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修 申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再考证
——对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考证》一文的补充
吴 修 申
在《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考证》一文 (以下简称 “王文”)中,王建华博士对中国共产党从苏区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入党誓词做了一番梳理,澄清了以往论述中的不少讹误和似是而非之处,读后很受启发。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对王文提及的有关入党誓词问题略加补充,以求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问题的研究。①有关入党誓词的最近研究成果为王为衡的文章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该文主要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在利用原始档案材料和阐发新观点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
王文提到,1948年中共东北局宣传部编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收录有一份入党誓词,这一誓词在东北解放区流行。其实,除这一较为流行的誓词外,在1946年至1948年间的东北地区,党组织还制定或改编了至少其他三种不同版本的入党誓词,供新党员入党使用。
1946年3月18日,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在发展和接收党员的问题上明确规定,“新党员入党须举行一定仪式”,入党仪式上的入党誓词暂定如下:“我决心加入共产党,坚信共产主义,牺牲个人一切,为阶级与人民事业奋斗到底,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死不叛党。”②《中共黑龙江工委关于发展党的指示》(1946年3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编:《建党(1945.9—1949.10)》,1985年,第16页。这一规定把入党仪式和入党宣誓誓词紧密结合起来,入党宣誓誓词成为入党仪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1946年12月,中共合江省委组织部规定,新党员入党一律举行入党仪式,并对入党仪式涉及到的入党誓词、会场布置和程序做了具体规定。关于入党誓词规定如下内容:“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並在此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二、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四、积极学习,作群众模范。五、牺牲个人,对党有信心,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关于会场布置,要求 “须严肃郑重,墙壁最上挂党旗,下面挂毛主席和马、列像,再下面挂誓词”。关于入党仪式的程序:“一、宣布开会。二、唱国际歌。三、向党旗及革命导师致敬。四、向为党的事业奋斗英勇殉难的同志静默三分钟。五、主席报告 (着重指出为党增加了新的力量而庆幸,並指出我们宣誓与其他党派团体宣誓的基本不同及对每个党员终生有历史意义的教育,並提出对宣誓者的要求)。六、宣誓人报告简历及入党志愿和决心。七、介绍人报告介绍理由、经过及意见。八、解释誓词内容。九、宣誓。十、上级党委代表讲话。十一、散会。”③《中共合江省委组织部关于积极发展党与建党工作的指示》(1946年12月17日),《建党(1945.9—1949.10)》,第137—138页。
1948年下半年,随着中共在东北的力量逐渐壮大,东北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已经成为解放区,具备了公开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条件。于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开始进行公开建党和发展党员的试点。1948年9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具体规定了新党员入党仪式的程序:“开会,主席报告开会意义 (支部或区委),向党旗及领袖行礼 (鞠躬)静默,党员讲话说明历史动机,表示决心 (事先须有准备的),介绍人讲话(介绍对象之优点缺点),宣誓,群众代表讲话,上级党委讲话,散会。”①《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公开建党试点总结》(1948年9月13日),《建党(1945.9—1949.10)》,第43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入党誓词的使用上,中共黑龙江省委认为,“我们大都用的是东宣部审定的誓词②中共东北局宣传部审定的誓词请参阅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考证》,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原则上都规定的对,但不够通俗”,为了让 “下边易于掌握,易于使群众明确了解”,可以对审定的誓词简明规定如下几条: “我决心参加中国共产党:1、坚信共产主义,忠心为人民服务;2、服从组织;3、努力工作;4、做群众模范;5、遵守纪律;6、保守秘密;7、党的利益高于一切;8、革命到底、永不叛党”。③《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公开建党试点总结》(1948年9月13日),《建党(1945.9—1949.10)》,第43页。当时东北入党的大部分新党员多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或是文盲,中共黑龙江省委将入党誓词进行调整压缩,适应了农民党员的文化水平,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发展工作蓬勃开展,但“在建党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各地均不统一”,这引起了中共东北局的重视,于1948年9月 “特根据党章统一规定” (即 《东北局关于公开建党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 (草案)》。这个规定就涉及入党仪式问题),“新党员经过批准入党后,即应举行慎重严肃的入党仪式 (可邀请群众参加),并有上级党委派人监督。在举行仪式时,除宣读誓词外,并应进行如何作一个好党员的教育”④《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第8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679、681页。。有的地方对入党仪式中的誓词问题还做了统一规定的尝试,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1949年4月8日,《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入党手续和入党仪式问题给华北局的批复》中指出:“入党仪式与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亦不适宜再作明文规定”,“所谓 ‘誓词’的内容,亦不能不是党章第一章第一、二条的内容,这内容应在新党员入党志愿书中写出,在支部大会上声明”⑤《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第8卷,第722页。。
