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及启示

2012-01-27 23:38□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延安大众

□王 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及启示

□王 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更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致力于从这一具体工作出发,分析它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力求从中引起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得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启示。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顺利进行,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不成为空谈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自觉的追求,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同和主动实践 。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学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更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致力于从这一具体工作出发,分析它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力求从中引起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得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启示。

一、干部教育的平台成为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阵地

对于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传播,有效的平台是至关重要的。缺乏适当的平台或是使其流于形式,就相当于斩断了理论深入群众的纽带。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延安时期,党的很多干部虽然入了党,但并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教育便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在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采取了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1939年春起,延安创办了包括中共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在内的14所中央直属干部学校,加上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及其它各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依自己的环境和能力开办的各种党校训练班,全国这一时期的干部学校共有60多所。按照《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各级党校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际来教育干部,而来校干部的基本任务也就是学习”[1]P301,《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中也规定了甲类课程包括联共布党史、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另外还通过轮流征调的办法沟通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做到“替换一部分干部出来专心学习一个时候,也可以派到各地给在职干部学习上以很大的帮助”。为了保证这种学习有效、持久地进行,党中央健全了领导机制,加大监察和检查力度。中央专门成立干部教育部,并在多个指示中明确规定在职干部每天平均学习两小时,干部学校要保证每天八小时的学习时间。从1939年5月到1940年5月一年的时间里就对在职干部学习情况进行过三次大检查,每次检查之后都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后来的学习。为了帮助干部教育和学习,党的各种宣传刊物也专门开辟版面,提供学习材料。如《解放日报》开辟《学习》副刊,《解放》周刊也开设学习指导的栏目专门刊登各种马列主义研究成果,这也形成了马列主义传播的文本平台。在延安的学习热潮兴起之后,更是带动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学习。朱德在延安干部学习周年总结大会上说“在学习上,延安是师傅,我们是跟着延安走的,这里学什么,我们那里跟着学什么”,“华北有一万万的人口,在抗战中他们的文化水平、理论水平提高了,大家都要报纸看,都要书读,都要学习马列主义”。[2]这样的宣传教育平台虽然并不直接面对广大群众,但却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通过干部教育,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对象多集中于工人和农民,办了大批的工人夜校和农民讲习所,没有明确的从知识分子中培养党的干部的提法。在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则非常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培养。193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总政治部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问题的训令》中说“由于中国历史的特点,使中国知识阶层的某些部分有参加革命以至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可能。同样,正因为出身的关系,他们常常表现出思想上,行动上的弱点,因为要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强的干部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与锻炼”。[3]P134在12月发出的《军委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中更是明确指出对知识分子要“好好的给以教育和率领,善意的纠正其弱点,使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3]P213所谓“无产阶级化”,首要一点便是对知识分子进行马克主义教育,使其“马克思主义化”。这样将知识分子纳入到干部培养的队伍当中也就将知识分子群体置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点对象中。这时候的学习对很多干部来说是一种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罗青长后来回忆说:“我们在党校第一次听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双胞胎’,无产阶级又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觉得很新鲜,我的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就是从党校开始的。”[4]P391大规模的启蒙式的教育和学习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表现,是其征服大众的起点和必经过程。

(二)从党在延安时期发起大规模干部教育的原因来看,其直接目的便是以干部教育为契机,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局面中开展工作,扩大影响。这一时期,党把干部教育置于“决定因素”、“战斗任务”这样重要的位置既有现实考虑又有战略考量。从现实来看,全国抗战的迅速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我党既肩负着团结抗战的艰巨任务,同时又面临着各种关系交错的复杂局面,这需要大批的干部开展广泛的工作。从战略考量上讲,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党要走出原来狭小的范围,面向全国发展,在各方面为革命的前途存储雄厚的力量,也要培养更多认同马克思主义和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的干部。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来说,在工作中用马克思主义塑造群众,并使自身为广大群众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每一个提高了的干部成为马克思主义辐射的中心,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宣传技巧,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寻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切入点。正如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所讲的“你们要把握紧正确的政治方向,经过你们传播这政治方向于广大人民、教育他们、组织他们。因为事实上不可能使全国人民都到这里来学习,却可靠你们将来在工作中间把这个政治方向告诉全国的人民,使他们都明了中国怎样而且一定能够打败敌人,使这个政治方向成为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5]P117

