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霞
(泉州市丰泽区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泉州3620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茶、果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山地茶果园的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开山种茶果已成为泉州市山区县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手段,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如何依法利用山地,保持水土,让自然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就泉州市山地茶果园的现状、利用和保护作简要分析。
据泉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2004年组织的对集中连片、规模在6.67 hm2(100亩)以上的果园、茶园、旱地和其他园地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统计,全市规模在6.67 hm2以上的果园、茶园、旱地和其他园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6747 hm2,占全市园地和旱地总面积145900 hm2的38.9%,水土流失强度以轻、中度为主,其中:轻度占52.8%,中度占36.7%,强烈占9.9%,极强烈占 0.5%,剧烈占 0.1%。
据统计,全市果园水土流失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45.1%,其中以南安市最为严重,果园水土流失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75.3%;其次是永春县,果园水土流失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64.2%。全市茶园水土流失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63.1%,尤以南安市和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较为严重,分别占其茶园总面积的85%、64%、62%和62%。
全市低产茶果园面积占茶果园总面积的65%,山地贫瘠、水土流失使部分适龄茶果园产量低,直接影响茶果农的收益。
以上数据说明泉州市的茶果园建设中存在相当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抓紧抓好茶果园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极其重要。
2.1.1 规划前提
科学规划的前提是要以新修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法律条款为准则,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在25°以上陡坡地种植经济林的,应当科学选择树种,合理确定规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在5°以上坡地植树造林、抚育幼林、种植中药材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在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以上的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要以法律手段约束、规范开山种茶果行为。
2.1.2 规划的指导思想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利用山地资源,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
要实行保护性开发,注重茶果牧结合、茶果肥结合和茶果草结合,走生态农业建设道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1.3 布局原则
布局的原则是:按山头林戴帽,山腰种茶果,山脚养猪、养禽、养鱼布局;要求建园时做到林、台、路、树、沟、池、坑、屋统筹安排。
2.2.1 修筑梯田
泉州市所属山区除德化县外,大部分山地属低山丘陵区,可开垦坡度在5°~25°之间。在丘陵山坡地新建茶果园时,应先修梯田,后种植茶果。修梯田应先开挖梯田上方的截、排水沟,再自上而下逐台修筑。修筑梯田必须做到六要:即地要平、表土要留、埂要牢、水要畅、路要通、配套要齐。
(1)地要平。梯田一是要沿山坡等高线布设,依山就势定长度和宽度,缓坡地带面积可大些;二是田面要平整或向内倾斜,形成内低外高的田面。
(2)表土要留。修梯田时应将表土(15~30 cm厚)剥离集中堆放,待田面平整完毕后再覆盖至表层。
(3)埂要牢。每台梯田梯壁应修筑埂坎,以便拦蓄雨水径流。在梯田内侧开挖竹节沟的同时,将挖出的土壤砌筑埂坎,夯实土层,也可以用石头砌埂坎。保留埂坎坡壁的植被,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埂坎要种草保护,适合的草种有平托花生、百喜草、狗牙根、黄花菜等。
(4)水要畅。梯田要按10年一遇3 h最大降雨布设排水系统。在每台梯田田面内侧开挖竹节沟是坡地茶果园改造的一项最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增加蓄水、排水,防止水土流失。一般竹节沟底宽25 cm,深25 cm,两侧坡比为1∶0.5,每5~10 m为一节。而沿山体纵向修筑的排水沟则能有效地引流各坡面的雨水。一般排水沟应采用“之”字形设置,并根据坡度设计截水坎,可以石砌也可以做土质排水沟,如为土质排水沟应结合截水坎种草防冲刷。环山截、排水沟的修筑,将山头坡面的雨水径流引出梯田外,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截排水沟断面设计以上坡集雨面积而定,一般底宽0.5~1 m、深0.5~0.8 m,沟、埂应种草防冲刷。
(5)路要通。要根据耕作和管理的需要,在梯田间设置若干作业小道,一般道路应采用“之”字形盘绕而上,比降不能超过15%,路宽视山地形势而定,路肩两侧应设排水沟,排水沟应种草防冲刷。土质路面应种耐踩耐压的草种,如狗牙根、百喜草等。
(6)配套要齐。①配套灌溉系统:在修筑山体纵向排水沟时,应依山势在山中部、底部修蓄水池,这样能有效地将雨水收集,以便利用。有条件的每3.3 hm2配置一个50 m3的蓄水池。②配套养殖业:山地茶果园建设必须与发展畜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茶果园、草、禽畜牧等农业生态模式经营,形成一种立体生态平衡链,实现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③配套管理设施:要依园区的规模大小设置管理房、肥料库、药库、仓储库、农机具,有条件的要引用电脑管理程序,实现智能化管理经营。
2.2.2 茶果园管理
(1)人才引用。茶果园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首先要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管理。要引用对农业技术、畜牧业技术、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较熟悉的人才,要从小农管理模式上升到科学管理模式,用综合治理模式管理山地茶果园。
(2)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园区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是对梯田、排水沟、园区道路的防护,因此要在雨季来临前和雨后进行检查和修复,及时加固和清淤。
(3)合理间作和套种。要在茶果园套种绿肥或牧草,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园区小气候。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草种,如百喜草、印度豇豆、香根草、爬地兰等。
(4)园面覆盖。茶果园园面覆盖是指在茶果园地面覆盖草或其他干物质的土壤管理办法,如覆盖杂草、稻草、秸秆或壳类等物质,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并有保暖防冻、改善土壤表层等作用。
(5)科学施肥。提倡科学施肥,以防止肥害,防止土壤板结,减少面源污染,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