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峰 单文彬
淮安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集中,但本地水资源总量较小,可利用量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据统计分析,淮安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70.3mm,本地水资源总量为32.6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3.23亿m3,多年平均总入境水量为321.17亿m3,出境水量270.05亿m3。一般干旱年和特殊干旱年缺水量分别为:5.37 亿 m3、10.34 亿 m3。
淮安市年度总用水量36.7亿m3,全市人均用水量696m3,高于全国人均430m3;单位GDP用水量为654m3/万元,高于江苏平均水平;一般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是73m3/万元,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622m3,高过江苏与全国的用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与全国和江苏的水平相近。统计表明,淮安现状用水水平较低,节水潜力空间大。
近年来,淮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工程覆盖率达到12.25%。灌溉节水工程措施主要是渠道衬砌防渗、渠系建筑物配套、管道输水灌溉等;农艺节水与管理节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管理运行机制和农业用水计量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稳定可靠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对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以及对农业节水缺乏相应的补偿制度。随着淮安《“十一五”农业节水灌溉规划》的实施,农业节水工程与非工程投入的加大,全市节水灌溉工程覆盖率将由当前的12.25%提高至25%~30%,结合对现有农田灌溉渠系的配套改造,采用适合的农艺技术(如浅湿灌溉)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当前节水先进地区的水平0.57,年节水量即可达到5亿m3,节水前景相当可观。
根据淮安市各县区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约为500亿元,参照我国节水先进城市(北京、天津)和江苏省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水平测算,淮安工业节水潜力约为2亿m3。如果计入火电行业的节水量,节水潜力可达4亿m3。
目前,淮安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30L/d,没有明显的浪费现象。一方面这与淮安市家庭生活质量有关,如淋浴配置率低等,另一方面与水价政策的调整有关。但淮安市居民节水意识淡薄,重复利用水量较少,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使用率不高,市区仅为50%(县城仅30%~40%),与节水先进地区的85%相比,差距较大;城市管网漏损率高达20%~40%,是先进地区的3~5倍。据测算,若采取有效节水措施,缩小与节水先进地区的差距,人均毛用水量毛定额能降至100 L/人·d。2010年,淮安市城镇人口约为173万人,据此计算可得淮安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节水潜力在0.2亿m3左右。
综合上述重点节水领域,可得淮安年节水潜力约为10.2亿m3,这对于淮安市一般干旱年来说,完全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节水潜力解决缺水问题;而对于特殊干旱年,也能通过节水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旱灾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用水需求。
淮安市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8.4%,是节水的重点领域。农业节水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为核心,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实现农业高效用水。
(1)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根据各区县水资源条件及其承载能力,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规模,保护扶持楚州、淮阴、涟水、洪泽、金湖、盱眙各区县的优质稻米、蔬菜、水产、畜禽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2)加快灌区建筑物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渠首工程配套、维修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工作,更新改造渠系建筑物,减少渗、漏水损失。
(3)减小输水损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推广水肥耦合、覆盖保墒等技术。
推进节水型工业建设,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达到节水、减污、控排、降本的目的。
(1)控制生产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和企业,新建的企业必须采用国际先进的节水技术。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管理,限制引进高耗水工业项目,严禁引进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发展和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按生态工业园理念,选择部分工业园区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实施园内厂际串联用水、污水资源化,基本实现工业园区内废污水零排放。
(3)建设节水技改示范工程。采取“推广”、“限制”、“淘汰”、“禁止”等措施,指导节水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重点推进火力发电、化工、造纸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组织建设一批重大节水示范工程。火力发电行业以循环冷却水高浓缩、浓浆输灰、干除灰、冲灰水回收利用等节水技术为主;化工行业以循环冷却水高浓缩、稠油污水处理回用、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节水技术为主;造纸行业组织以制浆封闭筛选、中浓操作、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等节水技术为主。
(4)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用水管理、制定生产企业工艺、设备用水标准和限额,建立完善三级计量体系,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改进不合理用水因素,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差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对用水和节水的计量管理。实施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项目“三同时”验收办法。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指导企业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重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整顿节水产品市场;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用水统计报表制度。
城镇供水、水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以及生活品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量增长的用水需求对城镇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增长的生活污水排放,成为环境负荷的重要组成。城镇生活节水是节水减污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期重点改造淮安输水管网,减少在输水过程中的漏水,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对用水集中的单位实行中水回用,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1)改造输水管网。应对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完备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制定供水管网维修和更新改造计划,加大新型防漏、防爆、防污染管材的更新力度。同时加强自用水管理,完善管网检漏制度,推广先进的检漏技术,提高检测手段,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
(2)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制定推行节水型用具的强制标准,强化执行力度。严格控制生产、销售、设计、施工等环节,保证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
(3)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大力提倡城镇雨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重视雨水、洪水、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推广城镇再生水利用技术;鼓励小区和新建大型公共项目配套集雨利用设施。积极引导工业、城镇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和洗车等行业使用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条件的地方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4)加强公共用水管理。严格限制城镇公共供水范围内的各种自备水源。对用水量较大的非工业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科学、合理下达用水计划,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强化公共用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计划管理,明确宾馆、饭店、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和机关、学校、科研单位等部门和单位的用水指标,确定服务业的用水定额,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用水管理。
节水,不仅要从上述重点领域采取措施,同时要完善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建立一个自主动力、关系和谐、有效激励、运转灵活的运行机制系统,要通过形成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调控手段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随着“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区”的建设,节水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社会体制和人们的自觉习惯,最终实现淮安市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