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丽萍
在内蒙古地区创办的近现代报刊中,有一部分采用了独特的“蒙汉合璧”编刊形式,即一期报刊中,同时使用蒙、汉两种文字,或穿插混合编排,或蒙、汉文对半分列。这些报刊体现着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适应内蒙古地区蒙汉杂居的读者状况,对于启发民智、传播蒙古族文化、宣传民族自治政策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匠人就掌握了镂刻技术。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战西域,吸收回纥文化,创制蒙古文字,并在征服西夏后接受了印刷技术,后来又学习了中原地区的印刷技术。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世祖命藏人八思巴创制蒙文新字,颁发全国,凡政府文书以蒙文为正本,汉文为副本。1307年八合失喇嘛对蒙文又做了改进,形成现在的蒙古文字。蒙古文字形成后,就有很多蒙文著作及翻译作品问世,蒙古文字印刷业有新的发展。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喇嘛教(藏传佛教)盛行,很多召庙(寺)用木刻形式刻印经书、佛像、医书以及文学作品。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的侵入及蒙禁政策的解除,内蒙古社会的封闭隔绝状态被打破,城乡商品经济发展加速,这些都为近代报业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清政府实行新政以后,工商矿业、交通邮电、文化教育等各种行业在内蒙古地区陆续兴办,促进了信息流通和人员往来,为近代报业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现实条件。1905年,第一份近代报纸《婴报》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由进步王公贡桑诺尔布创办,它标志着内蒙古地区近代报业的开端。
《婴报》采用的是“蒙汉合璧”编排形式。石印一大张,隔日出刊。为开通风气、启发民智,贡桑诺尔布创办了崇正学堂,附设报馆出版《婴报》。报纸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科学常识、各盟旗动态以及针对时局的短评等内容。由送报员到人烟稠密的村落免费散发。在1900年到1905年,国内提倡新学的报馆大多兼办一个书局和一所学校,报纸编辑既编报又编书,还兼任所办学校的教员,实行办报、办学和书局三位一体。[1]《婴报》也采用了这种模式。当时的报馆设在崇正学堂内,由师生为报纸提供稿件,并在学堂办了印书局,印制了很多蒙汉文图书、教材。现存《蒙文文法起悟》即由崇正学堂印刷,蒙汉两种文字编排,出版日期为光绪二十八年,并注有“版存喀喇沁崇正学堂”字样。[2]
“蒙汉合璧”形式符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开通风气、开启民智。清末的蒙古盟旗,几乎没有社会性文化教育,“通汉文者固百无一二,即通蒙文者亦甚寥寥”(贡桑诺尔布奏议)。与贡桑诺尔布同一时期的开明蒙古王公帕勒塔谈到学堂宜开设报馆时,强调报刊应用蒙汉两种文字。他主张蒙古各部酌量大小均分设大中小学堂,小学仅学蒙文,中学“习汉蒙文各一分”,大学则“习洋文一分,汉文一分,蒙文一分”,并认为蒙古各部均应在大学堂分设报馆,“至报文,用蒙汉两文,汉文不用文法,只用白话,令阅者晓畅为要”。这一主张是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形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
创办者贡桑诺尔布同时精通蒙、汉两种文字,这也是《婴报》采用“蒙汉合璧”的一个重要原因。贡桑诺尔布与汉族知识分子往来频繁,和严复、梁启超、吴昌硕等学者、画家有深厚的交谊。“他通过这些人的介绍,结识了一批宦途蹭蹬落拓于江湖的江南名士。他在旗内推行新政和倡导内蒙古独立等一些主要措施和计划,多一半是他们运筹帷幄代为策划的。”[3]办报是贡桑诺尔布的一项重要的新政措施,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下,参照模仿汉文报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喀喇沁旗为清末内蒙古地区中汉族移民较多、农业垦殖较早的地区,考虑到地区的民族构成,《婴报》理应将汉族读者纳入自己的读者范围之内,这也是《婴报》采用“蒙汉合璧”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蒙古地区的近现代报刊以政治性报刊为主,国共两党报刊扮演主角。在这些报刊中,有一部分是“蒙汉合璧”,用以宣传各自的党义和政策为主。比较而言,中共的报刊对“蒙汉合璧”的民族形式更加重视,运用得也更加充分。
在内蒙古地区的国民党报刊中,绥远省政府秘书处主办的《绥远蒙文半月刊》和国民党绥远省党部主办的《蒙文周报》采用了“蒙汉合璧”形式编刊,宣传国民党的五族平等思想,呼吁蒙古民族团结内向。[4]
