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树平
(河南省驻马店市卫生监督所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全面提高我国卫生监督系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当务之急。卫生监督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依法开展对公共卫生的监管,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里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哪里有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哪里的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受到损害,我们这支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就会出现在那里。这充分证明这支队伍所发挥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一句话,我们这支队伍是高悬在违法犯罪行为上一把利剑,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护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步较晚,加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人、财、物等多方面关系,卫生监督工作方面的改革自然也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多年以来,虽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完成体制改革任务,但是,由于牵扯到卫生监督系统人事改革问题,人员分流极其困难,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现在卫生监督系统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能水平有待于提高,执法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等。据调查,目前卫生监督人员将近一半是中专以下学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属于工勤人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得到改善,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卫生监督工作的需求。目前,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监督与传染病防治监督、食品安全监管、职业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安全以及学校卫生监管等诸多方面都是卫生监督的相关对象,我们只有尽快提高卫生监管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监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着重提高全体卫生监督系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日益紧迫的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为此,笔者建议如下。
(1)切实落实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教材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国各省、地(市)、县的三级培训网络,力争达到每名监督员每年都能至少接受一次培训。进一步优化卫生监督员的知识结构,使卫生监督员从传统业务型向法制型、综合型转变,增强卫生监督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卫生监督员整体素质。建立专业比例合理的卫生监督员队伍,推进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有效进行。
(2)鼓励现有卫生监督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员学历层次,通过有效学习,力争使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卫生监督员达到国家要求,即在国家级和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98%以上,在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95%以上,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80%以上,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专业人材,逐步淘汰因机构改革遗留的工勤人员偏多等不合理机制。
(3)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在全体卫生监督员中开展行政法、卫生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学习,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水平,使其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对新录用的卫生监督员,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文书写作、专业知识、现场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在岗卫生监督员,要根据不同时期卫生监督的工作重点,及时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培训,着重提高卫生监督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卫生监督管理干部,重点进行国家卫生法规的培训、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知识的培训、卫生监督工作管理能力的培训以及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训,还要使其做到严以律己,违法必究。
卫生执法监督员,是卫生法律的守护者和执行者,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果不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注重知识更新,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就要被淘汰。卫生执法监督队伍成立时间短,但任务重,专业性强,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素质,及时了解和熟悉所监管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更好的发挥卫生监督自身的优势,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进而不断树立和增强卫生执法监督的形象和威信。
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只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思路,事事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谋划工作的重点,才能做好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的福祉。
参考资料
[1]2010年《北京人健康白皮书》.
[2]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4]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