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稿件专家外审存在的问题与编辑控制*

2012-01-28 14:12王华生
中国出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审稿人学术期刊稿件

文/王华生

稿件的专家外审是目前学术期刊稿件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术期刊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弥补编辑的知识局限,维护审稿过程的科学与公平,消除审稿过程中的非理性、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导致的双方目标冲突等因素,致使这一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外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辑掌握信息不完全导致审稿过程信息成本增加

现代信息经济学发现,现实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是不同步的,信息的分布和流动是不充分、不完全的,而且社会的专业分工又进一步使得信息在市场主体之间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的状况,从而使得信息的获取成为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稿件的专家外审作为编辑出版过程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成本主要有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

在稿件的专家外审过程中,编辑对外审专家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学术造诣、学术道德等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不完全、不充分的,需要编辑从各专家所发表的大量文献著作及其社会反响中去获得,这就需要耗费编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其他相应的成本,同时,对专家库和其他数据库的利用也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加之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泛滥、良莠不齐且变换较快,编辑要想获得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从众多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和甄别,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的费用,大大提高了稿件专家外审的总体成本。

2.审稿专家信息不完全,影响稿件的最优选择和学术资源的最优配置

编辑信息不完全会阻碍其对适合外审专家的选择,推升稿件审理的信息成本,而审稿专家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则会导致学术市场发育不完全。我们知道,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广大学者中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从本质上讲,学术期刊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所拥有的学术资源和作者队伍是各不相同的。由于学术出版过程中学术文献的流动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法则,加之市场竞争的强力推动,不同层级的学术期刊经常地处于一种变换不定和重新洗牌的过程之中。同样,学术质量高低不等的学术文稿也经常性地处于这种对相应学术期刊的选择和追逐过程之中。因此审稿专家对期刊、期刊作者群和不同时期的稿源状况、期刊运作状态等信息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在这种状态下,审稿专家只能就某一篇文章发表自己有限的看法,而很难从整体上做出最终是否可以采用的确切结论,从而也就很难使某一期刊的整体运作和学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3.委托—代理导致的责任外化问题

在稿件的审理过程中,一旦采用了专家外审这种方式,就客观地形成了期刊社或编辑部与审稿专家之间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基础之上的,即一些人拥有其他人所未拥有的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风险不大。但是,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和了解到代理人的行为和其他信息,从而导致一定的风险的发生。

另外,由于采用稿件的专家外审稿制,以及编辑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必然会使编辑有意无意地弱化自身的责任,规避自身的责任与风险,从而导致责任的外化和责任主体的真空,给期刊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二、外审中编辑的控制

编辑是社会文化建构的“把关人”和学术创新的“守门员”,在整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尽管稿件的专家外审在一定意义上分担了编辑的部分学术审查任务,但是,编辑并不能由此放弃自己的责任。编辑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主体价值的充分发挥,实现其对文稿学术价值的把握与控制。

1.把好稿件初审关

稿件在送外审专家审理之前,编辑必须进行初审和必要的把关,一是因为将那些毫无学术价值的低质量学术文稿交送专家审理,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二是因为初审把关是编辑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是其对文稿学术质量的初步控制。当然,由于编辑的专业限制和自身知识的局限,很多文稿对编辑来说如同一个个程度不同的“灰箱”,甚至是 “黑箱”,编辑对稿件的审理不可能像专家那样驾轻就熟。但是,编辑却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初步的把关和控制。由部分把握整体,由已知推断未知。具体来说,一是审题目,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文章的题目不仅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主旨,还可以大致判断作者的学识水平和理论功底,以及对所研究课题的把握能力和驾驭程度。二是审引言,透过文章引言对前人所做工作的概括、总结、分析和阐述,看作者是否真切地把握了该课题研究最新动向和需要填补的空白与不足,进而提出自己有价值的主张和建议。三是审方法,看其研究方法是否先进、合理,有无明显的矛盾。四是审分析、讨论与结论,看其推论的逻辑结构是否严谨,所得结论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五是审形式,看论文的基本要素是否具备、概念是否准确、图表格式是否规范等。六是审语言,看语言是否严谨,表达是否准确、精当。七是审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和参考文献是作者进行该项研究时曾经涉猎、引用和参考过的资料和信息,如该项研究使用的参考文献离题甚远或层次较低,则说明该项研究存在一些虚假的引证,或者不能进入研究前沿,其学术价值自然就值得怀疑。八是审作者有关信息,包括作者的职称职位、学历学位,特别是其学术信息——研究方向、学术成就、近期发表的论文、文章的基金来源、所发论文的影响因子和其他反响等。尽管编辑不能仅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但是却可以结合其他诸多因素,给文章质量的评定以有力的佐证。

2.优化审稿人队伍

要想准确判断文章的学术价值,审稿人的选择是关键。在审稿人的选择过程中,仅仅从审稿专家数据库中进行简单的检索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尽可能地选择本学科领域的“小同行”专家进行审稿。这是因为,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每一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其长期的研究、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并且不同的范式之间不可通约,即便是非常相近的同行专家之间也难以理解不同范式之间的学术问题,只有具有相同或相近范式的“小同行”才能洞悉和真切地了解它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审稿人的选择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同一研究领域里的“小同行”。

其次,一般来讲,合适的审稿人应该是在所审稿件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多篇文章发表,特别是近期仍有这个方向的文章发表。这里强调“多篇”和“近期”主要是因为,如果审稿人只是发表了一两篇年代久远的相关研究,浅尝辄止,目前早已不再从事相关研究,在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审稿人要准确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就得重新查阅资料,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还难有好的审稿效果。而选择时下正在从事相关研究的审稿人,他们既熟悉这个方向的研究历史,又熟悉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实验过程,审起稿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容易取得较为理想的审稿效果。[1]