《绥远蒙文半月刊》在发刊词中宣称:“将世界进化之情、人类图存之道,藉一切论著记载以宣示于我蒙胞,唤而使醒”;将“国家之建设、党义之真谛,与夫国内社会之情形、本土政治之措施,一一刊而出之,以使我蒙胞逐渐聆悉,有所认识与觉悟”。[5]该刊以适合蒙民阅读的形式报告蒙事要闻,文字简明,篇幅不大。据说该刊“出版以来颇为各盟旗所重视,因文化落后之盟旗,素少刊物,偶然得之,如获尺璧”,[6]“蒙人异常爱阅,潜移默化,实属不少”。[7]《绥远蒙文半月刊》汉文为铅印,蒙文为石印,16开版,每期印刷400份,除分发辖境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十三旗及土默特特别旗外,还赠送有关政府机关、要人及省内各机关法团。《绥远蒙文半月刊》和《蒙文周报》是国民党报刊中采用“蒙汉合璧”形式的代表。遗憾的是,占据主体地位的国民党报刊一般使用汉文,“蒙汉合璧”形式运用较少。这种状况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考虑不足,没有充分尊重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阅读需求。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办了一些民族文字报刊。这些报刊或用蒙文出版,或为“蒙汉合璧”形式,向蒙古族干部、群众报道国内外形势和解放战争进程,宣传民族自治政策,对促进民族团结、鼓舞广大蒙汉族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周报》是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机关报,1946年3月15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两种文字印刷,每册20余页,约3万字。该刊封面印有蒙文刊名,除创刊号外,封面没有汉文名称,内容中2/3~3/4采用蒙文。创办之初,发行量仅有几百份。随着刊物越办越好,发行范围逐渐扩大,销数已达2000份左右。[8]除了《内蒙古周报》,还有《前进》《西中报》《蒙汉联合画报》《战斗画报》《内蒙画报》等报刊也采用了“蒙汉合璧”形式。
《群众报》是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机关报,1946年7月1日创办,用蒙汉两种文字出版,铅印。汉文版为3日刊,4开2版。蒙文版刊期不定,初仅4开1版,从第19期起增为2版。[9]1947年1月1日,又改名为《内蒙自治报》,汉文版为日报,蒙文版隔日出版。[10]1948年1月1日创刊的《内蒙古日报》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铅印,对开4版,也用蒙汉两种文字出版。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办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做了具体指示,规定以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吸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各个报社非常重视培养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报社领导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提供学习、研究民族语文的机会,把办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与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民族文字报刊对于宣传党的民族自治政策、报道党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国时期,一些在国内各地或外国求学的内蒙古学生创办了一批报刊宣传蒙古文化、探讨蒙古事务,亦多采用蒙文或“蒙汉合璧”形式。这些报刊既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也被带回内蒙古地区,或送呈当地政府和各级官员,在政府官员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报刊虽印数不大,但对于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EB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不能着色。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由于血脑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EB 会通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而着色,因此EB 可作为示踪剂对血脑屏障破坏进行定量评价。模型组、有氧运动预处理组、HBO处理组和有氧运动+HBO处理组均有EB渗漏,说明均有血脑屏障被破坏。但与模型组比较,有氧运动预处理组、HBO处理组和有氧运动+HBO处理组EB含量明显降低,尤以有氧运动+HBO处理组降低效果最明显。
《蒙古前途》是1933年由南京蒙藏学校的绥远籍学生创办的研究性刊物。刊物以蒙汉两种文字,载登蒙古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报道与问题研究,回顾蒙古民族的光荣历史、先祖成吉思汗的伟大创业精神,主张以“三民主义”唤起内蒙古同胞,复兴蒙古民族。由北平“蒙古青年励志会”创办的《励志月刊》(1931年)和《蒙古向导》(1935年),由沈阳东北蒙旗师范学校创办的《东北蒙旗师范学校校刊》(1930年)也都采用了“蒙汉合璧”编印形式。
