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艳 王 晶* 沙 飞 潘 清 王 珂 谢 艳 马宇晶
近年来,核医学领域的设备发展迅速,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被誉为医学高科技之冠,其绝妙之处在于解密大脑奥秘,揭示出大脑与思维之间的化学联系,大脑皮层中细微的糖代谢、血流等变化都能在屏幕上出现不同的图像[1]。PET不仅是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最优工具,也是研究医药学基本理论及实际问题的有利手段。我国近年来PET装机量也迅猛增涨,成像检查日益普及。
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其原理是把具有正电子发射的同位素标记药物(显像剂)注入人体内,如碳、氟、氧和氮的同位素(11C、18F、15O、13N)1种或2种,这些药物在参与人体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发生湮灭效应,生成基本上在180o方向上发射的2个能量为0.511 MeV彼此运动相反的γ射线光量子。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吸收标记化合物能力的不同,同位素在人体内各部位的浓聚程度不同,湮灭反应产生光子的强度也不同。用环绕人体的γ光子检测器,可以检测到释放出光子的时间、位置、数量和方向,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时间脉冲信号,经过计算机系统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存储、运算、数/模转换和影像重建,从而获得人体脏器的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图像。凡代谢率高的组织或病变,在PET上呈现明亮的高代谢亮信号,凡代谢率低的组织或病变在PET上呈现出低代谢暗信号[2-3]。
PET用于脑血管疾病(CVD)、老年性痴呆、癫痫、帕金森病(PD)、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药物研究与脑功能研究等均有价值。
PET主要用于隐性、高危和疑难冠心病诊断,心肌存活(Myocardial Viability)的检测、介入治疗前后监测、心脏移植、心肌病等的诊断及治疗随访观察等。应用18F-FDG PET观察心肌代谢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项目[4]。
PET主要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分期、分型、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抗治疗现象的检测与监测,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监测,以及恶变过程的观察与基础研究等。
许多医学领域也正在探索PET的广泛应用,例如:组织存活、儿童发育、损伤修复、脏器移植、生理病理学研究、新药的设计开发、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观察和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依赖性疾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PET的发展令人鼓舞,它极大地推动了影像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整体发展,PET成为生物学、生理学必不可少的设备,并且成为分子生命科学的新武器[6]。
20世纪90年代PET开始进入临床,当前的PET技术已日渐成熟完善,但其不足在于:①PET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康普顿效应、散射、偶然符合事件、死时间等衰减因素的影响,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图像质量失真,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更真实的医学影像[7];②PET从分子水平出发,把组织病理学检查延伸为组织局部生化的显示,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恶性的程度,预测病程并直接指导治疗,这是目前CT、MRI等影像技术所不及的,但是PET提供的图像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图像,在临床解剖学意义上又无法与CT、MRI等影像技术比较[8];③PET检查是反射检查,要服用示踪药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检查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是一种损伤性检查;④组建PET中心耗资较大,PET是最贵的医学影像设备(100~200万美元/台),同时它还需要昂贵的回旋加速器和一系列生化合成器与之配套,且应用技术复杂,导致诊断费用昂贵,一次全身扫描约1万元人民币,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医学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一个全面的临床诊断通常要了解很多问题。如:病变的形态学情况、病变的生理功能情况、病变的组织定征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某一种显像设备能够单独解决的,各种医学成像方法都有其特长和不足。目前新的发展是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PET和CT,或PET与MRI(核磁共振)的图像进行融合,同时得到人体的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9]。只有互相取长补短,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才能获得患者的全面信息,给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自2000年PET-CT复合系统问世后,立即引起了医学界的瞩目。它与单独的PET或CT相比,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发现遗漏的病变,排除疑似病灶,明确病程分期[10]。同时,由于PET成本高,开发低造价的临床实用型医学影像系统是普及PET的需要[11]。另外,随着核医学的发展,最近提出了分子核医学的概念,它是分子生物学与核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应用PET进行基因显像,将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12]。
随着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医学界对PET成像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达成广泛共识,可以预见,未来医学及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PET技术及其发展,它将促进医学成像领域的一场新革命。
[1]金永杰,马天予.核医学仪器与方法[M].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2]容丹辉.PET设备原理、特点及技术进展[J].医疗装备,2007,20(8):23-24.
[3]潘中允.PE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徐元昌,柯振武.PET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西南军医,2001(1):30-31.
[5]裴作升.PET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2):58-59.
[6]林祥通.国内正电子发射断层(PET)现状和展望[J].核技术,2003(5):353.
[7]常苏中.PET/CT诊断原理和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6):448-449.
[8]贾峰涛,杨星,张林,等.PET、CT与MRI成像原理及其特点的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163.
[9]李广义,李军,刘松涛,等.PET/CT成像原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8):681-684.
[10]孙涛,韩善清,汪家旺.PET/CT成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1):1581-1582.
[11]田娅,饶妮妮,蒲立新.国内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动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5):485-489.
[12]李基臣,李婧一,段瑞平,等.展望21世纪PET成像技术[C].武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