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种业科技创新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在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上的讲话

2012-01-28 10:25
中国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种业新品种现代农业

万 钢

种业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多年来,我国种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种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高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种业乃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进一步要求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三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深刻认识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种业科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农业稳则国家稳,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巨大,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农业与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从具体情况看,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首次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850斤。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实现全面增产,是近16年来第一次。与此同时,农民收入连续八年较快增长,人均年纯收入超过6900元,实际增长10%以上,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面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实现宏观调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201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良种培育取得新突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51%。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2%。畜禽疫苗和药物的成功研制,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确保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取得上述进步的同时,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十一五”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最快、贡献最大、创新最多的时期之一。这是党中央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结果,也是全国农业科技界共同奋斗的结果。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农业生产成本上扬等各种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在连续八年丰收的基础上确保粮食稳步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今年的1号文件中,首次确立了农业科技的战略定位,要求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在农业科技投入、创新机制、创新体系、创新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种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为发展现代种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长期以来,种业科技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科技部会同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从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对主要农作物、农业动物、林木花草种业科技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大幅度增加了种业科技投入,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育种技术不断拓展,大幅度推进了新品种选育进程。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转基因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迅速发展,加速了品种选育由表型选择向基因型选择、形态特征选择向生理特征选择的转变,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农作物、农业动物和林木花草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二是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有力地支撑了种业发展。近年来,共选育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农业动物新品种130多个,林木花草新品种970多个。“Y两优2号”超级稻亩产突破900公斤,“浚单20”玉米亩产超过1000公斤,“济麦22”小麦亩产达到789公斤。这些新品种在生产中不断推广应用,仅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中,就先后推广应用了260多个新品种,累计增产4866万吨。“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年推广达1000万头以上。蛋鸡新品种“京红、京粉”近三年累计推广10亿只,占国内蛋鸡市场份额30%以上。第四代杨树新品种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占杨树种植总面积的15%。转Bt基因抗虫欧洲黑杨实现商品化,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转基因林木商品化的国家。

三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在品种创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建立了较完整的农作物、农业动物和林木花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体系。保存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41万份、数量居全球第二位,畜禽水产种质资源1800多个,重要树种和花卉种质资源6万余份,有效支撑了新品种的选育。

三、生物种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种业科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

近年来,以生物种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抢占种业技术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着力开展基因资源发掘、新技术研发和新品种创制,力图通过掌控种质资源、基因产权、新品种权、关键技术专利等,加速对全球种业市场的垄断。大宗农作物和动物种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林木花卉等特色种业呈现出精品化、专业化特征。现代种业向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我国种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农作物种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动物种业年产值达1200亿元,林木花卉种子种苗年产值约1400亿元。在种业市场中,主要农作物及林木品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棉油、蔬菜种子占全国种子市场份额的80%以上,林木种子种苗占90%以上,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能力达到160亿斤,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用种的需求。种子企业迅速成长,排名前10位的企业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左右。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检疫等法规和条例,有效保障了种业健康发展,也促进了主体多元化种子市场的形成。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发展已经具备独特的优势。一是我国参与种子研发的单位较多,而且国家的投入比较大,为种业技术进步和良种供给提供了保障。二是国家稳定支持的粮食丰产工程可以组织万亩以上的规模化的工程,为规模化生产组织提供了保障。三是我们已经建立了农业科技与推广系统、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机制,为耕种、收获和销售环节中的技术服务提供了保障。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加快发展种业科技的主要依托。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种业产业与国际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第一、种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应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面对蔬菜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不到10年时间里,全球10大种业已经占有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许多国际公司还在千方百计地向我国大田粮食作物进军。从客观上来看,我们也从发达国家先进种业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当中看到了他们在研发、制种、营销和服务中的先进理念,一条龙服务专业化和经营方式的有效经验和成果。

第二,种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产学研结合亟待加强。我国种子企业大多还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小于3%,很多企业不足1%,远低于国际企业10%投入的最低线。我们的高端研发与企业的脱节,营销渠道与售后服务环节脱节。一方面许多科研单位兴办种子经营企业,开发自有品种,但由于缺乏商业化育种机制,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员和专业化售后服务人员,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不多。另一方面,专业种子企业和种业开发产学研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技术转移的渠道不畅通,种子生产质量不高,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不完善,营销和服务质量差距更大,也影响了专业种子企业做强做大。例如,在主粮标准上我国的种子出芽率要求在85%左右,而国际先进企业的已经达到95%,看起来10%的差距,但实践中,它不仅仅是种子用量的关系,还需要进行大田间苗,增加了后期的劳动成本,由此可见优良种子出芽率的重要性。

上述原因,造成了我国种业集中度低,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种子企业的数量多,仅国有种子企业就达到了2700多家,但年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的不到100个,5000万以上的仅18个,1亿元以上的只有7个。2009年,仅美国孟山都一个企业的种子年销售的收入就达73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全部种子流通市值。

面对这种国际竞争压力,我国要重视但不能沮丧,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要锐意改革,树立迎头赶上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种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四、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种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今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将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列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两个文件是指导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文件。种业科技创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大力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积极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逐步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我们要着力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大力推进种业科技自主创新,引领支撑现代种业发展。原始创新是基础,要按照“强化原始创新、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引领现代农业”的思路,围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扩繁、种子加工与流通等环节,大力推进种业科技自主创新,抢占国际种业技术制高点。要扎实推进“转基因农业新品种”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强功能基因组学、动植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加强种业安全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加快分子育种、细胞工程等高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种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培育与扩繁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大种质资源与新品种保护力度,为种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要继续推进种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要强化种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种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种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要积极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大力提升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体制机制是动力,种业科研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育种科研立项机制,强化理论方法研究、转基因等高新技术研究,推进生物技术育种和常规育种之间的衔接,推进新品种的技术转移与推广应用。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以种业企业为主体,推进种质资源开发、育种材料创制、优良品种培育、种子生产加工、良种良法配套、品种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各环节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种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种业企业在商业化育种领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建设。

此外,要进一步明晰各环节知识产权的归属权,探索种业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保障产学研各方利益。要大力强化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引导各种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种业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生产、推广服务紧密联结的产业链,促进种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三是要不断强化种业科技服务,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生产服务是关键,要从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迫切需求出发,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新型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从事种业科技推广服务。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种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结合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要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深入种业产业链的各环节开展创业和服务,使其成为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种业企业在新品种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快速应用。

同时,要充分发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海南三亚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在种业创新成果、新品种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种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种业科技政策措施。政策落实是保障,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促进种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强种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会商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把种业科技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各类科技计划向种业科技的倾斜力度,大幅度增加种业科技投入。要尽快完善金融、保险、补贴和补助等种业产业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种业科技投入,同时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种业科技,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多元化种业科技投入机制。

猜你喜欢
种业新品种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青菜新品种介绍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