再次,建立审稿人档案,不断优化审稿人队伍。为了严格控制稿件的质量,及时完成对稿件的审理,编辑应按照如下原则选择审稿人并建立审稿人档案:一是学术能力,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了解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二是鉴审能力,评鉴科学准确、筛选公正;三是学术品格,要学风严谨,学术态度端正;四是职业态度,热心学术稿件的审理工作,稿件反馈及时等。审稿人档案建立以后,要根据审稿结果和稿件的社会反响,对审稿人及时作出评价,不断更新和完善审稿人队伍,从而顺利完成稿件的审理。

3.选择和优化审稿专家意见

由于稿件审理难易程度的不同和审稿人自身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学术流派,以及审稿环境——人际关系、利益诱导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也是多种多样,高低不同,既有客观公正、评鉴科学、评价准确的审稿意见,又会有一些敷衍塞责,甚至是有失公允、带有偏见和歧视性的审稿意见。这就要求编辑在充分吸收审稿人审稿意见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站在期刊运作全局的高度,对专家审稿意见做出恰当的选择和转化。[2]

首先,要合理吸收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完善编辑的知识结构,加强对文稿学术价值的控制。专家是某一学科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在其所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是稿件学术价值的有力判定者。编辑要善于合理吸收专家审稿意见,以更好地实施对文稿学术价值的准确把握与控制。

其次,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专家的审稿意见。在现实中,知识局限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存在的,专家也不例外。现在学科的划分愈来愈细,专家可能只在他所重点研究的领域和专业方向上具有较大话语权,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很难提出中肯、恰当的意见和建议,而一篇文章往往涉及众多的知识单元。特别是,专家审稿只是就文章的学术性,即文章是否具有学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而对学术论文的其他方面,如学术论文的构架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谨,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精当,以及参考文献等是否准确、规范等方面并不熟悉,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从编辑角色的独特视角——文章的出版价值、社会效益、受众接受效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审视和扫描,进而提出更为全面、合理的审稿意见和建议。

再次,统一标准,调整和平衡专家的审稿意见。在稿件的外审过程中,不同的专家尺度不同,宽严不一,有些文稿可能因为与审稿专家观点相左而稍有瑕疵就被轻易否决;而另一些文章则可能因属同一学术流派而被大开绿灯。编辑要将参差不齐的审稿意见用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再过滤、再衡量,同时还要考虑期刊的学科特长、栏目设置、发展方向、稿源状况等因素,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质量的统一把握与控制,实现相对合理与公平的作者群,以及期刊学术资源的最优配置。

最后,实现专家意见的转化——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审稿意见。专家的审稿意见并不直接面对作者,而是面对编辑、编辑部,对编辑部负责。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审稿意见,并非简单的直接拿来,而是要经过编辑的智力加工。这种智力加工一方面要“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霸占’专家审稿意见中合理、合适的部分”,另一方面又要集思广益,“尽量减少审稿个体劳动局限性”,以编辑眼光从刊物实际出发做出的更公正、更全面也更为符合期刊实际的处理意见。[2]它不仅体现了编辑与作者间的学术沟通与交流,而且体现了编辑主体在稿件审理过程中的整体主导趋向。

三、提高编辑素质,全方位提升编辑的认知能力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自身存在着时间的局限性、空间的局限性和知识的局限性等三大局限性,尽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信息的获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人的三大局限性依然存在。由于职业特点所决定,知识的局限性在编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编辑必须不断地学习、补课,大量地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转化和升华为知识储备,以增强自身的选择潜能。

1. 向阅读要认识力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对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能力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构成该系统要素的量、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同时,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引起该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变。从编辑角色系统来看,要想增大编辑知识结构的功能,提高编辑的整体认识和整合能力,首先要注重编辑的常规阅读,加大涉猎面,特别是获取和吸收一些科技前沿的学术信息,以扩大编辑内储智化信息的量,从而不断加大和扩展认知领域,进而扩大编辑的视野,提高编辑的认识能力。

2.向作者借智力

编辑主体每日每时地都在接触一些新问题、新项目,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又由于与作者之间一对多关系的存在,编辑必须善于学习,向作者学习,向作者借智力。一般来讲,作者在其研究的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刻的探索和研究,具有较大话语权,编辑首先要以读者、接受者的身份不断地吸纳和接受作者通过作品所提供的新的学术信息,还可以以作者的问题为原点,探究它的来龙去脉,并向周围辐射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主体对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的认同和接纳,不仅会加深其对学术研究前沿信息的了解和认知,而且这些“新”要素的积淀和编辑主体进一步的整合与反思,还会进一步合成编辑创新思维的新元素,调整并完善编辑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和强化编辑的创新意识,进而增强编辑主体对新问题的判断、阐释和选择能力[3]。

3.向科研要能力

编辑要想在与作者的学术信息交流中(对文稿的审理也是一种学术信息的交流)取得主动,仅仅依靠占有大量的学术信息还不够,还必须尽可能地提高所拥有学术信息的质。这就要求编辑主体加强微观开发,向科研要能力,即选取一定课题,进行深度开发。这是因为编辑主体只有深入到科学研究具体过程的内部,洞悉其机理,才能获得既能“入得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学术视野和实际运作能力,提高自身内储信息的质,进而通过系统的整合与重组,改变其知识系统的结构方式,增强其对外界的适应和统摄能力,最终实现其对审稿过程的全面把握与控制,全方位加大其自由度。

[1]刘东信.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人的选择和外审经验谈[J].编辑学报,2010,(3)

[2]邵凯云.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意见[J].编辑学报,2011,(4)

[3]夏登武.编辑要善于“借力”[J].编辑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审稿人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电源技术》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2020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