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情景模拟教学探索※

2012-01-28 15:33:04李代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骨伤正骨夹板

李代英

中医骨伤科学情景模拟教学探索※

李代英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对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分析了该模式下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改革理论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新体系;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模拟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该课程以前采用的是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训练习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其结果是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多么努力地用演示、临床案例、多媒体图片等描述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的方法,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到了实训时依然不知道如何正确复位、包扎夹板等操作要领,教师只能重复示范及强调操作要点。即便如此,学生在病案分析时仍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不到举一反三。这不仅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欠佳,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即以损伤的诊断、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功能锻炼、外用药物这一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够对伤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手法复位及外固定等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拟临床情景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并组织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和提升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学习热情,因此教学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1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新体系

面对理论课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即骨与关节损伤的概论,骨折与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损伤。每个模块下分为数个任务目标,任务目标的内容又分为理论教学部分和理论加实践教学部分。调整后的内容避免了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如骨节的退行性疾病、劳损性疾病与推拿学、针灸治疗学有重复的地方,可找相关授课教师协商,紧扣教学大纲,进行简单讲解,必要时仅做重点提示。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新颖性;理论教学中将临床病案穿插到正骨复位、夹板石膏固定和牵引技术中。如讲述动诊和量诊时,将功能位、上肢力线等内容与固定的体位和牵引方向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 教师示范操作

由于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极强,因此教师操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医骨伤的主要技术分为伤科六诊、正骨复位、外固定、功能锻炼与外用药物,其中正骨复位、外固定所包涵的内容最多,这部分内容是该课程的核心。使学生掌握正骨复位和外固定也是课程的培养目标。下面以上肢骨折为例,说明此环节的要点。

2.1 示范操作前先讲述重点和观看病案视频 在教师示范前,用数分钟讲述病理分型和诊断要点,并给学生播放一段相关临床病案视频,以此模拟临床情景,主要内容为受伤的姿势、体位、伤后临床表现,要求学生重点观察伤后表现并结合诊断要点以判断其病理分型。

2.2 示范操作前给学生布置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在示范前,先给学生布置观察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如在学习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技术这一目标任务时,教师示范操作前先给学生布置如下思考的问题:①手法复位过程中应用了哪几种正骨手法?其目的是什么?②固定垫的放置原理是什么?③背侧板和桡侧板为什么超过腕关节放置?④复位固定结束后的医嘱有哪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3 教师示范 以视频中的病例模拟临床情景:由一名学生模拟患者,三名学生为助手,教师模拟主治医师。按照临床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示范:外固定材料准备——夹板、扎带、固定垫、绷带、三角巾、上肢托板、外敷药物、棉垫等;正骨复位——手摸心会检查骨折的移位情况,拔神牵引矫正重叠移位,端挤提按矫正侧方移位,小夹板的包扎方法,扎带松紧度的调整,固定后肢体远端血运的检查方法等。这些都能通过教师操作演示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只要学生认真观察,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很容易得出。

3 学生操作

教师完成操作示范后,学生以4~5人为小组单位进行练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操作,并且达到规范熟练。操作时不仅按操作规范正确进行操作,而且要根据模拟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骨手法的力度、施术体位、夹板固定的位置。虽然教师演示时学生觉得学会了,很容易掌握操作要领,但看着容易做着难,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发现有问题应立即矫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多次训练,使学生达到如一旦临证,手摸心会,法从心出,手随心转的模拟临床情景的实践感知,从而形成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另外,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分批次开放实训室,学生可机动灵活地利用课后时间,在实训室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操作练习,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实训练习过程中,可采用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分工负责制。由相关教师和实验老师轮流监督指导,为学生完成操作练习提供技术保障。

4 建立科学 合理的评价体系

4.1 实训过程考评 及时考评有利于学生找到不足和差距所在,能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实训成绩以实验报告和期末实训考核为主,缺少重要的过程考核,并且没有考评依据。依据考评标准,随堂进行考核,现场评定成绩,每次累计的成绩作为学生的实训成绩。这样一来,学生重视整个学习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定的程序完成练习,提升学习氛围,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

4.2 学生相互评价 课程结束前,将每一组的外固定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让学生先自评,观察哪一组外固定达到了标准的要求,经验何在;哪一种外固定没有达到要求,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让操作成功的学生介绍经验,操作失败的学生分析原因,然后教师再进行随堂总结点评。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分享经验与教训,而且还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对于《中医骨伤科学》这类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收效十分明显。该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着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1-033

1672-2779(2012)-01-0062-02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改课题[No:2011XJ11]

(本文校对:张文娟 收稿日期:2011-10-11)

猜你喜欢
骨伤正骨夹板
专利名称:一种钼丝夹持电磁退火炉
中国钼业(2024年1期)2024-03-13 02:45:26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3年3期)2023-05-23 07:24:20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0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