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2012-01-29 00:57筠,陈
职教通讯 2012年9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院校

张 筠,陈 小 龙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张 筠,陈 小 龙

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作用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促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是指学校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将行业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需求融合在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中。其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灵活性、多样性和仿真性等特征,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有效办学模式,在促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企业有需求、学校有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可以将两者的利益诉求有效连接,提高学校和企业在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合作中的“融合度”,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为此,各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推动校企合作覆盖所有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提升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加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力度,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形成应用能力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技能解决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度贴近实际工作的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校企合作不足,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没有和职业岗位建立有机联系,教学工作中长期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技能,重学科体系完整、轻工作岗位实际需要,重教师中心地位、轻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及兴趣培养等现象。

(一)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职业能力培养差强人意

受传统学科本位观念的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对综合实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处于低层次的技能练习或者设置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验证,与企业岗位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仿真程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差强人意。

1.缺乏系统性、综合性。职业岗位的需求多侧重于职业人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经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一些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往往局限于单科训练,实训内容大都是单一的任务,很少涉及整个综合实训项目的全部环节,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工作的处理程序,不能加深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也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虽然经过了校内实训,但是真正接触实际工作时依然感觉陌生,不知该如何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2.先进性不足,更新不及时。行业企业受市场规律影响及经济利益驱动,多采用代表行业动态及走向的新技术和新技能。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先进性不足,更新不及时,相关企业和行业新的技术内容没有及时进入到综合实训课程中,学生使用的设备和器件很多都是目前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产品。在这种实训技术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基本知识、技能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也无法形成发展自己职业生涯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更无法掌握本专业、行业的前沿技术。

3.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与行业企业结合不够。综合实训的目的是还原岗位实际操作的过程,将工作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作为着眼点,以职业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实训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课程内容与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结合不够,没有做到与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相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修订。

(二)综合实训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提高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水平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综合性、系统性、职业性的特点决定综合实训教师应该具备宽泛的知识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教学技巧、超前的教学理念。但当前综合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师中年轻教师比重较大,且大多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一线从业经验和工作背景,尽管学历层次较高,但职业化程度较差,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更谈不上提供高层次的实践经验。另外,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还普遍沿袭“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先讲解再练习”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教师说的多,示范演示少;学生听的多,动手操作少;文字图片展示多,多样化实物产品展示少的现象[1],教师在综合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职能没有充分发挥,难以提高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水平,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三)综合实训课程评价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依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类型的、学科式的课程评价方法,对实践性教学考核研究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估和反馈系统,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从实训课程考核方式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还是简单地以参与作为实训学习的评价,有的就采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学生成绩大都按课程记分,实训成绩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偏离了综合实训课程目标,忽视了实训教学过程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运用的考查,难以正确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2]

(四)综合实训设施不完善,难以保障综合实训课程质量

综合实训设施是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综合实训课程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保障,是高职院校需要长期投入的工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因财务压力较大及各种条件的限制,综合实训设施后续投入严重不足,综合实训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跟不上市场技术设备更新的步伐,落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要求。[3]综合实训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瓶颈性障碍,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涵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涵义是,在学校与企业充分合作的有效办学模式下,以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将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素质、态度有机融合于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中,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仿真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岗前模拟训练的课程,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掌握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获得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特点

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与一般的理论课和单项实训课有所区别,使得这种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理论课和单项实训课建设的特点。

1.课程目标针对性。通过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课程目标非常明确,它就是要通过综合实训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对口。并且这个课程目标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始终,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课程实施、实训设施建设、实训环境营造等无不体现这一点。

2.课程内容综合性。学生学完全部专业理论课和单项实训课后进行的综合实训,因此,在实训课程内容选取上,通常选取那些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程度较高的,能够整合知识、技能、态度的典型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4]

3.教学组织灵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难易程度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组织调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的任务或项目,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基础差、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小一些的任务或项目,使他们也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4.教学环境仿真性。实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教学环境的仿真性指实施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高度一致,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真实存在,在接近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5]

5.教学方式多样性。整个实训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仅起引导、指导、答疑的作用。学生有了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6]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直接指出来,而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既符合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也符合现实的工作情况。实训过程中,学生自己定计划、自己定方案、自己实施、自己检测、自我评价、自我反馈,是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团队精神、工作能力、职业素质的一次综合训练和提高。[7]

6.课程评价规范性。行业标准是从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将行业标准作为综合实训课程评价标准引入到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中,以解决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中实际问题的程度及效果为标准,可以引导学生在工作意识上无缝对接企业工作岗位评价标准。[8]

7.设施投入长期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需要营造真实的工作过程,仿真的工作环境,特别是那些技术更新较快的专业,只有在综合实训设施建设上进行长期的投入,才能保证综合实训设施得到及时更新,跟上市场技术设备更新的步伐,同步于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要求。

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有利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除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平台,对于构建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完整课程体系以及实训师资、考核评价机制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整体推动作用。[9]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成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众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紧密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在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方面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对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建立了遍布深圳各行业的实训实习基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职院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课程,采用的综合实训设备是国际领先的德国FESTO公司结合现代工业特点开发研制的、集机械、电子、通讯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FMS50机电信息一体化模块式实训教学系统。它可以模拟自动化生产过程,代表了当今现代化企业产品开发的先进设计理念。企业提供的原版课程资料,由专业教师经过整理、加工后变成适合高职学生特色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实训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采用“化整为散,合散为整”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将整套综合实训系统全部拆散成零部件,然后再将零部件组装成系统,在拆与装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与技巧。通过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具有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入专业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等相关要求,逐步深入成为合格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10]

在教学组织环节,将教学班分为多个小组,每组自主产生组长,负责小组的实训过程管理和指导。为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训的主动性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穿插各小组的指定项目竞赛,如调试与故障排除项目,各小组之间可以互设故障,各小组内成员协同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和查找故障。

深职院多形式、多层次互动的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以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研究与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进行自动生产线的装配、调试和故障排除,同时具备进行简单机构设计的能力。综合实训课程整合了学生以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和企业所需完全接轨。

可见,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可以提升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加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力度,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1]李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49-50.

[2]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45-47.

[3]戴维.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112-116.

[4]王立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16-17.

[5]王宁梅.高职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J].职教论坛,2010(14):46-48.

[6]王群.高职院校应用语言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96-98.

[7]刘文彬.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3):37-38.

[8]夏燕兰.关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0(17):42-43.

[9]谢凌江.国际商务谈判双语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3):164-166.

[10]宋志刚.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19-120.

张筠,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电气工程自动化;陈小龙,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程师,二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2)09-0060-04

[责任编辑 晓 潭]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