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闻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2-01-28 14:48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朱云龙薛春霞
中国轻工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技能人才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朱云龙 薛春霞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才能达到服务社会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实现社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格局。

本文着眼于改革高职新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更强调动手操作,并且探索让新闻媒体有效地参与实践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和学生在“做中学”,提高新闻专业素质,完成课程改革。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面向采编、策划、制作、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责任。

一、高职新闻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各种专业背景的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起了新闻传播专业,加入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截止到目前,中国新闻教学点已经到达66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10万。”[1]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跃进,但却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市场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能进入新闻媒体和相关行业对口就业,呈现出就业难的状况。

笔者调查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专业近四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没有进入新闻媒体对口就业,只有不到7%的毕业生从事采编制作类工作,超过45%的毕业生从事销售工作,8%的毕业生选择升本,其他毕业生分布在普工、文秘、培训、售后、义务兵等工作岗位。此外,走访了河南其他一些高职院校,交流新闻专业的教学与就业状况,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着非新闻类专业工作。由此看出,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新闻媒体行业较难找到工作,从事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工作也不容易,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认真反思新闻专业的培养模式。

二、高职新闻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媒业现急需三类人才:一是上岗后就能补位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三是精通新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2]也就是新闻专业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不用长时间培训就能上岗,而且还要求是多面手,能够不断适应新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前,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和全能型全媒体型记者编辑,聘用数量也有限,较少接收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

目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没有特色,理论内容多,实践环节少,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没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践体系。因此,培养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分析判断力不足,新闻素养不高,很难做出优秀新闻作品,甚至有的学生连合格的新闻稿、采访视频、纪录片也做不成;另一方面,专任教师新闻业务能力不强,实践指导有些力不从心。有的教师教学技能不高,教学方法也有问题,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实践指导,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浓,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再加上教学设备投入不足,技能培养很难保障,培养的学生“上不了手,没有后劲”,就业状况惨淡。

新闻技能培养是专业的核心,涉及采访、写作、编辑、策划、评论、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一系列技能,这些对于学生从事新闻工作,提高专业素质起着关键作用。“有效的实践教育是新闻专业人才教育的落脚点。新闻专业教育要冲破书斋的坐而论道,冲破教室的文本和语言的框架,而要回归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和‘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轨道上来。”[3]

新闻专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是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同时,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指导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闻实践。“我国新闻教育界与新闻实务界长期脱节,各说各话,缺乏交流,自然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步伐。”[4]媒体和学校的合作办学是进行“实兵演练”的最佳方案。技能培养提上去了,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就盘活了,技能培养就不再是纸上谈兵。

三、高职新闻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我们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适合媒体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新闻专业技能培养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制度

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适合新闻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技能,同时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能够在各类采编、策划、制作、公关、宣传等岗位顺利就业,并持续发展。

课程安排突出重实践、技能型特色,理论教学简化够用,教学课时理论与实践按1∶1开设。着力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学校送教师到媒体参与新闻实践,或参加新闻类教师培训,并且加强与新闻单位和其他高校的教研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努力让专业课教师向“双师”靠拢。另外,还要请新闻工作者来校讲课,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新闻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在本校将郑州电视台、《河南商报》和《河南法制报》的记者编辑们请进来,深度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技能培养工作。在新闻实训基地建设上,我们与《河南商报》建立小记者培训基地,在林州大峡谷建立拍摄和采访基地。另外,学校还应该再加大投入,大量购买摄影摄像器材、非线编设备、打印设备等,用来满足实践教学使用。目前,我校配备了几套摄影摄像器材供学生实训使用,政府拨款建设图文信息中心和实验大楼,开设非线编实验室和演播室,现有的教学大楼不断整修,并在每间教室安装投影仪和扩音器,促进多媒体教学。

2.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仿真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将新闻制作流程导入教学。新闻课程按照新闻制作流程来设计,教学就是新闻工作的分解,一个教学项目就是一个制作项目,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课堂上开新闻选题研讨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一个事件或现象,各抒己见,提出采访的角度和提问提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发掘新闻价值,确定新闻选题和采访角度,细化问题提纲,完成采访策划。课下进行实际采访,撰写新闻稿件并完成文字报道,在非线编实验室编辑素材制作视频作品。最后,讲评学生作品,将优秀作品投放到学院电台、电视台播放,在校园网站和博客上发布,让我们的新闻传播出去,得到广泛交流和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技能。另外,可利用主持人大赛、新闻作品展览、DV大赛等技能大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新闻热情,积极投身新闻实践。

3.完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彰显技能特色

在学生评价方面,注重形成性评价,把作业、实践、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考试等五个方面结合起来,建立结构成绩体系,偏重动手能力,彰显技能特色,今后还将努力由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在教师评价方面,建立了质量绩效考评制度,包含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等,并将课堂教学考评、实训辅导考评和科研成果考评结合起来。今后还将计划邀请中介机构参与教学考评,或者请专家来学校现场考评,进行全面评估。

四、结束语

此番改革研究是在对我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找出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途径,文中所述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团队的经验总结和创新。在本校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也融入了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不仅致力于完善我校的新闻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可以作为各兄弟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改革的参考。另外,本文虽然提出了技能培养的思路,也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创新,但有些还没有完全实现,还需要认真贯彻和努力。在校外合作办学方面,还要继续寻找更高质量的合作单位,努力带领学生进入大媒体实习,进入新闻现场实习,进一步走近新闻一线。

[1]吕静.从新闻采访立体化授课看地方高校的新闻教改[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09.

[2]田秀娟.从一组问卷看高校新闻教育的问题与改进[J].东南传播,2009(6):153.

[3]赵伟东.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方法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49.

[4]曾鸿.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矛盾及解决之道[J].新闻前哨,2010(11):35.

猜你喜欢
毕业生技能人才
人才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