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谭喜莹,王淑云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药疹又叫药物性皮炎,是由于人体对某些药物发生过敏反应而发生的皮疹。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临床新药研发和应用的增多,药物引起药疹的病例越来越多。药疹的症状可轻可重,病情危重者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肝、肾、心脏等脏器功能的损害,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逐年升高。因此,为了研究药疹的致敏药物、药疹类型、治疗,笔者对我院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药疹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我院皮肤科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住院的药疹患者计117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61例,男女比例为1∶1.1。
收集药疹病例,记录每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致敏药物、潜伏期、基础疾病、用药原因、病程、药疹分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
按照《临床皮肤病学》提出的分型标准[1],致敏药物分类依据《新编药物学》[2]。
所有统计分析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
在117例中,年龄9~92岁,平均年龄(47.14± 18.62)岁,其中0~20岁者6例,占5.12%;21~40岁者药疹患病最多,41例,占35.04%;41~60岁者37例,占31.62%;大于60岁者33例,占28.21%。有过敏史者33例(占30.93%),过敏药物以青霉素最多见(占42.42%),其他为头孢菌素、磺胺药、阿司匹林等。除原发疾病以外,患有基础疾病者44例 (占45.36%),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乙肝等。
有明确潜伏期者117例。最短10 min,最长30 d,分别发生于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麻疹型药疹和中(成)药(不详)引起的麻疹型药疹。潜伏期平均4.54±4.67 d。破伤风抗毒素所致药疹的平均潜伏期为5.92 d,中(成)药的平均潜伏期为6.07 d。
致敏药物15类40余种,包括口服81例 (占69.23%),肌注15例,静脉给药14例,外用皮肤给药7例。单一用药致敏者78例(占66.67%),使用超过两种药物39例(占33.33%)。具体致敏药物见表1。
117例药疹类型有麻疹型、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重症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紫癜型、红皮病型、湿疹型、泛发性脓疱型等10种,其中有16例药疹类型不明确。
麻疹样药疹主要由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头孢菌素类等引起;荨麻疹型主要由生物制品引起;重症型药疹主要由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引起;多形红斑型药疹主要由抗菌药引起。致敏药物与药疹类型的关系见表2。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同时视病情轻重、有无系统损害等情况,分别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营养支持等治疗。117例患者中38例采用非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选用1~2种抗组胺药物或同时使用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及对症治疗,余79例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率为67.52%)。一般初始剂量地塞米松5.0~15 mg·d-1,甲基强的松龙40~80 mg.d-1,用药3~5天;重型药疹病人经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地塞米松15~20 mg·d-1,或甲基强的松龙80~120 mg·d-1),病情稳定后酌情减量或改为强的松口服及各种对症支持治疗。
其他治疗包括:口服清热祛风止痒的中药煎剂,有感染征象者予抗感染治疗,肝肾功能受损者予保肝护肾治疗,保护胃黏膜,防治消化道出血,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及皮肤黏膜护理,外用药物根据皮疹类型对症治疗。
住院天数最短2 d,最长36 d,平均住院11.25 d,平均费用为2989.98元。结果:痊愈98例 (占83.76%);好转18例(占15.38%);自动出院1例(占1.03%)。
表1 发生药疹的药物种类
表2 致敏药物与药疹类型的关系
我院皮肤科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住院的药疹病人117例,约占同期住院患者总人数(1168例)的10.02%。通过分析117例药疹,显示药疹的发生在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1.1,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无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大部分住院药疹患者年龄在20~80岁,21~30岁年龄段最多见(占20.51%);41~50岁年龄段其次(占16.24%)。<10岁、>80岁所占比例<10%,这可能与儿童较少用药且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及老年人免疫应答退化有关。给药途径以口服比例最高(占69.23%),因口服为给药方式中最常用的,故而发生药疹的比例也较高。
随着近年临床疾病谱的改变及药品的发展变化,引起药疹的药物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报道主要的致敏药物分别为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而抗菌药中又以磺胺药为主[1]。此次通过对117例药疹患者的统计分析,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中(成)药、生物制品、抗癫痫药等。抗生素中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发生药疹大幅度上升,磺胺类药物由于近年来临床很少应用,故发生药疹所占比例在减少。
此次调查显示,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疹所占比例上升,已经列居首位(占46.20%),其中以青霉素类为主,约占所有抗生素的37.31%,其次为头孢菌素类,这两类药物均为目前临床抗感染应用最多的药物。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疹类型主要是麻疹型、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泛发性脓疱型。滥用抗生素是引起药疹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严格掌握指征,按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提示用药,尽量避免多种抗生素同时应用,还应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此次调查中解热镇痛药居致敏药物的第二位(占20.00%)。解热镇痛药多为非处方药,存在购买随意和滥用现象,因而引起较多的药疹。多数患者因感冒自服药物后过敏,主要药物为日夜百服宁、泰诺、扑热息痛、安乃近、散利痛、达诺感冒片、消炎痛、感康等,上述药物多为家庭常备药物,提醒患者,对此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用药需谨慎。药疹类型以麻疹型最多(占53.57%),重症药疹(占21.43%),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和泛发性脓疱型,其中以泛发性脓疱型为主。
人们普遍认为中(成)药比较安全,本组资料显示,中(成)药致药疹25例(占17.24%),居第三位,引起的药物有中药水剂、甘草合剂、灵芝孢子粉、脉络宁、三七总苷片等。与西药说明书相比,中成药说明书中关于不良反应记载较少,多为“尚不明确”,较难引起患者的重视。陈红清[3]提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多,但因其种类多、成分复杂,所以常难以确定何种中药过敏。因此中药的应用也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人增多,常被其咬伤,所以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引起药疹的病例明显增加,本组资料显示生物制品居第四位(占8.97%)。生物制品引起的药疹类型主要为麻疹型和荨麻疹型,其中41.67%的破伤风抗毒素药疹患者有过敏史。
从药疹的类型来看,麻疹型、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最为常见,而剥脱性型、重症型、泛发性脓疱型比较少见。这和张超英、邓秀芳[4-5]报道的情况基本一致。这提示在临床上遇到以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时,除考虑麻疹外,还需考虑是否是药物引起的麻疹型皮疹。而重症药疹多有别嘌呤醇、卡马西平等药物引发,常伴有严重的系统损害,这也提醒人们此类药物是诱发药疹的高危药物,临床使用时应当特别小心,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开具药品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主要是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药物及可能发生交叉过敏的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根据药疹的潜伏期、临床特点,确定致敏药物。患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等,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医疗工作者应重视药疹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促进临床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药疹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0-6.
[2]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
[3] 陈红清,陈志强,岳晓玉,等.202例药疹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2):130.
[4] 张英超.518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 [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01):11-2.
[5] 邓秀芳,蔡剑锋,张学奇,等.291例药疹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04):5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