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教育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狭窄单一的平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大众的模式已由原来间接的教育转变为直接教育。无疑,这种转变最大限度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对象,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广泛性就能够直接等同于传达的有效性。这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其一,今天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广泛性主要体现于它融入了社会教育当中,但它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政治理论教育,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只有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它的说服力。对大多数人来说,走出学校踏入社会之后,理论学习往往成为星星点点的拾人牙慧,既不深入也不持久,更缺乏相应的督促机制。这样,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最有效的阶段上放弃了阵地。其二,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也不能是遍地撒种,毫无重点的。我们看到,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工作之所以能成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抓手,主要是其抓住了对大众极有影响力,从而对革命工作至关重要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群体。当代社会的群体划分,层次复杂,范围交错,不能以知识分子一以概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群体中,哪些群体对大众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分群体就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重点,否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就会因为遍地开花、无处结果而流于形式。其三,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直接面对社会大众时,一方面不得不迁就公众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要经过精简和选取。如何保证这种精简和选取不会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又如何保证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能够切实加深和丰富公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些都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化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最大的特点和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在干部教育实践中树立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任务,特别强调“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习的教育,应确定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6]P802为了更好的响应这一号召,党中央于1941年12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对于学校教育要求纠正“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为了纠正这种毛病,必须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1]P2571942年2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提出业务教育是“第一个教育任务与学习任务”,强调“做什么,学什么”的口号,力求达到“所属干部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逐渐达到学会与精通自己职业之目的。”[1]P349这一时期,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整个干部教育中,成为一种风气和习惯。

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的形成,看似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无直接的联系,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至少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问题关注的现实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内在化。无论实现哪一个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要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中,而只有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气,才能实实在在做到这一点。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就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尊重群众的价值倾向,干部教育中形成这样的学风和作风本身是在干部群体内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价值内化。理论联系实际起初是党在干部教育中的一种要求,而当广大干部通过自己的行动认识,检验这种要求所包含的价值观念,逐渐认可并维护它时,这种价值观念便在干部群体中实现了内化。而干部带着这种价值倾向开展工作,他的工作方式、工作成果得到群众的认可时,这种价值选择又在潜移默化中“化”到大众中去了。第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影响下,干部善于调查研究,勤于从与群众现实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学习,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这些问题便能够通过利益的实现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种认同往往比学理逻辑的征服更包含着真挚的感情。正如林伯渠1940年3月在陕甘宁边区党政联系会议上讲到干部问题时说的“新民主主义是保护各阶层利益的,我们要有共产主义的伟大抱负,忠实于民族和人民,这样一切事情都可解决;与民众有密切联系,一切面向群众,磨练我们的工作能力;廉洁、刻苦,以有限的物质做更多的事;积极学习,力求进步,把握住了马列主义,什么都可以克服。”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了干部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干部走到群众中间,参与到实践当中体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将干部的生活工作与群众的生活工作融为一体使其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话。在这一点上文艺干部感受最为深刻。画家张仃曾在文章《画家下乡》中说“过去,革命画家在创作上一直表现着‘为大众’的方向,现在是更进一步,要描画‘属于大众’的,为大众所理解,所欣赏,所喜爱。这样,画家就一定得打开生活的圈子,到大众中间去,同时变成大众中的一员,全身心浸透大众的思想、感情、情绪。”[7]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理解和衡量这项工作,但是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维的任务又是统一于具体工作当中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单单只是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从它更深层次的内涵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党各项工作在群众当中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决定于工作的立足点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是不是在为大众解决问题。每个时代都有不同层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从宏观的角度关注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以及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宏观认识要化到大众中去必须要关注它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表现,因为只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问题才是现实生活中寻常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感触最多的问题。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只是文本层面的文字游戏,不可能扎根于大众的内心和感情深处,成为他们的价值选择。其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对于广大群众来讲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化身。要想马克思主义得到群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要得到群众的拥护除了为群众解决现实的问题外还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树立不是靠宣传而是靠每个党员干部端正的马克思主义工作作风。马克思主义尊群众为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同时,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一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好坏是社会成员认可该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判断标准。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并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地深入人心,就必须形成良好的为大众所认可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风气,使人们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行事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大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化。

