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借力建网络完善服务求发展——江西省宁都县社积极争资争项构建“新网工程”的启示

2012-01-28 08:08肖兆生
中国合作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宁都县供销县政府

文/肖兆生

2007年下半年,江苏省宁都县供销合作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恰逢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在新的形势下,他们根据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本县的实际和系统的现状,研究制定出了 “创新创业创特色,争先争优争项目”的五年总体发展思路。几年来,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干部下足了功夫,用好用足了政策,做好做优了项目,建好建齐了网络,实现了 “争取项目4连冠、争取政策3第一、争取资金逾千万”的佳绩,为宁都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2011年初宁都县社同时被赣州市供销合作社和宁都县委、县政府授予 “争资争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地处赣南北部的宁都县供销合作社系统自2001年实施企业改制后,虽然人员包袱解除了,但社有资产也流失了不少,随之出现的就是 “人散、网破、阵地丢”的窘境。2007年,宁都县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工作基本结束,如何进行“二次创业”的问题摆在了供销合作社的面前。从2007年起,他们通过整合队伍、配置资源,以开放办社、合作共赢的理念,先后整合重组了昌泰烟花爆竹公司、惠农农资连锁公司、再生资源连锁公司,注册成立了宁都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以此为平台,与 “新网工程”进行了有效的对接。五年来,宁都县社举全系统之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以政策为支撑,以服务为手段,发展乡村农资连锁直营 (加盟)店113家、再生资源回收站 (点)132家、烟花爆竹直营店337家、农产品经纪人会员331人,初步形成了以主营公司 (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直营店为依托、村级加盟店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一个全县农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和便利消费的购物环境基本形成。

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中重建起农村流通 “主渠道”,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好下足了功夫:

第一,争取项目,实现连续4年项目申报成功。2007年开始,他们审时度势,以超前的意识,充分做好了与 “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对接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在市社的指导和县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2008年县惠农农资连锁公司被商务部列为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获得30万元布点设网专项资金补助;2009至2011年,宁都县社又先后成功申报了《宁都县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改造项目》、《宁都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改造项目》和 《宁都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资金项目》,分别获得中央财政和省财政19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实现了一年一项目,年年上台阶。

第二,争取政策,实现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3个第一。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需要项目带动,更需要政策支撑。几年来,在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的大背景下,宁都县社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争取了当地党政的重视和政策倾斜。2008年,为了规范全县烟花爆竹经营市场,保障烟花爆竹行业持续、安全、有序地发展,经县政府批准,开全市先河出台了 《宁都县烟花爆竹行业和零售网点五年规划》;2009年,为确保全县农业生产用肥需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县政府率先在全市建立了 《宁都县县级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制度》;2011年,为推进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加强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管理,规范从业人员经营行为,县政府又印发了全市首部 《宁都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以上3个文件的出台,为宁都县社重建农村流通 “主渠道”提供了政策保障。

第三,争取资金,实现累计总额超千万元。实施 “新网工程”,实现 “二次创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供销合作社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并达到预期目的的。2008年至今,他们每年数次根据上级文件,带着报告请示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到供销合作社进行调研,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首先,针对全系统无资产、无资金、无债权的一些 “三无”特困企业改制迟迟不能到位的问题,县政府特批专项资金60万元安置职工。其次,对于供销合作社因企业改制处置资产和资产过户所发生的税费,虽然县政府已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而在改制后期的收尾阶段再次予以支持,累计减免各种税费220多万元。再次,考虑到供销合作社遗留问题多、维稳任务重的实际情况,从社保局退还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预缴的养老保险金180万元,还通过多种渠道从2010年起批拨返聘人员每年30万元工资,每年特批县社机关经费缺口20万元、办公场所维修、维稳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近50万元。 第四,县政府力排众议,协调县法院等部门强制执行县房产局偿还原土产公司因房产开发纠纷长达6年之久的执行款180余万元。第五,为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和解决化肥淡储资金不足的困难,除按照宁都县化肥淡储制度每年给予20万元贴息补助外,县政府又特批200万元无息借款及农资 “引导资金”项目配套资金50万元。

