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5日至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加大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会前接见全体督察员并讲话,副部长仇保兴做工作报告。
姜伟新指出,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直接向地方派驻督察员,对经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防止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以确保城乡规划能发挥出城市建设中的指引和约束作用。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快速反馈和及时处置的监督机制,减少违反规划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经济损失,是完善城乡规划层级监督机制的制度创新。
姜伟新表示,当前形势下,深入推进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加强和改善城乡规划综合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围绕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扩大督察员派驻范围,2012年基本覆盖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同时,各省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的要求,向省辖市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各项要求,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和建筑保温材料的监督管理。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并应进行现场抽样检验;保温材料进场后,要远离火源;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定以及没有产品标准的外墙保温材料。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各类节能保温工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按规定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防护层;动火作业要安排在节能保温施工作业之前,保温材料的施工要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未涂抹防护层的保温材料的裸露施工高度不能超过3个楼层,并做到及时覆盖。严格动火操作人员的管理,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相应手续,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动火作业前应对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动火作业后应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灾隐患后,动火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消防安全管理,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在营业、使用期间不得进行外保温材料施工作业;居住建筑在进行改造前应撤离居住人员,并安排专人进行消防安全巡逻,严格分离用火用焊作业与保温施工作业。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
根据该征求意见稿,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将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形成27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形成14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提出“十二五”建筑节能的重点任务,分别是:提高能效,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深入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高耗能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和推广绿色照明应用。
2012年2月6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安排,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通知要求,各地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确保不留资金缺口。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2012年住房保障任务,测算需要政府出资数额,按照规定渠道落实资金。2012年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试点地区取得的房产税收入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可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努力降低保障性安居工程成本。
通知强调,各地要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级财政部门要于2012年5月底前将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市县;市县财政部门要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协议)约定的期限和工程进度拨付财政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2012年2月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这是官方PMI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且站在50%的荣枯线之上。
“继上年12月份以后,1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回调过程逐步趋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反映工业企业生产准备状况有所恢复。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则反映外需水平回落,对外部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冲击还需高度关注。
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
此外,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个百分点。2011年房产税实现收入1102.36亿元,同比增长23.3%。
2012年2月14日,工信部发布《“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重点培育10个物联网综合产业聚集区和100家骨干企业,但《规划》同时也提出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致力在物联网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将在全国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初步完成物联网区域布局。规划同时强调,防止同质竞争,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012年2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长春市签署了《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副省长王祖继出席签约仪式。姜伟新、王儒林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东北地区及吉林省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关决定精神,大力开展“暖房子”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减排工程以及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促进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备忘录具体包括了将“暖房子”工程与建筑节能和城市减排、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景观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及供热计量改革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探索北方寒冷地区解决冬季城市供热问题的新模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