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捍卫 朱晓红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池州,247000)
生殖健康咨询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对咨询服务提供者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知识,并应具备一定的咨询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和谐的关系[1]。生殖健康咨询与心理学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本文对生殖健康咨询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谈一些看法。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生殖功能和生殖过程所涉及的一切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从生殖健康包括心理学内涵来看,作为生殖健康咨询师首先应了解认知、情绪及意志等心理过程,特别是理解认知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点、运动规律的反映过程,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认知心理特点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2]。
例如,在避孕节育咨询中,首先从认知的整体性看,育龄夫妇对某种避孕节育方法的认知,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而是综合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获得。因此,生殖健康咨询人员应尽可能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再从认知的选择性来看,育龄夫妇在一定时间内只能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生理特征和反映其心理需求的避孕节育方法。因此,生殖健康咨询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3]。
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生殖健康咨询工作的方向,了解分析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是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工作的重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呈梯形状态由低级向高级需要发展。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如,在避孕节育咨询中,避孕节育方法的选择和措施的落实首先要满足育龄夫妇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不妨碍其正常的性生活。还要充分满足育龄夫妇的安全需要,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理化刺激和手术创伤。要让服务对象不必因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而惴惴不安,也不必因意外妊娠及可能导致的身心伤害而担惊受怕。同时对服务对象的生殖健康状况、落实何种措施等隐私的内容要严格保密。只有这样,才可能为满足育龄夫妇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提供基础[4]。
生殖健康咨询离不开人际交流,必须通过人际沟通来实现。生殖健康咨询人员只有将服务对象放在沟通主体的地位,营造人际沟通的和谐氛围,并借鉴心理咨询的积极关注、尊重、倾听、释义及共情等技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5]。传统文化因素可能使服务人员与异性服务对象讨论性问题时更加困难,特别是大多数女性服务人员仅仅习惯与已婚的女性交流,而与男性交流时感觉尴尬。了解男性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角色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有助于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提高咨询效果尤其重要。
例如,男性首先是决策,与情感相比,男性更易接受具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服务提供者告诉男性服务对象应该做些什么。其次,男性不愿意显得无知,特别是性无知,一个有技巧的服务人员能顺其自然地为男性提供信息而不使他们显得无知。再次,男性想知道其他男人是否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服务人员告诉男性服务对象,他的担心是正常的,而且其他男性也有相似的情况时,男性服务对象心理会很舒服[6]。
生殖健康咨询体现了态度的构成因素和形成过程。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在为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认知和情感产生后要向外显示以支配行为,从而产生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表现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向因素。
例如,在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过程中,知情是服务对象对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的认知、了解和评价,是态度的基础。应根据服务对象对生殖健康服务、信息和情感支持的需要,注重提供相关问题和需求有关的信息。选择是服务对象做出决定前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应注重帮助服务对象认知风险,改变行为。服务对象做出与生殖健康相关的决定是建立在了解判断的基础之上,只有对某一生殖健康问题产生某种认识后,服务对象才可能产生某种情感和意向,并做出选择。也就是说是否选择或如何选择取决于服务对象对已获得的生殖健康信息是否认同。因此,生殖健康咨询人员要通过赞扬、鼓励、肯定、合作,与服务对象产生积极互动,形成的愉快的、正面的人际交流模式。最后让服务对象做出知情、自主自愿和可行的决定[7]。
几乎每一个具体的生殖健康问题都涉及一些精神心理成分。妇科疾病、妊娠及流产等往往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精神障碍。生殖健康咨询师应熟悉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会鉴别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心理问题是由现实问题引起,近期发生,持续时间不长,内容相对局限,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没有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暂时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鉴别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可依据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三原则[8]。
例如,有些妇女患了妇科疾病感到难为情,尤其对外阴瘙痒、性交疼痛及出血等更难以启齿,一些妇女害怕作妇科检查,致使病情一拖再拖,以至焦虑、担心、抑郁、不安。这是妇女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倘若,一位年轻的女性,平时性格开朗,常与亲友联系,妊娠后期好像变了一个人,与家人说话非常少,也不与亲友联系,亲友来家做客也极其冷淡,她很可能在妊娠后处于抑郁状态。需转诊心理科做全面评估,以诊断是否患有抑郁症。
心理护理原指护理人员在向患者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改善或解决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地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心身状态的过程。生殖健康咨询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支持可借用心理护理的方法。
例如,服务对象的情绪、行为异常,如焦虑、绝望、愤怒、适应不良等,首先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心理支持的首要目标是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各种需要,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需要;其次,身体一向健康的人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突然成为“患者”,其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个事实,需要尽快适应“患者”角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治疗的服务对象,因为长时间适应患者角色,也会阻碍其心理上的康复。做好心理支持的前提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再次,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引发很多心身疾病。生殖健康咨询人员可以通过创设能表达情绪的环境,引导其寻求积极的自我感觉,防止和应对消极情绪。做好心理支持的关键是调节服务对象面临不适所产生的不良情绪[9]。
1 武俊青,李玉艳,史远明,等.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综合咨询能力的建设与发展[J].国际生殖健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29(2):65-68.
2 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26-28.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2-137.
4 顾永安.知情选择的心理学探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6(4):23-25.
5 武俊青.综合咨询服务在赋予公众知情选择权益中的作用(二)[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4):202-204.
6 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咨询技能[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6-14.
7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修订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9-97.
8 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95-105.
9 叶碧娟,蔡敏,谢蝶兰,等.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