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健 胡祖光
目前国内外出版产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将难以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甚至被淘汰出局,于是出版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努力寻求与相关厂商间的联合,力图达到优势互补。于是从企业间产品或服务供应关系来看,就形成了出版企业的供应链形式。
其实从出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来看,除了必要的资金、人力资源投入外,与造纸企业、印刷企业、装订厂商、图文制作工作室、仓储运输厂商,批发分销商、图书零售商等企业的业务合作就一直存在,这种从原料采购到制成品完成过程中所发生和存在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关系就是出版企业的供应链。
在出版企业以业务协作进行耦合的同时,这些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出版企业和组织机构又由于地理临近性而形成了一种空间集聚的现象,这就是出版产业集群。因此可以看出,探讨出版企业的供应链问题势必离不开产业集群这一情境。因此,本文选定产业集群为研究情境,对出版企业的供应链展开研究,探讨出版企业供应链的形成机理、结构形式和运营特征,从而为现代出版企业的高绩效运营提供更为适用的理论依据。
对于出版企业而言,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个体的简单堆积,而是该地理区域内构成供应链企业个体的有机融合。在产业集群的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产业集群地域这一特定的平台和环境是其形成的基本前提,而该出版企业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和供应链合作协调的效率高低则是其形成的机制保证。具体而言,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专业化分工是形成供应链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产业集群规模小、做不大、做不强和企业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在产业集群的地理范围之内,当纸厂、印装厂、图文设计公司专心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和服务,出版社专心进行内容设计和创新,批发商、零售商专心提供图书销售服务和市场信息的时候,这些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就具备了联盟维度下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从而也就形成了出版企业供应链形式。
在产业集群范围内,出版企业间的业务协作加速了专业性的知识在产业集群内的扩散,促进了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同时也催生了知识管理维度下供应链网络的形成,那些具备业务溢出效应和关联绩效优势、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强的出版企业一旦进入集群内部,就会强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分工协作与本地结网,这种通过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使产业集群内的出版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供应链”,同时也加速了供应链的形成。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出版企业供应链应当包括出版社、纸张制造厂、印刷厂商、装订工厂、图文设计公司、仓储运输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成员企业。而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出版产业集群应当包括核心企业、政府行业部门、资源投入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和各类配套组织机构。
因而在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耦合背景下,出版企业供应链是集群地域中的供应链网络集合体,它是由单个或者多个供应链以及其他配套组织所共同组成的复杂网络组织,下文主要探讨其联结模式、结构模型和网络关系。
对于出版企业而言,产业集群既是企业的集聚,同时也是供应链的集聚。在出版产业集群的范围内,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实现多个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的动态竞争与合作,从而形成基于块状经济的灵活集群供应链。根据出版产业集群中所包含供应链数量及其耦合关系情况,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的联结模式可以划分为单核心式供应链和多核心式供应链。
单核心式供应链的联结模式是以一个核心企业(一般为知名的出版社)为主导,凭借其自身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品牌优势,掌握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造纸企业、印刷企业、装订厂商、图文制作工作室、仓储运输厂商、批发分销商、图书零售商等成员企业在这个中心地位的大企业带动下,一方面按照它的要求,为它提供配套产品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面又完成相对独立的生产运作,取得自身的发展。
多核心式供应链的联结模式是出版产业集群中最为常见的供应链联结形式,根据实际运营状况该形式又有两种细分类型:第一,平行式多核心式供应链网络。在整个出版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几条互不交叉的单链式出版企业供应链每个单链式供应链都有自己的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除了与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组织的联系外,这几条供应链在业务往来方面互不联系。第二,混合式多核心式供应链网络。存在于出版产业集群领域内各单链式出版企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之间有稳定的业务联系,且分属于不同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之间也拥有着业务协作和信息沟通活动。
建筑室内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往往会受到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者建筑自身因素,而出现设计不合理问题。举例而言,如果排水管道管径设计未能达标,在排水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堵塞问题。且一旦出现堵塞问题,一时之间难以维修到最初效果,且维修成本较高,会给建筑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3]。
产业集群背景下出版企业的供应链是由核心网络和支持网络构成的,通常核心网络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在产业分工基础上,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和拓展形成的。这个网络结构主要反映了出版产业集群背景下供应链的水平网络结构,表征出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过程。而以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辅助服务部门为依托的支持网络则主要反映了出版产业集群背景下供应链的垂直网络结构,表征出了以服务供应链为关联形式的配套和支持组织的政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物流服务过程。我们把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归纳如下图1所示。
产业集群地域范围内,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关系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是核心网络中单链式出版企业供应链内部的产品供应链关联以及各单链式出版企业供应链之间的业务关联,第二是支持网络中辅助服务部门与核心网络中成员企业的服务供应链关联。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第一种网络关系,此处我们主要探讨第二种网络关系。
第一,政策服务供应链。出版企业相对一般类型企业而言,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了政策服务供应链的重要性。政策服务供应链是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由政策提供者、政策的执行者及落实者组成。政策服务供应链是地方政府机构直接将政策下达给出版企业或者交付行业协会制定后再交付出版企业执行。
第二,信息技术服务供应链。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辅助服务部门是信息技术服务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负责为供应链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和帮助,提供信息咨询和信息搜集服务,使得出版企业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减少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
