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杜红志
春到灌南,新沂河在春光的映照下,荡漾着斑斓的波光静静地东流入海。挂满新绿的护堤林把大堤装点得生机勃发,平整宽阔的大堤向远处延伸,似一道长城守护着广袤的大地。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共产党人就在这里开始了兴水利除水害的壮举,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沂沭泗骆马湖灌南水利管理局于2011年12月3日顺利通过国家级水管单位考核验收。至此,淮委实现了系统直管工程国家级水管单位“零”的突破。
2012年3月28日,淮委主任钱敏来到彩旗飘舞的灌南河道管理局,为灌南河道管理局授牌,这项荣誉标志着淮委直管工程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灌南河道管理局直管江苏省灌南县境内新沂河堤防60公里(新沂河南堤),河道68公里,西起沭阳县与灌南县交界处的大小陆湖,东至入海口。灌南河道管理局管理的新沂河段地处沂沭泗水系下游,是沂沭泗洪水入海的走廊。虽然处于新沂河堤防的末梢,灌南局的管理工作却一直向着高标准看齐,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治淮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行,直管工程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随着水管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为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水利部关于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淮委沂沭泗局确立了围绕“十二五”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致力打造一批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验收的管理单位,并将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列入2011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2月8日,淮委主任钱敏来到灌南管理局视察、指导工作,在查看了堤防和管理设施后,钱主任说:“灌南河道管理局应率先在淮委系统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到时我亲自来授牌。”这句充满信任的话使灌南管理局干部职工干劲倍增。申报国家级水管单位,既是对单位管理状况的全面检验,更是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过程。在全面分析了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后,灌南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群策群力,发扬“团结苦干求发展,务实创新争一流”的精神,完善创建机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每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上级各部门对口帮扶,在全局营造全员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群创、群建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创建工作网络,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创建工作格局。相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要干就干最好,严谨规范争一流”的务实争创精神,从细节入手,从规范着力,凝心聚力抓创建,把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铸造成推动发展、规范管理、全面跨越的助推器,用激情和智慧奏响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乐章。
近年来,灌南河道管理局利用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二期工程建设和水管体制改革机遇,以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为目标,从基层水利管理规范化建设入手,开展工程标准化、形象化建设。同时,通过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二期工程的实施,基层管护设施全部按统一规划重建,建成标准管理所4个、护堤站房5处,水利管理设施进一步改善,河道堤防工程面貌焕然一新,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创建全国先进水管单位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灌南河道管理局从千分制考核标准入手,从一个个细节抓起。一是注重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坚持“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及时消除河道堤防工程的表面缺陷和局部问题,不断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完整。二是加强工程巡查和台账记录管理。灌南河道管理局对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台账,及时上报有关报告报表,规范操作流程。三是规范档案管理,注重基础资料收集。制定完善了档案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灌南河道管理局档案管理目前已通过江苏省三星级档案验收。四是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乒乓球室、图书室,配置户外休闲运动健身器械;在加强机关建设的同时为基层所完善了厨房、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五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灌南局先后建立健全并完善了机关政务、水行政执法及依法收费、财务管理、人事劳动管理、水利管理、防汛抗旱、综合经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他共10大类51项管理制度,并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关键制度上墙明示,提高执行力。
河道堤防管理看似单调,如何赋予冷冰冰的堤防以“鲜活”的内容?在创建过程中,灌南局牢牢抓住重点,打造水利管理亮点。灌南局实践河道管理的新理念,“唤醒睡堤”,要让冷冰冰的河堤变身为秀美水利风景区。首先抓工程形象面貌,通过东调南下工程治理,新沂河灌南段工程防洪标准虽然达到了50年一遇,但外观形象与考核标准还有较大差异,直接影响创建。针对堤防现状,集中整治薄弱环节,按照标准化堤防建设要求,对堤顶、堤肩、堤坡和护堤滩地进行标准化整治,对防汛块石进行标准化码方,对标志牌、里程桩等堤防设施进行统一配置。承担维修养护任务的单位,精心组织施工,全力打造一流养护、一流管理。通过整治,新沂河灌南段60公里堤顶防汛道路全面建成混凝土和柏油路面,栽植护堤护岸林11万棵,种植草皮6700亩,实现堤坡、护堤滩地的草皮和护堤护岸林全覆盖,新沂河灌南段工程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沂沭泗流域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大力推进管理现代化建设,把管理现代化作为水利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建成了工程重点部位监控系统,开发建立了工程管理、护堤护岸林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配备了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集中操作控制室和机房,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管理出效益,灌南局在打造河道风景带的同时,强化做好水土保持创造经济效益的管理理念,根据生物防护要求,在堤身及迎背水滩地种草、植树,在低洼处种藕养鱼,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物防护体系,工程管理范围内宜植地段的绿化覆盖率达97%;工程日常维护到位,堤坡草皮修剪整齐,无高杆杂草,草皮栽植满足工程管理要求;林木病虫害防治及时,林木生长旺盛,经济效果明显。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4次62个标段12万棵树的公开销售,销售额达830多万元。
为提高管理水平,灌南局积极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及传输水平。采取先进技术完成与沂沭泗局水利信息综合数字业务系统的连接,加入水信息网络,实现了信息互通;在东友涵洞安装了水位遥测系统,实现了工程水位远程监视、监测系统和水位遥测系统,既能随时了解站点的行洪水位,又能较为完整地记录行洪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对于较偏僻的观测站点、减少观测工作量,大大提高观测质量和效果;建成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同时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水利管理异地会商。此外,灌南局自主开发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护堤护岸林信息系统,在局机关及河道堤防安装了远程监视系统,实现了工程远程监视、监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如今在灌南局的监控室,通过显示屏可以随时对大堤和水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堤防远程监视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堤防主要道口车辆通行、堤防植被、防汛物料、河道取土、管护设施等状况,既为水政执法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减轻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量,实时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加入水利信息综合数字业务系统,职工之间资料互换、文件传阅、信息公开、会议通知等都能够及时传送,办公效率明显提高。利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上传工程管理相关信息,查阅维修养护、日常巡查、工程建设、防汛物料、工程防护等相关资料,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为现代化的管理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灌南局在创建工作中坚持“两手抓”,既突出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深入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考核,不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规范建设,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多年来,灌南局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工程管理考核。特别是水管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全面实行“管养分离”,逐步建立起职能清晰的管理体制、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畅通足额的经费渠道、敬业奉献的养护队伍。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的应付式、突击型管理转变为常态化、规范性管理,工程面貌明显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过程中,在搞好水利管理工作的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富有特色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奋发有为、崇尚诚信、开拓创新的氛围,用水利精神凝聚职工,为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灌南河道管理局先后获得“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灌南河道管理局达到国家级水管单位水平,凝聚着沂沭泗局、骆马湖局、尤其是灌南河道管理局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承载着水利人的追求与目标。”淮委主任钱敏在为灌南河道管理局授牌时的一番话,诠释了水管工作者的勤劳与追求。
不畏前路多风雨,而今迈步从头越。灌南河道管理局成功创建全国先进水管单位,为淮委直管水管单位树立了标杆。钱敏主任对水利管理单位发展提出希望,要求在进一步治淮的伟大实践中,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基层水利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奋力开创基层水利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