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2-01-28 13:08李晓冰谢忠礼赵云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学时中医药大学

李晓冰 谢忠礼 赵云芳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08)

《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自我国创立高等教育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中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作为连接中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课,《金匮要略》在提高中医大学生临床辨证能力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作为经典课程,《金匮要略》又是培养中医大师级人才的拔高课程。《金匮要略》在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当今高等中医学院校 《金匮要略》教学授课情况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培养的学生临床应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能力不足。作为中医院校教师,笔者针对这种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1 增加中医学经典科目 特别是 《金匮要略》的授课时间

《金匮要略》课堂教授课时和授课内容不匹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目前,中医各高等医学院校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学时普遍压缩,本门课程教学学时多为72学时或者54学时,而 《金匮要略》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涉及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精华,要把内容讲细、讲透,至少需要90学时理论课讲授。由于授课学时过少,教师授课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学生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蜻蜓点水。这种现状就消弱了中医经典课程的影响力价值,对经典的重视不够,也是当今中医界大师级人物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河南中医学院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针对中医精英班 “仲景班”的 《金匮要略》课程提高到162学时,大大加强了本班学生对金匮要略课程的理解深度。

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进行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新探索

当今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金匮要略》作为一门古老课程,也应该打破之前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之前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转变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式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每学完一个章节,授课教师都提出与本章节有关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以及教师在临床中遇到的或是其他一些经典病案进行讨论。讨论实行分组,由同学自主发言,各自发表观点,进行讨论,授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病案的讨论极其重要,模拟了临床辨证论治。还可以进行丰富多样的 “角色扮演”,由同学根据病例现场扮演医生和病人,从而使学生 “站在真正的医生的角度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疾病的发展过程、典型症状的表现及辨证用药的思路中,这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的尝试必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 《金匮要略》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必定会在本门课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学。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教材改革 因材施教

本科阶段在于打好经典课程基础,重视 “基础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而研究生阶段已经学习过 《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教学没有新意。但是研究生普遍缺乏对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横行联系和比较以及对仲景论治杂病辨证思路的整体把握,所以研究生 《金匮要略》教材急需改革。比如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对此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针对研究生特点编写了 《金匮阐要》,上海中医药大学编写《金匮释要》等[1]。

此外,研究生教材应以医案为主,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来诠释 《金匮要略》原文,更形象的帮助同学理解原文精要,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同时,注意 《金匮要略》与其他经典科目比如 《伤寒论》和 《内经》互参。比如《金匮要略》痰饮病,早在 《素问》已经提出病位病机,“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而 《金匮要略》进一步提出辨证分型,指出治疗大法 “当以温药和之”。痰饮病具体方剂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主治中阳不足,而 《伤寒论》原文67条所用 “苓桂术甘汤”,主要用于邪在太阳误用吐下之法所致病证,可见仲景异病同治,主要是病机相同,二者同属 “脾胃阳虚,水饮内停”。从而加强研究生对于经典的联系性学习[2]。

4 改革 《金匮要略》传统考试方式 考核标准多样化

减弱单纯的标准答案式考试成绩分值,综合平时学习中的论文成绩、课堂临床病例分析能力 (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及课堂抽查 《金匮要略》重点条目的背诵情况进行评分。“单纯的标准答案式考试成绩”只体现了学生短期应试能力的高低,而不能考察出对 《金匮要略》精髓的掌握程度,作为能力考核的 “论文成绩和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分值”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应试考核的不足,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估。不仅使考核评价更为客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同学 “把功夫下到平时”,避免 “临时抱佛脚”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弊端。

5 开设网络课程 加强对学生的课下辅导

在学校网站设立 “网络课程”板块。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网络课程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使学生得以随时随地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的教案、讲义、教学幻灯、教学录像以及推荐学习的参考书目学生可以随意下载。开通 “在线答疑解惑”板块,同学有问题可以板块留言,加强师生课下线上交流互动。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 理论联系实践 设立临床教学基地

现今,大多数 《金匮要略》教研室没有自己的临床教学基地,学生们在学习 《金匮要略》的过程中不能很好与临床结合。而新进的青年教师缺乏坐诊经验,临床经验匮乏,讲课缺乏切身体会,很难把 《金匮要略》这门课程讲活。为了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金匮要略》建立本学科临床教学基地势在必行,基地的建立,不仅加深学生理解 《金匮要略》理法,掌握仲景辨证论治的精华,而且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加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临床教学基地的设立及成功运行为各兄弟院校的 《金匮要略》教学树立了标杆。

针对每门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改革是高等医学院校教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希望笔者针对 《金匮要略》教改的思考能对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起到有益帮助。

[1]张丽艳.《金匮要略》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4):97-98.

[2]陈光星,罗十之.《金匮要略》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1-3.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学时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