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体外抗菌作用实验方法初探

2012-01-28 14:59陆继梅孟建华安红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外用抗菌

陆继梅 孟建华 安 立 安红梅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实验方法初探

陆继梅 孟建华 安 立 安红梅

中医外科学;体外抗菌;药敏检验学实验

为了揭示中医外科外用中药的体外抗菌谱及抗菌力,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及组方药物的筛选。笔者对我院应用40年历史的9种传统制剂,以及检索到的传统方、经验方和各医院的协议方共52首方剂中出现的59味中药,运用现代临床药敏学检验学方法,对其抗菌作用进行定性、定量的细菌学研究。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完成了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现就实验方法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以期剖砖引玉,望各位同道借鉴。

1 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实验设计造成数据误差。早期的中药抑菌作用实验是将菌株植入不同浓度的中药药液中,或用挖沟法来观测中药体外抗菌作用。如此的实验设计,改变了细菌的正常生存条件,所测定结果是一定浓度的中药液对处于异常生存条件下菌种的抑菌作用值。故见文献及中药专著中许多中药体外抗菌作用好,抗菌谱广。在严格按照现代临床药敏学检验学方法对中药进行体外抗菌作用进行细菌学研究时发现,绝大多数中药抗菌谱窄、抗菌力低。汞、铅等化合物形成的丹类药物(如红粉、轻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与教科书及中药专著中所述差异极大。

单味、单方面研究多,综合研究少。中医外科外用药的临床作用是多因素的,中药外用于局部组织后可产生吸附、凝血、镇痛、形成保护层(或膜)、抑菌杀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纤维细胞的增长、激活趋化巨噬细胞等综合作用,对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实验设计中为了追求特异性指标,往往多是单一因素研究。例如笔者的实验设计就忽略了上述因素,只观察了实验室条件下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一个方面,所得结果是一种相对值,缺乏对整体作用的评估。

研究药物或组方时传统/经典方剂少,经验方或自拟方多。在检索资料中发现,对传统/经典药物的研究比较,例如生肌散、九一丹等系统研究比较罕见,比较多见的是自拟方剂及单味药的研究与观察,缺乏广泛应用的基础,难以反应出普遍规律。

剂型作用比较研究缺乏。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外用药在临床上有散剂、膏剂、水剂等剂型,但在检索资料时未见到中药的体外抗菌/抑菌作用研究在不同剂型以及不同剂型之间的比较研究。

2 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2.1工作量估计不足由于实验涉及药剂科、检验科、制剂室等多科室、多人的合作,需要对环节进行控制以保证实验的质量,这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协调工作,必要时制定操作手册。尽管进行了许多准备工作,但由于对临床药敏检验学方法的认知有限,还是低估了其工作,尤其是进行液体稀释法时,工作中需要对有抑菌作用的每一味中药从1毫克开始进行倍倍稀释操作,试管应用量达数千支/次之多,致使实验观察期限一拖再拖,未能按期完成。体会到如果是涉及多学科时,充分准备必须是对专业细节的掌握。

2.2溶解度的影响拟实验观察的中药大致有矿物质、植物类、脂性类。为了符合药敏检验学的操作规程,在实验中分为了两大类:易溶性药物、非易溶性药物。易溶性的药物进行了水提取,非易溶性药物进行了研粉加工。

此种操作方法,对非易溶性药物的观察基本上是与临床应用情况符合。但对植物类药物忽略了其溶解度与溶剂的问题,可致使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析出,因此实验的观察值应该只是水溶状态值,这将与使用不同制剂时的作用出现偏差。所得出的实验数据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数值,不具备普遍性。

2.3酸碱度的影响在理论上环境的酸碱度对细菌生长会产生影响,在实验之初曾经进行过部分药液的测定,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不得不放弃。对于外用中药环境酸碱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的观察,这对日后中药外用制剂的备置有指导性的意义。

2.4药物的协同作用目前的多数药物观察是单味药物或是复方的研究,对药物协同性的研究比较少。笔者的实验中均是采用的单味药物观察。在非易溶性药物抗菌作用观察中轻粉、红粉、硼砂三种中药在两实验药片之间出现抑菌范围连片,形成不对称抑菌环,出现明显的协同作用,遗憾的是未做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实验。此现象对日后的组方用药和药物实验也提出一个方向,轻粉、红粉在组方时很少同时应用,进一步的研究可对其用量和组方提供定量定性的指导作用。

2.5非易溶性药物的制备与操作问题此类多是矿物质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多为散剂。在制备的时候使用了小型研磨机,过200目筛备用,这比一般临床应用的粉剂颗粒要细。在用于琼脂法的时候,为了保证将药粉制成均匀的圆片状,我们特制了环与栓。将直径为5mm圆环放在灭菌的载玻片上,而后放入已称重2mg药粉摊均,用与圆环吻合的栓将药粉压成圆片状。在操作过程中各环节保证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如此的操作使药片的形状得以统一控制,保证了抑菌环测量的准确性。

2.6高压灭菌是否对中药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防止交叉污染,在实验中对所有的药物均进行了高压灭菌。在理论上对中药有效成分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但为了与临床使用相符合和医疗安全需要也只能如此了。现在许多医院的中药外用散剂都进行高压灭菌。曾有报道特殊菌种(破伤风杆菌)随中药外用换药造成感染。其次,在临床上除了去腐生肌散剂外,多数外用中药散剂均制备成油纱条使用。

[1]林滔,黄宁.中草药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方法分析[J].中国药师,2006,3:55.

[2]陶庆春.中药对细菌抑菌作用的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1,03(01):22-23.

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外用抗菌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哪个凉得快?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无字天书
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