三、灵活的教育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了效果

如本文开头所述,延安干部教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和机制,但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有了这样的平台和机制就等同于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传达的直接有效性。要使这种平台和机制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还需要很多适当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延安时期,党中央下达的一系列关于干部教育的指示和决定中,不仅作出了加强干部学习的要求,而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各级干部不同的受教育基础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教育方法。

(一)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采取了分组进行、四位一体的教育方针。这一时期不论是干部学校教育还是在职干部教育都不是不顾差别的笼统教育,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划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课程。对于在职干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了“应以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论教育四种为范围”[1]P348。《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也规定“专门课应占百分之五十,文化课应占百分之三十,政治课应占百分之二十。坚决纠正过去以政治课压倒其他一切课目的不正常现象。”[1]P260文化课的教育尤其受到重视,《决定》中指出“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凡水平太低而又需要与可能学习的县级营级以上工农出身的老干部,应先补习文化”。[1]P259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理论内容,由于尚未达到足够的文化水平,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要想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克服这一困难除了要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干部和群众的文化水平。

(二)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提倡形成民主的学习气氛,在民主的氛围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解答疑问和争议,从而活跃学习和引导干部独立思考。为了改善这一工作,《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中规定了三种解答问题的方法:“甲,首先请指导员解答或请本机关负责干部及有研究的同志解答;乙,在甲项办法中不能解答时,然后送中宣部教育科转交顾问团解答,教育科和顾问团必须迅速的给以处理;丙,关于有重要意义的解答,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之”。除此之外,《解放日报》开辟的《学习》副刊中也专门设有栏目解答各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使得教育与学习不是教育者或被教育者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带有经常性反馈的双方面交流。只有形成了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达到了什么程度,存在什么偏差,还需要作什么补充和纠正。

(三)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采取了自主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而集中的讨论也分为座谈、漫谈和个别谈话等不同形式。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参差不齐的,所从事的工作更是千差万别,由于干部极度缺乏,教育的任务非常重,又处于战争的环境中,因而要做到因材施教是非常困难的。自主学习和多元的教育方式则在无法进行因材施教的条件下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但如果不考虑大众群体中存在的具体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只能是一个抽象的任务,而不可能真正合格完成,达到让更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鼓励大众自主学习,采用多元的教育方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至于因为“施教”方式不对而成为游离于大众之外的干瘪说教。正因为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延安时期的干部培养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组织人才保障。抗战八年间,仅陕甘宁边区就为其他解放区训练了4万个以上的政治军事干部,以及成千的文化和技术干部。

单从干部教育来讲,上述的方法可能已经成为老生常谈,而且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当把它们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野下时,我们则可以从中看到他们在思路上的一致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依靠宣传者、普及者单方面的努力,它必须有双向的实现路径。周恩来曾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要想把领导者的觉悟,领导者的智慧变成群众的力量,需要经过教育的过程,说服的过程,有时需要经过等待的过程,等待群众的觉悟。”这实际上就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既有从上向下又有由下向上的双向做功的过程。在教育充分发展的今天,干部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都普遍的提高了,然而也正因为今天的教育水平提高了,没有了所谓的文盲,文化提升往往也就被排除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所关注的范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整体的理解,实际的工作要求以人为本,这无疑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样的高要求面前,大众的文化水平和思维水平又显得捉襟见肘了。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提升成为了空中楼阁,要么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要么新的成果就只是局限于学术领域和精英教育中,完全不理会大众化的要求。再者,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也不断地推出新的理论。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在走向大众的同时一定会产生众多的怀疑、争议,产生更多的问题。我们面对这些回馈不能无视更不能有意回避,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解答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依然得到大众的信任。只有鼓励大众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的研究,才能使各个群众中的个体跳出自身短期狭隘的利益立足点,关注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朱德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解放周刊,1940(110).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画家下乡[N].解放日报,1943-03-23.

The Func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adre Education in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Yan’an Era and Its Implications

WANG Qing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During the Yan’an era,we made splendid achievements in popularizing Marxism,and the cadre education of that time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realiz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is specific work,analyzes its function in popularizing Marxism in that period,so as to draw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oday and inspire our work of promoting Marxism popularization effectively.

the Yan’an era;cadre education;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G726

A

1674-0599(2012)03-0133-06

2012-01-22

王青(1984—),女,陕西汉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徐国栋)

猜你喜欢
大众化延安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