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探讨

2012-01-26 07:13汤志高
当代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脑溢血开颅血肿

汤志高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探讨

汤志高

目的 探讨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患者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吸引术组(观察组)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对照组),每组各63例。通过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65%,对照组清除70%,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平均时间为8.3天,对照组为3.7天。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3%。两组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65.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应科学把握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术中对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吸引;高血压脑溢血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发生于脑实质内或脑室内的出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高血压脑溢血患者越来越多,且常见于老年人,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126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吸引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9~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吸引术组(观察组)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高血压脑溢血的诊断标准[1]。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病例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48.6岁。入院时神智清醒37例,意识模糊15例,昏迷9例,大脑强直2例,出血部位多集中在基底节区,共42例(66.7%),另有脑叶出血12例,丘脑出血9例。微创血肿吸引术组共有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1.3岁。入院时神智清醒28例,意识模糊20例,昏迷11例,偏瘫4例,基底节区出血35例,脑叶出血13例,丘脑出血6例,额叶出血6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根据术前脑部CT检测结果,选择距离血肿最近的穿刺点,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区。使用北京万物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将引流管放置于血肿腔内,在低速电钻带动下对血肿进行碎吸抽血。抽血完成后,使用肝素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流管。

对照组:患者经全麻后,选择血肿离颅骨内板最近的切口开颅,皮肤切口长约4~5cm,骨窗直径约3~4cm。在事业范围直视下经过岛叶到达血肿腔,对血肿部位进行清除,操作吸引器时应小心,以免损伤到周围的神经和组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8个月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生活恢复正常患者临床疗效为优;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为良;生活不能自理为中;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认定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6h患者脑部CT报告显示,观察组血肿清除65%,对照组清除70%,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平均时间为8.3天,对照组为3.7天。观察组术后脑部再次出血7例,电解质紊乱18例,消化道出血5例,呼吸道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脑部再次出血3例,电解质紊乱13例,消化道感染6例,呼吸道感染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3%。两组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65.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术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文献研究证明[2],高血压脑溢血手术疗效与诸多因素相关,如: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若能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研究采用微创血肿吸引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微创血肿吸引术疗效优良率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这一研究结果与文旭东[3]的研究结果一致。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虽简单易操作,对脑组织损伤小,但视野范围狭窄,难以清除深部血肿,对于年轻、发病急、病程演变与进展较快的患者可以考虑实施该手术[4-5]。微创血肿吸引术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术后能较快清醒,恢复意识,且并发症较少,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但手术中止血较为困难,术后会发生继续出血,故超早期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风险较大[6]。因此该手术适用于发病慢,病程演变或进展不明显的患者。

高血压脑溢血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因此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把握对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血肿量未达到30ml的患者,建议采取内科治疗,当血肿量超过30ml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证明[7],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20~30min血肿形成,3h内出血基本停止,6~7h后,血肿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从而使病死率及致残率逐渐提高。因此,国内外目前普遍倡导超早期(发病后6~7h内)手术治疗[8],从而减轻脑组织继发损害,降低致残致死率。

综上所述,科学把握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对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术中对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影响。

[1]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6.

[2] 吴浩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式与疗效探讨[J].山东医药,2010,50(36):74-75.

[3] 文旭东.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43-44.

[4] 汪涛.高血压病脑出血5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153-154.

[5] 孙坚钧,郭雷光.基底节区巨大血肿脑溢血合并脑疝手术方案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7,13(9):55.

[6] 王克仁,黄秀华.两种术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选择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2):750-751.

[7] 夏国道.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5):231-232.

[8] 刘华兴.高血压脑溢血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2):54-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023

437300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汤志高)

猜你喜欢
脑溢血开颅血肿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藏医涂擦疗法对血瘫(脑溢血)病康复期的临床观察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