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止痛膏加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疗效观察

2012-01-28 14:59:53朱金段黄伟斌刘香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骨伤科棘突通络

朱金段 黄伟斌 刘香英

通络止痛膏加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疗效观察

朱金段 黄伟斌 刘香英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膏加手法整复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 采用单纯手法整复治疗;治疗组80例, 在手法整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通络止痛膏腰部贴敷;两组均10d为 1个疗程,1、2、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以3个疗程后结果为评价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8 1.7%。结论单纯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若配合通络止痛膏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络止痛膏;手法整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 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因扭伤、负重和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损,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外或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组织,使该组织变性水肿、充血、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等无菌性炎症的变化,这些炎症又再刺激硬膜或神经根鞘膜而引起一系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1]。有文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这对非手术治疗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近年来,我院采用通络止痛膏加手法整复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0例, 均为2010年2月~201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骨伤科门诊病人。其中男76例,女64例,平均年龄44.42岁, 病程5 d~3.5个月,平均 2 9 d 。单纯 L 4/L 5节段椎问盘突出65例,单纯 L 5/s I 节段椎间盘突出 46例, L 4/L5和L5/S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29例。全部病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60例。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2]拟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符合腰椎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治疗方法。

1.4病例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及精神异常者;合并有血液、淋巴、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 大、小便排泄异常、马鞍区麻木等)、肌力低于3级、腰椎滑脱、严重椎管狭窄者;合并有骨结核、骨肿瘤等骨质破坏者。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整复:全部病例均先行手法整复,方法一是坐位旋转复位法,二是俯卧双手 ( 左手置于患者腋下拔伸,右手推臀)反向瞬时拔伸法整复。

2.2 通络止痛膏的制备:将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桂枝、川芎、玄胡索、地鳖虫、海桐皮等为原料,由我院药剂科制备。

2.3 治疗组 ①根据患者棘突偏歪、偏歪棘突旁软组织肿胀、压痛、上下棘突间隙不等宽等体征采用坐位旋转复位法及俯卧双手(左手置于患者腋下拔伸,右手推臀)反向瞬时拔伸法整复。两日治疗 1 次,以上治疗10d为 1个疗程。②通络止痛膏一日一贴,一次贴8个小时,贴于腰部痛点处。

2.4 对照组①根据患者棘突偏歪、偏歪棘突旁软组织肿胀、压痛、上下棘突间隙不等宽等体征采用坐位旋转复位法及俯卧双手(左手置于患者腋下拔伸,右手推臀)反向瞬时拔伸法整复。两日治疗 1 次,以上治疗10d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任何其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物,同时嘱病人治疗期间卧硬板床、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工作如常者为治愈;症状明显好转基本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为好转;症状同发病时未见减轻者为无效。

3.2结果

治疗组:治愈67例,占83.75%;好转10例,占12.5%;无效3例,占3.75%。总有效为96.25%,其中10d周治愈者25例,占治 愈率的37.3%,20d治愈者28例,占治愈率的35%,1个月治愈者14例,占治愈率的17.5%。对照组:治愈27例,占45%;好转22例,占36.6%;无效11例,占18.3%。总有效为 81.7%,其中 1周治愈者 9例,占治 愈率的33.3%,2周治愈10例,占治愈率的37%,1个月治愈者8例,占治愈率的29.6%。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费用少,效果好,风险低,副作用少。本病例中出现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荨麻疹样过敏,共发生9例,除 1例经抗过敏治疗外,余8例均在停敷后自愈。

中国传统医学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 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 属“痹证” 范畴[3], 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痰饮、瘀血凝滞经脉,以致气血闭阻,气机不畅,不痛则痛,筋失所养则痹。因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应体现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活血祛淤止痛的原则。消痛散的立方即以此为原则。方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桂枝、海桐皮祛风除湿,温通经脉;川芎、玄胡索、地鳖虫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诸药配伍,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多具有抗炎、镇痛、局麻解痉作用[4]。据此我们在应用正骨手法纠正椎体位移、松解神经根粘连后,再采通络止痛膏贴敷,使腰骶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快,局部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减轻或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同时使腰骶部的肌肉松弛,缓解了肌紧张对椎体的牵拉,从而缓解了临床症状。这也体现了中医骨伤科筋骨并重的原则。

[1]吴镇林.腰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 04.

[3]邓晋丰,钟广玲.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9.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240

猜你喜欢
骨伤科棘突通络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0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搓腰
——壮肾
饮食科学(2019年2期)2019-11-22 05:06:09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河北中医(2016年11期)2017-01-07 07:15:55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0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