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凤婵 陈娟 罗晓丽
个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研究
单凤婵 陈娟 罗晓丽
目的总结个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产科护理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产后一周产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产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行人性化护理,提高了产妇住院满意度,同时也为产妇的临床个性化护理提供了参考。
个性化护理;妇产科;护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护理,一种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1]。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即不仅关心产妇的身体状态,更要关心产妇的心理状态,以产妇的个性需求为中心开展护理,使产妇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缩短产程,减轻产妇产期痛苦和不适,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本次调查资料来源于我院妇产科,通过对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减轻了产妇痛苦,使产妇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将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6.4±2.1岁。孕妇中孕周最长者达 40周,最短为35周。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调查显示,新生儿平均体重3.6千克。两组产妇在孕周,新生儿体重及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实验组43例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全程给予心理状态护理;对照组43例孕妇行常规护理并未采用心理护理。
1.2.1人性化护理措施
(1)产科护理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院医护人员中培养“以产妇为中心,从产妇的利益出发,在注重产妇身体情况的同时注重其心理需求”的护理理念[1],尽全面的为产妇着想,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达到较好护理效果。以产妇为本,改变以往为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行为模式。热情周到的与产妇进行及时沟通,第一时间了解产妇的心理需要,使产妇住院期间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培养产妇愉悦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1.2.2提供舒适的人性化环境
产妇病房内易采用多色彩色调,避免单一色彩[2]。并根据个别产妇家属需要设置家庭护理病房,且给予产妇和其家属充分的室内布置自主权,允许产妇家属如丈夫、母亲等的陪同,为产妇尽可能提供舒适温馨的入住环境。保持产妇心情愉悦,使生产顺利,尽可能低的降低产妇痛苦。
1.2.3与产妇进行人性化的沟通服务
临床调查每名产妇的实际情况,逐一进行进行个性化服务,部分产妇有产前紧张心理,我院专门组织医护人员与其进行一对一的谈心交流,用和蔼的语言、不急不躁的态度交流,为产妇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和不安的心理因素,同时增强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消除了对手术不必要的担心所带来的心理负担,使产妇能够以最佳精神状态和轻松的心情来面对生产过程。对于疑心颇重的患者,护理过程中向其介绍我院内部雄厚实力的产科医生[3],另外协调产妇家属,做好产妇工作。对于产妇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我院给与其优惠药品,详细向其讲解每种术式的适应症,以便其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对于产妇身体状况不佳的,及时沟通产妇家属转院或会诊,做到第一时间告知家属产妇情况,不延误病情。
1.2.4为产妇提供人的性化生产操作
当产妇被推进手术室时,往往会加剧其自身紧张和恐惧心理,我院针对这一情况,组织专人进行心理疏导,与产妇进行轻松交谈,帮助其摆脱紧张心理情绪的困扰。手术前麻醉时协助产妇正确摆放体位,协助产妇盖被单等,通过细小动作让产妇感到温暖,尽而使其放松心情。生产过程中时刻密切关注产妇情况,恪守我院护理制度规章 。手术中了解每位产妇的个性化需求,竭尽全力给予满足。与产妇交谈,尽量语气细腻温柔。术中时刻询问产妇的感觉,观察产妇意识。若手术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必要措施,切忌声音过大,避免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帮助产妇做好保暖工作,并轻声呼唤产妇。
1.2.5 人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护产妇隐私。我院护理制度要求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在不影响产妇手术的情况下对身体充分覆盖,切忌不可对产妇指指点点。此外,要求我院医护人员严格保护产妇个人信息,切实为产妇考虑,充分保护产妇的个人隐私。
产后一周对产妇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满意度达 96.3%,对照组产妇的满意程度达88.6%,实验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树立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护理学的主流发展方向 ,个性化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业务精通,对患者亦是一种人文关怀。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做到更科学更专业的利用自身专业素质为患者尽可能低的减轻痛苦。在当前护理工作中护患矛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性化护理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解除护患矛盾,让患者更深入的理解医护人员,护理人员更深入的想患者之所想,相互理解,减少护患纠纷。为此作为医护人员时刻要以诚相待,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服务患者,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兼修心理知识,真正受益于患者。
[1]陆霞.护患沟通及服务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1(4):35.
[2]郭丽岳,白炳清,龙鲸,等.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7(5):282.
[3]朱丽丽.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9(3):59-60.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广东增城 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