《祖国》《漠声》是蒙古留日同乡会创办的刊物,介绍日本的学术文化,探讨振兴的途径。《祖国》创办于1929年,反映出团结在留日同乡会下旅居东瀛的蒙古同胞关心国内、为民族复兴呐喊斗争的热情。《漠声》创始于1935年4月13日,《创刊词》中称,“我们再不能蜷伏在漠野,任着整个民族底衰颓,现在我们是需要呐喊!需要为我们底生活而奋斗!这就是本刊要出世的原因”。[11]该刊汉文部分采用铅印,蒙文部分油印,大32开,为非卖品。出刊期数不详,现仅存创刊号。
“蒙汉合璧”报刊是内蒙古近现代历史的特殊产物,符合内蒙古地区蒙汉杂居的民族分布状况。清政府推行新政以后,由于移民实边、放垦蒙地政策的推动,内蒙古地区的牧区迅速缩小,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迅速扩大,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出现了更多的中小城镇和商业手工业中心。内蒙古地区与内地的往来联系不断加强,原来的封闭隔绝状态被逐步打破,蒙汉各族杂居共处,很多蒙古族民众熟悉蒙、汉两种语言,精英分子往往“蒙汉兼通”。内蒙古地区的报刊采用“蒙汉合璧”形式,是适应内蒙古特殊的民族构成状况、满足蒙汉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取的独特形式。加之内蒙古地区的出版行业早就开始使用“蒙汉合璧”形式出版书籍,对于报刊出版来讲,这种形式驾轻就熟。
“蒙汉合璧”报刊在开通地方风气、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治政策也功不可没。近代“蒙汉合璧”报刊的创办与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同步进行,促进了新信息、新思想在内蒙古的传播,打开了内蒙古民众的眼界,使内蒙古融入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格局。国民党主政内蒙古地区时,绥远党部和政府都办有“蒙汉合璧”报刊,宣传蒙古民族文化,促进五族共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民族文字报刊的作用,创办了很多蒙文和“蒙汉合璧”报刊,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的党政报刊都出版了相应的蒙文版,广播和电视办有蒙文频率和频道,这是符合内蒙古地区受众特点的传媒发展举措。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新闻出版事业担负着出版民族文字图书报刊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新闻出版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注释:
[2]王贵龙.内蒙古自治区印刷史[EB/OL].http://www.nmgysw.cn/Html/xxnews/200711/2007111152718.html.2007-11-11
[3]吴恩和,邢复礼.《贡桑诺尔布》,《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01-117页
[4]民国时期内蒙古曾分属于绥远、察哈尔、热河、宁夏和东北诸省
[5]《绥远蒙文半月刊》创刊号发刊词,见《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第9期所辑《绥远蒙文半月刊》创刊号
[6]《绥远民国日报》1932年5月27日第3版《蒙文半月刊一周年纪念发特号志庆》,转引自忒莫勒《出版说明》,《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第9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06年,1-2页
[7]《中央日报》1931年3月27日第2张第3版《内蒙各旗拥护中央》,转引自忒莫勒《出版说明》,《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第9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2006年
[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179
[9]此说依据忒莫勒《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125-126页。《乌兰浩特市志》称《群众报》蒙文版8开4版,汉文版8开2版,均为周二刊。
[10]金耀东主编《兴安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76页称该报为《内蒙古自治报》。刘殿生等主编《乌兰浩特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29页也称该报为《内蒙古自治报》。二者有误。
[11]忒莫勒.蒙古留日同乡会的出版物(3~4期),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13
[12]金星华.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J].大地.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