为首届“紫金模式”培养的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紫金模式”,即“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由企业参与办学过程、由企业检验办学成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已初步取得成效[1]。
不过,采用基于“紫金模式”的“卓越计划”工作思路,对地矿类专业本科生进行培养,其实际效果如何?这些学生在工作单位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质如何?作为负责任的教育者不得不面对并如实回答这些问题。单纯依靠高等学校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这些问题仍无法得到客观公正的解答。为了进一步跟踪了解通过“紫金模式”培养的首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找出教学过程,特别是企业参与办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研究、探索,建立起一个由企业参与对“卓越计划”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工作体系。可以通过对选定个体的追踪调查,并结合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并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我院首届矿类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建议,作为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虽然这一体系是针对矿类专业学生的系统工作来进行规划、建设的,但我们希望该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学生,使企事业单位能够对其他专业学生,特别是作为“卓越计划”试点的各个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适时反馈。
目前,通过采用“紫金模式”,或者说“卓越计划”的工作思路,对矿类专业本科生进行培养,我们已经完成了如下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对培养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探索,企业已经实质性参与制订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并正在实施;与企业合作办学已全面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已投入使用,同时开始初步探索基地的运行、管理方式;已拟定了矿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案并开始实施;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用、考核、奖励等措施业已出台并成功实施,有3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和学校教学督导的一致好评的基础上,获得了企业“双师型教师”优秀教学奖;同时,我们完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结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答辩、质量检查等工作[2-4]。
经过上述教学改革,虽然我院的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3个矿类专业从2010年起才作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进行建设,但按同一思路,采用“紫金模式”培养的首届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现状十分喜人,74名毕业生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其中部分学生早在2008年就通过“预就业模式”落实了就业单位。就业质量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就业去向好,签约的主要为本领域的大型企业、公司。另有13人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已有11人被录取(含2人保送研究生),而且考取的大多数是“985工程”高校或者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这不但充分说明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矿类专业学生数量的需求很大,而且也说明了按照“紫金模式”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高,实践动手与创新创造能力强,受到了社会、企业的充分认可。这些成果使我们对下一步开展由企业参与进行矿类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评估的创新性尝试充满信心。
目前,从已有的资料和信息看,国内高等教育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矿类学生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体系。许多高校通过毕业生就业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采用毕业生调研的形式,比较宽泛地对企业使用本校毕业生的一般状况进行了解。这些工作对校企双方的相互深入了解当然有所帮助,不过我们认为它仍然未免失之泛泛,因为它既没有形成企业对学校培养方案的评价和及时反馈机制,也很难使得学校对具体某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反馈进行修订。另外,目前存在的部分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都具备大而全的特征,涉及内容往往不仅仅是培养质量,还包括了影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如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管理等等[5]。采用这些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由谁作为评估主体,如何进行评估等在过去几年的评估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争议。有鉴于此,我们试图建立起一个由企业参与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相对完整且切实可行的工作体系,初步工作设想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制订出企业参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工作方案,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付诸实施。可以说,这一工作方案没有企业的支持和企业人员的大力配合甚至直接参与,是不可能制订出来并成功实施的,因此企业的参与是建立矿类学生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其次,我们希望选定有典型意义的2011届毕业生代表,通过代表性个体的追踪调查,了解企事业单位在一段时期内对其考核、评价的主要结果并分析、汇总。同时我们将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并在一定范围内分发,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接受毕业生的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以及个别企业为新员工指派的企业导师等,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这些调查问卷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对毕业生整体质量的评价,而且还应当包含对具体专业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特点以及勇气、毅力、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社会价值理念等非智力因素等内容的调查评价。我们将根据质量跟踪调查的结果,适时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
第三,合理选定企业,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的形式,与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当面沟通,了解企业对由“紫金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实际教学效果和总体质量的评价,并收集对学校课程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企业对具体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有关教学内容的修改及调整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和学院进行反馈。
第四,结合企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高等学校来结合教学,工作一段时间。一方面使这些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同志们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在实地对培养过程提出建议、对培养质量、特别是课程教学质量作出评价。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对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熟悉,能够更加容易地直接参与到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实施和效果反馈过程中。
最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对比,以报告的形式,提出企业对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等矿类专业学生采用“紫金模式”的培养效果的结论性评价意见。这些评价意见一方面可以作为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修订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中所涉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问题,在学校内部展开讨论交流,以使“卓越计划”对矿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工作思路更加符合培养目标。
总之,我们针对“卓越计划”的试行,提出了应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和总体质量进行评价、检验并反馈的思想,并提出了由企业检验办学成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程序的研究思路,希望对试点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各个工科专业能有所借鉴,也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们的帮助指点,使我们的工作成果,同样适用于企业对工科类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学校,作为修改培养计划、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依据。而通过进一步修改后,该体系还可能适用于硕士研究生,特别是面向企业需求的以“卓越计划”工作思路教学培养的工科专业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
[1]刘羽,王少怀,黄培明.地质专业创新型人才“紫金模式”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3):46-48.
[2]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紫金模式”下“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思路[J].中国地质教育,2009,(3):106-159.
[3]黄培明,刘羽,王少怀,等.“紫金模式”下上杭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0,(4):42-45.
[4]楼晓明,刘羽,黄培明,等.“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教学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2):1-4.
[5]娄斌超,杨近,周志萍.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教育与职业,2009,(2):22-24.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Evaluation System for Geolog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under the Brilliant Engineer Plans
LIU Yu, HUANG Pei-ming, CHEN Jia-jia, XU Zhi-ming, HUANG Shao-qin, ZHONG Xiang-hua, CHEN Y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In this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aluating, tes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and feeding back the information to the college,especially under the Brilliant Engineer Plans. The working system and proces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proposed, 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has been adopted, so that enterprise could take part in the evaluating of college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only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but also could be applied for the colle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other specialty under the Brilliant Engineer Plans.
brilliant engineer; enterprise evaluation; geological and mining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G642
A
1006-9372 (2012)01-0034-03
2011-11-24;
2011-12-25。
刘 羽,男,教授,主要从事矿物学、晶体化学及其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