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业运营状况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012-01-29 05:45伏小良詹玉铸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扬州市物流服务

伏小良,詹玉铸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01)

现代物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运作方式成为各地区、各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主轴线交叉结合部,素有“苏北门户”之称。

经过多年的发展,扬州市物流业态已构筑城市配送、快速货运、仓储理货、现代信息网络四重物流体系;形成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零担货运物流、仓储物流、园区物流五大专业物流领域;先后建设港口物流园区、长江石化物流中心、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商贸物流园、仪征汽车物流园、三笑物流园、粮食储运加工中心、高邮红太阳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全市拥有物流业户19329家,物流企业3160家,其中属于中小物流企业占90%以上。2010年全市公路货运量5069万吨,货物周转量594467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293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3.2万箱。物流服务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8%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扬州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但总体上看,物流产业还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初级阶段,与国内外物流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网络调查等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分别从物流企业基本情况、物流服务现状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了解扬州市物流企业运营现状。调查主要对象为市区中小物流企业,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03份。

1 扬州中小物流企业问卷调查内容及具体情况

1.1 中小物流企业性质和业务属性

截止到2011年4月30日,在被调查的103个物流企业中,86%为民营、8%为股份制、4%为外资或合资、2%为国有或国有控股。有超过半数的企业从事运输服务,开展物流加工服务的企业仅占3.5%相对较少。

1.2 中小物流企业运营现状

1.2.1 企业自有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使用状况

被调查的物流企业中绝大部分有自有车队、仓库及机械化装卸设施。少数大公司拥有现代化立体库和极少数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装卸搬运货物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大而全和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普遍存在(见图1)。

图1 企业使用和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

1.2.2 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业务辐射的范围是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从事国际物流的很少。具体为业务辐射本市及周边的16家,本省(直辖市)的16家,本省及周边省区的38家,业务辐射至全国的32家,但跨国境的只有1家。

1.2.3 企业所有制性质及主要物流形式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物流企业的主要客户群集中在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其他性质的企业合作相对广泛。

近96%的物流企业的服务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呈现短期目标型的特征,双方所做的努力主要停留在短期的交易合同上,各自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己方的谈判技巧,通过博弈不使自己吃亏,而不是如何改善自己的服务水平,达到双赢的结果。合作双方只有供销等少数人员之间有联系,其他部门人员一般不参与双方之间的业务活动,至于相互参股等合作形式无从谈起。企业运作的本位主义造成开展供应链式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企业凤毛麟角,调查显示开展深层次合作的战略联盟型的仅占4%。

1.2.4 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说到底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在本次调查时,将每批次业务的单据处理准确率、运输配送及时率以及货损货差率作为服务质量的主要量化指标(见图2、图3、图4)。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货单不符”、“送货延误”、“货物破损”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提供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形象和声誉,另外一方面客户的满意度下降,也影响了客户的忠诚度。

1.2.5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状况

信息是企业各层级、各企业间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工作的粘合剂,它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因而减少了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从而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此次调查主要以OMS、WMS、TMS、ERP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及没有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原因(见表1)。

表1 物流系统软件应用情况

1.2.6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通过调查,扬州市物流企业的专业人员仅占10%不到,文化层次集中在职高及以下水平。另外还调查了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要求(见表2)。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个人素质比较重视,目前物流企业最为缺乏的是懂物流实际操作(比如能进行国际贸易中的船务、报关、报检,清楚物流项目审批程序等)、了解物流行业现状及业内基本情况、有物流行业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

2 扬州中小物流企业运营现状分析

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平民化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柔性化方向转变,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具备应对多品种、小批量、多频率的服务能力。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扬州市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源整合能力偏低等原因,在运营中所暴露出的不足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2.1 服务能力低,市场辐射小

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除少数中小物流企业初步具备了专业化物流和柔性化的综合物流能力外,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而服务能力十分有限,如在调查时发现个别冠用“物流”名称的企业就是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块木牌写着如“老张物流”、“胖子物流”等马路“物流公司”。因此,这样的物流企业很难提供多批次、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很难实现向周边地区的辐射。

2.2 服务功能相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

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以局部的、分段的物流服务为主,不能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加之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程和服务规范,在服务质量上比较欠缺,在市场声誉方面缺乏可信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与大企业抗衡。

2.3 各自为政,布局不合理

各个物流企业为争夺市场、开辟渠道,出于自身利益和方便的考虑,纷纷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拥有自己的物流设施。由此造成跨区域的物流企业之间难以实现信息上互通有无,运作上无缝链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这样一来,在用户集中的地区,因为有利可图而建有多家物流企业,造成设施过剩资源浪费;而在用户较少的地区则无人问津,造成设施不足,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4 运营效率低,运作成本高

扬州市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落后,在运作中业务量低,资产利用率不高。据统计,货运车辆空驶率平均为49%,17.2%的物流企业空驶率为50%。不仅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使物流成本过高,而且还导致在途车辆增加,引发交通拥挤、车辆噪音和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增加了社会成本。

