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琳 琳,沈 有 禄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改革小议
贾 琳 琳,沈 有 禄
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而目前文化基础课教学本身却存在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从中等职业学校功能及文化基础课定位的角度,探讨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及艰难处境,并探求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方向及可能性。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功能及定位;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领域。2000年《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号],对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个意见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专业设置、制度创新、师资队伍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意见规范。此后,从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到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提出层面逐渐提升到坚决落实的层面,有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也陆续出台。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归根结底,其出发点在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1]在此,“提高国民素质”的重担要由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来肩负和完成。本文将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及定位、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现状及困境以及改革的方向出发,议论和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改革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培养目标是确定其文化课功能的主要依据。从概念上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功能主要体现为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另外,从其培养目标看,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掌握专业的入门知识,获得岗位基本专业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劳动者是中等职业学校始终不变的目标。”[2]由此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应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智力水平,为学生技能养成和继续教育服务。
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文化基础课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课、社会实践课共同构成中职教育体系。文化基础课教学自身的特殊性,要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普遍性,包括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社会实践课的关系问题、生源质量问题、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因此,“文化基础课,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求职业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3]“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是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阶段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切实了解和掌握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结合其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我国传统观念对教育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倾向于选择去普通学校学习,中等职业教育的处境一直十分尴尬。国家在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口号之后,职业教育相继发展起来,并出现了空前的状态。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学生生源的素质比较低,除了极少学生出于专业爱好选择职业教育之外,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成绩较差不被普高录取的学生。“职业教育所针对的人群实际上是农民以及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4]针对这样的人群的教育需求,文化基础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涉及到特殊人群的教育和成长。但是现实问题比较严峻,中职学生面临就业和高考双重压力。为了满足升学高考的需求,学校选择牛津版教材,与普通高中同步教学,学生不会、不爱学、不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差。
以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为例,目前学校每周需要授课的文化基础课共有484节,因编制限制,在校文化基础课教师仅为9人,外聘教师占教师总量的2/3。外聘教师量比较大,流动性强,教师培养受限,导致师资不稳定,师资队伍建设缓慢。另外,由于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便有学习和培训,也只是地方院校的自行摸索和探讨,这导致文化基础课教学观念陈旧,很难承担文化基础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担。在此背景下,由于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不爱学习,教师还存在教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通过查阅2000年以来的相关政策文件可知,专门针对文化基础课的指导性文件很少,除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工作的通知》[职成司函(2006)80号]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工作提出教材的相关规定外,没有特别针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规定性文件出台。上述通知的发布,也只是相对应地编写并出版了一批推荐的教材,受部分学生高考升学的影响,很多学校一直沿用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课教材体系。对于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文化课教学要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如何评价和监督教师教学,目前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摸索阶段。
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和困境,导致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积极性差,接受能力弱,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环节过程中,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如通过多媒体,增加视听教学环节,通过典故、动画、视频等,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要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使得学生通过一种生活化的方式接受必需的素质教育,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极度匮乏,教师培养有限,师资不稳定,导致文化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迟缓。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政府和学校要广辟蹊径,让文化课教师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其次,培训内容方面重点要加强文化课教师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实现全国统一的模式,以便加强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规范性。最后,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学习和培训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来保障文化课教师培训的经费来源。
目前,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比例已经基本确定,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社会实践课的比例大约为3∶3∶4。课程比例是有了,但是文化基础课应达到难度、深度及广度却还无法确定。另外,因高考升学等因素的限制,学校目前一直使用普通高中教材,没有关于文化基础课教师培训和学习、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评价等的一系列规定。因此,尽快确立针对中职学生的独立的高考体系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统一教材体系,通过政策文件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的难易程度,同时,确定与中职系统相对应的升学体系。为了保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严禁使用盗版盗印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德育课等有关教材的通知》(教职成函[2008]2号),同时,立项并组织开发、编写、出版了包括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及重点建设专业骨干课程在内的千余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选用。但是,中职没有统一使用的教材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最后,还应建立并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及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
[1]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 [教职成(2005)1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93014.htm,2005-02-28.
[2]钱立群.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J].职教通讯,1999(10):18.
[3]周志春.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1):155.
[4]余祖光.重建职业教育魅力任重道远[N].天津教育报,2009-05-20(3).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Basic Course 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 Lin-lin,Shen You-lu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have been playing an incredible role,however,there are so many serious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faced at present.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at,fromthe angle where the functions of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researching the current and hard situation of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furthermore,it seeks to understand more directions and possibilities about reform.
secondaryvocational school;cultural basic course;function and orientation;reform
贾琳琳,女,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沈有禄,男,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G718
A
1674-7747(2012)16-0072-03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