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安全

2012-01-26 01:57: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1期
关键词:消化道病情护士

黄 玲

(重庆市西郊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0051)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病之一。虽然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但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等的改变往往会忽视自己的生活规律和生活质量,对于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不太关注(尤其是在症状不太明显的情况下),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本身有消化道疾病基础的人也不在少数,经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就出现大量呕血、黑便等情况,导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作为一名护士,配合医师积极施行各项抢救措施是取得抢救成功的有力保障,在抢救和治疗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关注患者的护理安全更是整个抢救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2008年卫生部提出的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将患者的安全给予了明确的指示,使我们对患者的安全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从而也为我们的临床护理安全提供了更具体的可操作性,现将本人多年的病房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首先,作为消化内科的病房护士,在接诊门诊、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时要镇定沉稳,专科知识和技能要非常熟练,准备要充分,随时为患者准备好给氧、吸痰、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及常规的药物等。患者刚来时,我们不太了解患者的情况,此时要尽可能把患者的病情考虑得严重一些、危险程度高一些。病床的安排上,要尽量给患者安排宽松、安静、温度适宜的房间(最好是有专科的抢救室),尤其是秋冬季节要注意给患者保暖,休克或有休克先兆的患者保暖时要注意防止烫伤,因为此时的患者末梢循环较差,相应感觉也比较差,容易发生烫伤;同时,出血较多的患者比较烦躁、躁动,容易发生坠床、撞伤、划伤等,护士要合理使用保护具,如:床栏、约束带等。

在落实治疗方案时,更是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抢救配合的过程中,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一遍,同时要对抢救的物品、药品非常熟悉,包括品种、数量、剂型、剂量、放置地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在为失血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尽量选择条件好的静脉,进针的角度稍低平一些(因为此时血管不充盈),以保证穿刺成功率,同时尽可能用型号较大的留置针,以保证输血输液通道。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治疗计划,主要是输液的顺序、输液量、药物剂量、泵抑制剂的泵入速度、止血抑酸药的时间间隔等均需准确把握,以保证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尤其是需要输血的患者,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准备输血前,要与患者或委托人(监护人)做好沟通工作,做到知情同意;交叉配血的标本采集要准确,标本标识一定要字迹清晰可辨,输血申请单上患者的信息一定要准确无误,标本由护士本人送检,以利于查对和防止标本混淆、标识脱落等;输血前,护士要仔细认真地检查血液的质量、血型、量,与血库人员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取回血液;输血时,护士之间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过程中要遵循先慢后加速的方法,但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尤其是夏天,病室温度较高,血液长时间不能输入体内,很容易发生输血反应,要加强巡视,发现不良先兆要及时处理,以保证输血安全。

在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过程中,病情观察对于消化内科的护士来说,更是需要在护士的细腻中见专功,是非常重要的、必备的基本功。因此,护士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反应性,及时报告医师,能够及时的防范和处理险情。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各个不同部位的出血,表现出的先兆不尽相同,右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恶心、上腹不适、晕厥等。一旦发生呕吐,护士要镇定,告知患者不能强忍,同时不要太用力,要在床旁协助患者。消化道出血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呕血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引起窒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出血量。消化道出血根据其失血量可分为轻度失血(<500 mL)、中度失血(约800~1000mL)、重度失血(>1500mL)。不同程度地出现皮肤苍白、头昏,血压、脉搏随体位而改变,继而出现眩晕、口渴、尿少,严重时表现为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尿少或尿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心率>120次/分,深呼吸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护士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呕血的次数、时间和呕血的量,及时向医师报告出血情况,让医师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消化道出血往往还不是一止就停,经常会反复出血,比如: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出血期容易导致循环衰竭,经过止血、补液、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一定要严格控制入量,要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有时过分部充血容量,会导致其血管过分充盈而再次破裂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患者有可能因出血停止后在恢复进食、活动等过程中,因饮食的性质、温度、量、活动等关系会导致再次出血,因此,消化道出血的后续观察和指导仍为重要。

在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更是必不可少。很多初次出现出血的患者,尤其是大出血的患者,他们的心理是非常紧张的,一看到血迹,他们就感到恐惧,担心他们的生命危险。此时,我们护士一定要镇定,不能慌乱,要安抚好患者及家属,有条不紊的执行各项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做耐心、细致、合理的解释,专业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治和预后等,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于再次或反复出血的患者,他们的心理又有不同,他们又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尤其是肝硬化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他们经常出现破裂出血,且每次抢救治疗费用不菲,有多少类似的患者会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他们更是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有时又轻生的念头,此时我们护士更是要给予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不同的机会如巡视、查房、交班、工休会、值班等时间,尽可能多的机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家庭背景、经济境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障碍等,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减轻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尽可能介绍新的治疗方法和专科疾病的前沿信息,鼓励患者,不停地给他们生的希望。同时对有些内向或偏执的患者更要加强安全防范,该留陪的一定要加强监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健康宣教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利用各种形式(如图片、宣传手册、工休会、知识讲座、电话回访等)讲解引起消化道的病因及诱因,很多溃疡患者都有饮食不规律,要告知他们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过硬的食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恢复进食,一定要少食多餐,从流质易消化饮食开始,温度不能太高(特别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一定不能吃带骨、带刺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戒酒、戒烟;避免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等;妥善安排日常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溃疡病或肝病;仔细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胃镜检查及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检查前的准备等;定期复查,如发现呕血、黑便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双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供血,同时由家属立即护送或联系120到医院就诊。

总之,要保障患者的安全,要从细节入手,在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职业的审慎和敏锐把握好护理质量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只注意某一个或是某几个事项,是需要护士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确保护理安全,切实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猜你喜欢
消化道病情护士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