此外,王文提到,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根据地接收新党员时使用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入党誓词,具体内容为:“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谨誓”。⑥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考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其实,这份入党誓词不仅抗战时期在用,甚至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地方还在用。例如,1950年中共察哈尔省组织部在发展农村党员时,其制作的入党志愿书上所载的入党誓词就是这份誓词。⑦参见闫秀莲的《入党志愿书》 (1950年1月6日填写)。闫秀莲时年18岁,察哈尔省龙关县七区羊官村农民。该志愿书是笔者从旧书摊上购买,个人收藏。
二
王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各地很不统一。对这一观点,笔者基本赞同,但仍认为有进一步补充和引申的必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入党誓词还没有统一,但在一些地方已经使用了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入党誓词。笔者藏有1949年11月填写的一份入党志愿书。该志愿书为一页八开纸张,最上端居中印制 “入党志愿书”五个大字,另起一行印有入党誓词,具体内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⑧参见钱文言的《入党志愿书》(1949年11月)。钱文言时年26岁,安徽省阜阳县程集区刘庄村农民,任村干部。该志愿书没有填写日期,只是在 “候补期从何日算起”一栏内填写有“1949年11月”字样。该志愿书是笔者从旧书摊上购买,个人收藏。该入党志愿书右下角印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制”、“皖北阜阳地委组织部翻印”的字样。查 《现代汉语词典》,“翻印”的意思为 “照原样重印书刊、图画等 (多指不是原出版社重印)”。⑨《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45页。这就是说,该入党志愿书样式是由中央组织部制作的。
这份中央组织部制作的入党志愿书所载的入党誓词与王文所录的1950年中南局宣传部编写的 《共产党员课本》附录的入党誓词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央组织部制作的入党誓词在一些地方获得的认可度。这两则入党誓词的文字内容虽然完全相同,但是有两处标点符号用的不同。一处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面的标点符号,钱文言入党志愿书所载的入党誓词中该句后面用的是顿号,王文引文中用的是逗号,按照语法逻辑,用逗号更合适。另一处为入党誓词的末尾句后的标点符号,钱文言入党志愿书中用的是感叹号,王文引文中用的是句号。入党是一件严肃而庄严的大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更应该是一个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入党誓词末尾用感叹号更能突出共产党员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性和崇高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组织部制作的入党誓词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实际应用,不过就全国范围而言,入党誓词还处于一种不统一的状态。因为到1950年有的入党志愿书上的入党誓词还与此内容完全不一样,王文已经提供了例证,笔者再补充一个新版本的入党誓词。1950年12月,一名部队战士入党志愿书上的入党誓词内容如下:“1.努力的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2.今后一定为人民服务到底。3.绝不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4.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努力。5.永远不脱离革命。6.个人利益服从大家利益。7.坚决实行党的决议。”①参见路长春的《入党志愿书》(1950年12月2日填写)。路长春时年25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汉寿县大队二连战士,籍贯安徽省阜阳县路营村,1950年12月8日成为候补党员,1951年7月16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该志愿书是笔者从旧书摊上购买,个人收藏。
由中央组织部制作的载有入党誓词的入党志愿书在一些地区用到1951年。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制作新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1951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接收新党员手续的规定》中指出,新党员入党必须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如本人不会写字,可说明自己意见,请人代写,但本人必须签字或画押 (入党志愿书式样另发)”②《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第9卷,第107页。。从1951年11月份起,中央组织部启用了新版本的入党志愿书。1951年11月17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通知:“中央 ‘关于接收新党员手续的规定’中的 ‘入党志愿书’及 ‘党员登记表’已经中央组织部统一规定,现翻印发下,并即使用 (以前所印之 ‘入党志愿书’和 ‘党员登记表’尚未填写者,一律作废)。”