第三,物流服务供应链。因为在出版企业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配送物流需求,这些需求本身就存在着勾稽关系。伴随着出版业务流程的运转,原材料准备、信息设计、图书销售、各类媒介发布、市场信息整合等经营模块在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进行流转,并最终通过分销渠道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我们把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中支持网络与核心网络间的服务供应链关联归纳如下图2所示。
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受集群地域的影响有着显著的集成效应,网链内外部企业和组织个体的分工协作促进了集群中企业间的共同行动,强化了合作,通过网络集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企业享受到了集聚效应。归纳起来,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的运营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出版产业集群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离不开集群地域中大量出版企业供应链的存在,集群和供应链在市场机制推动下加速耦合,使得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网络效应对产业集群创造利润和维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出版企业供应链不仅具有地域性的横向集聚网络的特点,还具有供应链特有的纵向网络关系的优势。这种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联结作用更加凸显出了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网络效应,整个网络在运营过程中体现了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在以出版企业为核心的单链式供应链链条中,纸张制造厂、印刷厂商、装订工厂、图文设计公司、仓储运输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具有经济联系的企业带着强烈的愿望向集群地区集中,这将导致产业集群内出版企业个体间空间距离的缩短,从而导致经营、运输、仓储等成本水平下降,使得产业集群地域内出版企业供应链呈现出专业化报酬递增的网络经济形态。
产业集群地域中的出版企业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知识的共享活动,这里的知识包括了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这些类型的知识可以在供应链网络中进行快速传播,因此处于集群中的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就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在供应链网络内部,信息转移成本较低,信息通畅流动,知识分布对称程度较高,从而较易形成知识供应链和知识网络。在这种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更加灵活,知识效应更为显著。这种知识共享效应能够改变供应商、出版社、销售商各自为政的局面,即出版社能够通过知识共享从销售商那里得到更加准确和具体的市场信息,并适时调整图书选题的开发、图书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产业集群情境下的供应链网络因其整体效应,能吸引许多出版企业聚集于同一区域并参与相互竞争和合作。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相互流动前提下,产业集群领域内部的各单链式供应链间由于其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其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程度要比非集群地域各个供应链之间的竞合作用要激烈和直接得多;并且单链式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需求压力会使得供应链上和非供应链上的企业面临相同环节对手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机会,从而导致出版产业集群内部供应链形成各个层面上的互竞和互动效应。这种竞合作用能够让供应链全体成员将最终读者满意作为自己的最高发展目标,以更低的价格向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产品或者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服务承诺等措施来增大顾客让渡价值。
产业集群情境下的供应链网络因其合理的出版业务专业化分工导致其整体的柔性效应凸显出来。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均受到产业集群分工较为精细的影响,每个企业或者单链式供应链均能够从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环节,而将其他环节外包出去,使得供应链网络克服了效率低下、信息失真和反应速度慢的弊端,而将整个供应链网络塑造成为一个动态扁平的柔性结构,这样就能很好应付外界环境和市场的变化。这种柔性作用能够消除非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嫁,使得产业集群内和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个体均能够真正突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架构,从而构建与最终客户(读者)的沟通、联系的管道,保证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的长足发展。
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的产生必然、形成机理、结构形式和运营特征。这些分析结论将对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本文最后将从运作体系架构、信任机制构建和知识共享效应三个方面就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科学管理提供简要建议,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依托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耦合的角度,科学构建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库存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与采购体系、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产品研发和创新体系。
第二,在产业集群地域范围之内处理好不同供应链网络之间、同一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个体之间、不同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个体之间、供应链与外部支持和配套组织之间、游离在核心网络之外的不同类型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各类合作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机制,共同对付市场上的竞争者,谋求最大的合作利益。
第三,架构出动态的知识关系平台,真正做到产业集群范围之内供应链成员之间各类信息(需求信息、存货信息、生产进度、促销计划、需求预测、装运进度、技术研发思路等)的“无缝连接”,促使知识资源在供应链中各方之间得到充分相互共享,以最终缩短时空间隙和满足读者需要。
[1]Bair J.Beyond the Maquila Model? NAFTA and the Mexican Apparel Industry[J].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2, 26(7):1414-1434.
[2]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3(2):3211-3223.
[3]CastellsM and Hall P.Techno poles of the world: The mak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M].London: Routledge: 1994.98-110.
[4]华宇虹,刘寿先.基于集群共享性资源的出版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出版,2011,(1):57- 60.
[5]谢德华.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出版,2006,(1):31- 32.
[6]蒋雪湘.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3-77.
[7]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及其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7-41.
[8]吴群.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共治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