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年初召开的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2012年国土资源工作形势作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要紧密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和贠小苏理事长在学会成立3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学会工作四点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地质找矿保障资源供给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2012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1]57号文转发了该纲要。今年2月9日,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在京联合召开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出在全国范围进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总动员令,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管理模式,持续不断地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要求。实施地质找矿既是中央为保障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又是努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同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也是推进地勘经济持续发展的极好机遇。学会将围绕这一行动,积极开展调研,跟踪了解各地勘单位参与地质找矿战略行动的工作部署、进展和经验以及对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过程中的意见及建议。
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务院又颁发了9个配套文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改革的相关政策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地勘单位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推进分类改革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学会从去年开始即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进行了调研,今年将继续跟踪调查研究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学会除积极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有关调研活动外,还准备在适当时期召开有关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学会各分支机构也将紧密围绕地质调查发展战略、地勘产业经济、矿政管理、资源经济与规划和地质环境经济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专题座谈会、地质找矿新机制和实现“358”目标专题研讨会、积极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题研讨会、矿产资源政策与制度改革学术交流研讨会、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学术交流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环境地质科学问题研讨会等。
2012年学会将重点围绕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专题进行研究。学会各分支机构也将根据自身学科领域的重点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要有:
1.地质找矿新机制对地质资料、地质文献和地质文化的需求,如何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地质找矿新机制中的作用。
2.地勘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分析,总结提炼地质找矿新机制经验模式,整装勘查区运行机制和国有地勘单位竞争能力综合评估。
3.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矿产资源补偿费细化计征和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机制。
4.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资质管理,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监督与计划。
5.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示范区经济效益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信息系统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
办好会刊,始终要把会刊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勇于创新,重点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地勘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提高刊载文章的针对性;要通过多参会、多调研、多了解、多宣传、多稿源的途径,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和地勘改革发展实践经验;要加强与期刊评价、检索机构的联系,重视会刊上网工作,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多渠道提高会刊的学术价值、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要加强与编委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会刊编辑、组稿审稿、发行征订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会刊编辑质量和发行量。
继续扩大学会影响力,广泛吸收和发展新会员单位(包括个人会员),特别是非地勘单位会员,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增强学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完善理事长工作会和秘书长工作会制,完善会员单位联系人制度;加强与地方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和会员单位的联系,探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的形式,推进学会发展;完善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会日常管理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
学会网站是学会对外宣传、发布信息和会员单位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学会扩大影响、提升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窗口。今年要在已搭建学会网站框架的基础上,完善结构并充实和丰富各模块的内容,以全面实现学会活动宣传、政策信息跟踪发布、专题研究成果发布以及学会组织管理等功能。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供基层信息与动态,共同促进学会组织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