2.5 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平台。虽然部分物流配货场所设立了网站,部分配送运输业务通过登陆扬州物流信息网获得,但由于物流业没有与其他生产、销售等领域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物流信息的应用和资源整合方面,未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落后的操作模式,远未形成一个布局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信息割裂封闭,没有统一的信息收集发布平台。

二是缺乏专业的物流仓储设施和货运场站,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等传统物流行业,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大型连锁超市经营企业少,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现代化的以信息为主导的物流经营手段。

3 加快扬州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物流资源和环节的系统整合

牢固树立现代物流系统整合的理念,努力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各物流环节的一体化运作,改革物流管理体制以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转变传统的市场经营观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加快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

3.1.1 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优势

以扬州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密集,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发达以及对周边地区较强的集聚和辐射等综合社会服务功能的优势,建立高效、畅通和具有扬州城市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设施布局既要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又要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结合物流市场需求空间分布特征,以提高物流效率和优化城市布局为目标,加强对现有物流设施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根据物流市场和企业发展实际,在引导物流企业相对集中布局的同时,允许部分物流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适度分散布局。

3.1.2 将市场配置与政府有效调控相结合

企业是现代物流的运作主体,市场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调节、市场培育、秩序维护等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根据物流市场需求,合理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科学安排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时序,促进现代物流健康有序地发展。

3.2 开展多样化、全方位服务方式

根据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物流业发展趋势和物流量需求预测,确立以物流园区为主、物流中心为辅的布局结构。

3.2.1 服务范围和对象

服务范围为立足“沿江开发区及各工业园”,面向扬州市、辐射苏北、皖东地区。扬州市及苏北的各类制造加工企业,扬州和苏北的各类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其他物流园区和二级物流节点以此服务理念为其主要服务对象。

3.2.2 提供物流的差异化服务

第一,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迅猛发展的城市消费品市场和枢纽城市的优势,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扬州市中小物流企业可以立足于连锁经营模式,一方面积极引进国际商业连锁机构,另一方面通过重组、改造、联合等方式,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在建立市域“货的”配送体系的基础上,力争形成辐射全市、全省的消费品配送物流服务中心。

第二,产业基地型物流。依托扬州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物流企业可以根据扬州市沿江开发战略及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的布局,多点式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以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第三,行业分拨型物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利用扬州作为上海、浙江、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向北、向西进行能量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中枢和传导平台的优势,发展行业分拨型物流,合理布局分拨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出扬州区域的分拨配送。

此外,依托扬州较为发达的专业市场,结合其功能改造和提升,发展专业市场型物流;依托扬州发达的公路、水运、管道、铁路及即将通航的空港等交通枢纽,发挥其综合运输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枢纽转运型物流[2]。

3.3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物流信息涉及面广,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建议建立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主体包括政府、物流园区经营者和使用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的物流企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由点带面的方法。

3.3.1 前期启动

首先建立扬州物流中心网站和物流中心数据库,开发数据采集系统,对物流数据采集、抽取和存储,实现物流信息的查询和发布功能;建设GIS/GPS系统,实现对物流园区车辆的跟踪调度;建设EDI系统,实现与海关的电子数据交换,具备网上报关功能。

3.3.2 中期建设

完善GIS/GPS系统,实现面向社会的有偿租用;完善EDI系统,实现各成员用户(包括工商、税务、银行、保险等)的电子数据交换,具备网上报关、网上纳(退)税、网上转帐结算、电子商务等功能;政府与企业协同开发各物流作业系统,如车辆调度系统、仓储综合管理系统、条形码采集系统等,推行物流企业的计算机自动化作业。

3.3.3 远期建设

对物流平台的共用系统进一步完善,重点是各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提升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化水平。要加快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物流组织、物流运行、物流信息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真正建立区域智能物流。

3.4 创新物流运作模式

物流企业应从整体上控制成本,在实际的运作中可以根据经营范围以及边际成本适当增减业务量,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以取得竞争优势。

3.4.1 通过效率化的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方式来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3.4.2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使物流成本的控制达到最优[3]。

3.5 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解决目前物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人员素质,关键还需要提高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等,这些都需要培训。通过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沟通能力强的服务人员队伍。

同时企业建立服务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及考核指标体系,及时了解顾客对物流服务的反应,并权衡服务、成本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使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保持平衡,实现物流服务的整体最优。[4]。

4 结语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经济的物流服务,直接影响着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物流企业发展平均水平相比,扬州市物流企业在物流运作效率、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并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快自身创新发展,创造性地整合物流资源,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配套发展措施的指引下,共同精心打造区域物流“航母”,提升区域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切实增强市场话语权。

[1]编委会.扬州市统计年鉴[EB/OL].(2011-02-11)[2011-08-10].http://www.yzstats.gov.cn.

[2]李瑞彩,陆艳飞,郝国森.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9-52.

[3]丁小龙.扬州市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112-116.

[4]钱芝网,姜丹,孙君.宁镇扬经济板块现代物流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战略[J].研究与探讨,2007(11):67-73.

猜你喜欢
扬州市物流服务
扬州市深化“红丝带”经验做法推进有奖举报工作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