③《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 “入党志愿书”和“党员登记表”的通知》(1951年11月17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A77-2-237-62。新式样的入党志愿书删掉了入党誓词④参见宋金瑞的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1952年12月20日填写)。宋金瑞时年22岁,河北省元氏县一区西于村农民,1952年12月20日成为候补党员,1954年3月17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该志愿书是笔者从旧书摊上购买,个人收藏。。新版入党志愿书删除入党誓词的具体原因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虽然新版入党志愿书不再载录入党誓词,但是在发展党员时,一些地方依然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党员发展对象在仪式上要宣读入党誓词。1955年6月29日,中共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下属各厂党组织在 “七一”前后举行入党宣誓大会,对新党员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该通知规定大会议程的第三项是 “举行宣誓仪式 (誓词由组织委员主持宣读)”,其所用的入党誓词具体内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克服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团结群众,精通业务,工作中积极带头,不怕艰苦困难,不屈不挠搞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务奋斗到底。永不叛党。如有违反以上誓词,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立誓。”⑤《中共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委员会通知》(1955年6月29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A50-1-89-2。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对七大党章进行了修改。根据八大修订的新党章,中央组织部对1951年版本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进行了修改,新版的入党志愿书依然没有设置入党誓词一栏。
1969年中共九大对八大党章进行了修改,九大后的入党志愿书样式不再由中央组织部统一标准,而是由各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和军队政治部门制作印制。从目前笔者见到的入党志愿书可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印制的入党志愿书增设了 “入党宣誓誓词 (由本人自己填写)”一栏,而其他一些省份和军队系统的入党志愿书则没有设置这一栏目。①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第90页。 有关 “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誓词的变化参见拙文《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式样的演进》(《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兹不赘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志愿书有的设有入党誓词一栏,有的没有,这就造成了入党志愿书栏目设置的混乱,且自拟的入党誓词具有随意性,带有较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因而个人自拟入党誓词的做法是很不合适的。
1973年8月,中共十大虽然对九大党章又进行了修改,但没有对入党誓词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纠正自拟入党誓词的混乱问题。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对十大通过的党章作了重要修改,修改后的党章不少内容与八大党章的规定类似。根据修改后的党章,中央组织部对入党志愿书又进行了修订,纠正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志愿书式样的杂乱状态,不过也没有增设入党誓词一栏。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结了以往入党誓词问题的经验教训,决定将中央审定的入党誓词写进新党章,并且新党章明确规定,新党员入党必须举行入党宣誓仪式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页。。这些做法和规定标志着此后中国共产党发展新党员有了统一的入党誓词,纠正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党员自行拟定入党誓词的混乱现象,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的严肃性和入党誓词的权威性;同时,宣读入党誓词作为新党员入党仪式程序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党组织对其进行党性教育的上佳时机之一,入党仪式的庄严场景和誓词的宣读能够使新党员对党的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对其一生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有持久影响。根据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央组织部又重新修订了入党志愿书,将党章中的入党誓词内容印制到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面。尽管从中共十三大到十七大,中共中央与时俱进地对1982年的党章均有所修订完善,但入党誓词的内容并未改动,这就说明1982年中共中央审定的入党誓词具有权威性和正确性,在广大党员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文作者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阜阳 236041)
(责任编辑 占善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