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华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注射用鹿瓜多肽为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骨折创伤修、复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注射用鹿瓜多肽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蛋白质、甙类和糖类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笔者就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对我院11例住院病人静脉滴注鹿瓜多肽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现汇报如下。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11例住院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38岁;骨折患者9例,骨质疏松患者1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无药物过敏史7例,高血压过敏史2例,过敏体质者1例,其余1例未提及药物或事物过敏。
全部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根据病情需要,其中6例溶入葡萄糖注射液滴注,3例溶入氯化钠注射液滴注,1例混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滴注,1例溶入果糖注射液滴注。滴入剂量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最小剂量4mg/次,最大剂量20mg/次。嘱咐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10min后,嘱咐患者和家属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当班医护人员。
本11例研究对象发生不良反应的最短时间为1min,最长时间为6h,平均15min。其中8例出现心悸、大汗等变态反应症状;3例患者自述胸闷、心慌、口干,家属反应患者面色苍白,额头微汗,意识模糊,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显示,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初步判断为过敏反应所致;2例出现风团样皮疹;1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继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发凉等休克症状。所有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输入该液,及时给予吸氧,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待生命体征稳定后,遵医嘱调整为其他药物治疗。
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共使用8915支鹿瓜多肽注射液,发现11例不良反应,均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到药剂科。笔者认为注射用鹿瓜多肽主要成份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葫芦科植物甜瓜成熟干燥种子等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其提取物主要包含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等肽类物质及白瓜子中所含多种生物碱及鞣质等具有多种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特别是TGF-β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BMPs具有酸性低分子量糖蛋白,FGF是一组肝素粘合多肽,该肽类物质在保存中易聚合成具有抗原性的大分子,白瓜子中的生物碱及鞣质可加速这种聚合反应,进入人体内可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导致变态反应[1],增加了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从而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等一系列的变态表现,病情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有研究表明,鹿瓜多肽的辅料中含有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能够导致过敏性休克[2]。
为避免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慎重使用鹿瓜多肽。
3.2.1 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掌握安全用药剂量量及使用方法,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静脉滴注给药时,本品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避免引起药物反应。
3.2.2 详细询问过敏史 滴注前,医护人员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药物或食物的过敏史,曾经使用鹿瓜多肽过敏者禁止使用,有食物或药物有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慎用。院前宣教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药品知识的宣传,特别是针对某些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药品,要重点强调用药注意事项,识别异常用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异常表现要及早告知当班医护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轻微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恶化。
3.2.3 掌握好给药方案 注射用鹿瓜多肽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多见,这些反应与剂量之间并无明确相关性。首次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应该从最小剂量逐天加量,最初宜慢速给药,若无不适,30min后可调整至正常给药速度。根据病情需要,病情较严重者可适当加大用药剂量。
3.2.4 密切观察用药过程 由于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发生在用药当日,且多为首次用药,均为单方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个别患者因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因此对使用该药的患者,整个用药过程要密切监测[3]。
[1]黄文红.静脉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过敏变态反应2例的报道[J].江西医药杂志,2005,40(11):786,787.
[2]杨垒.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综述[J].当代医学,2009,15(10):12~13.
[3]丁海波,田丽平.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2):112.
[4]耿丽芬,马华,李振彬,等.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反应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