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0例

2012-01-28 15:33:04都万卿张义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年者外邪风湿性关节炎

都万卿 张义才

·短篇报道·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0例

都万卿 张义才

(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封丘 453300)

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性病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我们运用中药治疗本病1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男106例,女54例;年龄15~18岁14例,19~30岁27例,31~50岁54例,51岁以上者65例;病程6个月以内者11例,6个月至1年者23例,1~2年者60例,2年以上者66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4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7项标准,具备4条或4条以上者,可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①晨僵至少1h(≥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及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RF阳性(滴度>1.32)。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 全蝎、制马钱子、制川草乌、制乳没、川芎、杜仲、羌活、独活、牛膝、熟地黄、川断、补骨脂、附片等。

随证加减:①瘀血症明显者加血竭、皂刺;②骨质变形甚者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③兼有低热或自觉发热者加黄柏、地骨皮;④脊柱僵硬变形者加金狗脊、鹿角胶。

1.3.2 服药方法 上药按比例共为细粉末,装胶囊备用。每日2次,每次2g,黄酒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检查RF一次,最少服2个疗程,最多服10个疗程。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检验RF正常。显效:关节疼痛、肿胀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RF正常。有效: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或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劳动能力有所恢复,RF弱阳性。无效:和治疗前比较,各方面无明显改善或无改善。

2.2 疗效统计 本组160例临床治愈125例,占78%;显效24例,占15%;有效11例,占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确的具有关节炎性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多侵犯小关节,呈对称性。早期多有游走性的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僵直、畸形、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萎缩而丧失劳动能力,属祖国医学“尪痹”范畴。外因风寒湿之邪气侵入人体关节经络。正如《内经·痹论》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内因劳逸过多,体质虚弱,禀赋不足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内虚是发病的根本,外邪是发病的条件,内虚外邪气血痹阻于筋骨而发本病。肝主筋、肾主骨,因此治疗本病的原则是补肝肾、强筋骨。川芎、全蝎活血化瘀,通络搜风,川草乌、羌独活、马钱子、制乳没等消肿散瘀,除湿安痛,制附子补肾阳祛寒邪。诸药合用,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散寒痛、通络止痛,药症合拍,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如太极拳等,运动时应缓慢、稳定、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度。注意防寒、防潮、避免感受外邪;加强营养、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状态;劳逸适度,尤其应避免过劳;避免日晒、外伤,以防诱发加重。

(本文校对:张文娟 收稿日期:2012-01-04)

猜你喜欢
年者外邪风湿性关节炎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移植前不同透析方式及时间对肾移植远期效果的影响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0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13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中国民间疗法》过刊杂志订阅优惠 欢迎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