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5例

2012-01-28 14:59:53高明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方剂胆道

高明超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5例

高明超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疗效评估。方法随机将 50例PC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5例,运用中药方剂采用四君子汤辨证施治,并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用常规西药消炎治疗。结果治疗组于治疗后2~3 d PCS症状缓解明显,5~7 d康复出院;对照组中18例患者平均10 d痊愈,7例因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加用中药方剂治疗。结论PCS于对症西药治疗基础上合并运用方剂四君子汤,疗效显著,值得于临床推广。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治疗;中西医结合;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因胆囊切除术后仍有与胆系病变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胆囊切除后仍有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等,属中医“腹痛”、“胁痛”、“胆胀”、“癖黄”等范畴。临床上将这样一组症状群通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 cystomy syndrome,PCS)[1]。笔者对其科室25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综合征的患者,西药治疗联合运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辨证施治,对症处理PCS综合症,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具备手术指证、无手术禁忌证,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开放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PCS患者50例,PCS出现最早在术后第3天,最长出现与第32天。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4~65岁,年龄平均为40岁;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21-66岁,年龄平均为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有胆总管探查术病史、胆囊切除病史、或者胆囊切除术病史。术后右上腹疼痛或黄疸、恶心呕吐、绞痛、纳差、腹胀、厌油腻、口苦异味等症状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超过 4周以上。实验室检查中肝功能: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无异常[2]。

1.3排除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如ERCP、CT/B超等检查能排除胆道系统相关器质性病变。②排除胆道外疾病如肠套叠、消化性溃疡、肾结石、气胸等所致上腹部疼痛及其他症状类似者[3]。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除,体检无阳性体征,各项化验指标正常;好转:症状改善,体检无阳性体征,各项化验指标检查正常;无效:症状无缓解,时好时坏,其他检查无变化。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常规补液,维持酸碱平衡、补充水电解质。选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2.0 g/支抗感染,1次/12 h,2.0 g/次;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中药方剂四君子汤:人参9 g,陈皮6 g,赤茯苓9 g,炒白术9 g,甘草9 g,半夏6 g,广木香10 g,1剂/d,随症状轻重加减5~10剂,疗程为1周。对照组、治疗组均使用西药治疗。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3 d症状明显缓解,5~7 d痊愈,临床治愈率为100%;对照组25例,18例平均15 d痊愈,7例因疗效不佳,改用中药治疗,临床治愈率为 72%。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PCS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外科临床中的难题之一。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术后胆盐代谢紊乱、胆道动力障碍、内脏神经功能失调、泥沙样结石形成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西医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有学者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病人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增高,括约肌收缩增强,收缩频率增加,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并出现临床症状,与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多数PCS病人存在胆总管扩张相符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大量临床报道及现代药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疏肝解郁类、清热利胆类、化瘀破积类、通腑泻下类等中药经不同配伍,分别具有松弛Oddi括约肌:以便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并消除腹胀等症状,并且具有抗感染促进炎症吸收等作用,对PCS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明显作用。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出现的PCS症状和原因:首先可能与手术暴露,手术操作刺激,导致胃肠功能受损出现功能紊乱。其次可能因受手术打击,使其胆囊的正常储藏和浓缩胆汁功能以及正常排泄胆汁参与肠腔消化作用功能,在胆囊被切除后,胆道平衡调节系统受到破坏以至于产生术后胆道功能失调;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胆为中清之府,主疏泄,出现PCS症状是因胆气不通,不通则痛,其根源在于行胆囊切除术,是正常的胆汁中清和胆囊通降疏泄功能破坏。

上述均为引起腹痛、腹胀不适、呕吐恶心等症状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手术时由于机体的创伤,致脾失运化,气血双损,进而胃气不降而上逆。中医补气方剂的四君子汤,常用于治疗运化力弱、脾胃气虚之证。方剂中人参为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乃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具有加强益气之功;陈皮理气而健脾,燥湿而化痰;广木香行气而止痛,健脾而消食;半夏降逆而和胃,其为佐使。该方剂于辨证加减而标本兼治,相辅相成,效果明显,见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汪永平,陈江洪,向绍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27(3):180-181.

[2]洪军.浅谈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4(8):738~739.

[3]粟喜然,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52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8(4):28-29.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民医院外科,河南驻马店 463200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方剂胆道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2:40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0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24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