回眸这些年宁都县供销合作社所取得的不凡成绩和所走过的艰辛历程,给人们的感触颇深,启示良多——

有一个以事业为重的班子。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宁都县供销合作社几年来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且一年一个样,年年上台阶,均得益于有一个以事业为重,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县社领导班子。供销合作社要发展,要有新的作为,就必须踏踏实实干成几件事情。因此,他们通过充分调研,提出了“创新创业创特色,争先争优争项目”的中长期工作思路,并身先士卒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投身于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改革发展实践之中。从这几年供销合作社一步一个脚印所取得的不凡业绩中可以印证,当初提出的思路是正确的,路径是可行的。思路决定出路,心动必有行动,县社班子成员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如此一心扑在工作上,其他干部职工也是干劲十足。县社机关的干部职工都说: “以前三年都没有做如今一年的事!”

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团队。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县供销合作社可谓人才济济,但20多年一般干部没有流动,当年各股室的业务骨干如今都年过半百,精力、激情都大不如从前,特别是现在普及办公自动化、信息化,他们还真有些屋里耍大刀,有劲也使不出的滋味。好就好在这些老供销们对供销事业情有独钟的情结还在,好就好在这些从党政部门调过来的领导们与干部职工同甘共苦、率先垂范的作风使然,再次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干劲,点燃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在宁都县供销合作社一个接一个项目申报和实施的几年中,合作指导股、财审股和办公室这些项目建设挑大梁的股长们,做到了分工配合,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独挡一面。在那项目申报和实施的日日夜夜里,他们不知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但他们都毫无怨言,只为在剩下不多的工作时间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一种奋勇争先的精神。 “没有金刚钻,就揽不到瓷器活,你没有几下功夫,人家的项目凭什么给你?跑项目,争资金,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会跑,而且还要会争,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勇于争先的精神,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把基础工作做实,把对接的平台搭好。”无论在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还是在县社主任办公会议上,这是县社领导常说的一番话。正是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几年来,县社“一班人”以果敢、踏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相关业务负责人及项目承办企业经理,上省城、下赣州、跑县里,将一个个项目,一拨拨资金要了过来。有时为了把握时间,不失时机,不知有多少个通宵是在路途中度过的。这几年为了争资争项,他们没日没夜,寒来暑往,栉风沐雨,心中只为供销人的一个共同梦想,那就是项目。多少年来,供销人不知道项目是啥东西,如今终于有了,就必须努力争取到手!

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是成立了一个小组。2007年启动网络建设之时,县社便发文正式成立了 “四大经营网络”建设领导小组,2008年更名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社正副主任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合作指导股、财审股、办公室、综合股 (监察室)和所属公司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合作指导股,由县社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指导、协调、服务全系统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二是组建了一支队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了4个小组,即项目资料组、网络建设组、项目账务组、宣传信息组,从县社机关和项目承建企业抽调了10名专职和3名兼职人员集中办公,从事项目建设工作。县社给予了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工作经费、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倾斜,保证了项目建设办公室正常、有序、高效地运转。三是制定了一套措施。实行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季开展一次督促检查,半年召开一次小结会议制度,更好地便于布置任务,检查落实,发现问题,跟踪问效,整改到位;编制了项目建设工作任务时间进度落实分解表,将项目申报实施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工作要求、责任人等进行了细化、量化,使工作人员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有了详尽、直观的了解,对时间进度要求有了更全面、准确的把握;修订了县社机关干部职工分片挂点参与项目建设的规定,落实了“三定”考核的措施,做到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头,在全系统形成了抓项目、争资金、建网络、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宁都县供销县政府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困境与思考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宁都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一律作废
以干部培养为突破口,推进西藏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