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特大型施工企业,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创建于1948年。1984年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更名为中铁第十一工程局,2001年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随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集团公司下辖第一、二、三、四、五、六、电务、建安、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等10个子公司,年施工能力达120亿元以上。集团设立15个职能管理部门,下设区域经营部等机构,目前会计核算单位381个,施工队伍分布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及利比亚等海外地区。
中铁十一局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软件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1987年开始启用和推广Dos版的财务记账软件和会计报表软件;
第二阶段是自1999年开始使用了Windows版本的用友U8系列财务软件和久其预决算报表软件,推广使用微软的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辅助账务处理,通过远程传输实施财务数据汇总;
第三阶段是自2004年开始,在部分子公司使用用友ERP-NC管理软件和网上银行系统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等。
鉴于企业集团集中理财和促进发展的需要,为加大资金、成本等监控力度,集中财权、集中财力和集中核算,保证财务政令畅通,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满足上市后准确、快捷的会计信息要求以及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需求,中铁十一局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要求和规划下,决定在2008年度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工作,抓好会计核算集中、资金管理集中和会计报表网络集中编报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在2008年进行了中铁十一局集团财务集中核算项目的建设。
中铁十一局集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把集团各工程公司、项目部的财务管理系统统一规划,实现集团公司财务集中核算、集中监控,能够对各级核算单位进行监督。本项目的核心需求是集中管理,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需求主要是:
1、统一集中核算:在分散经营的状况下,统一核算标准,实现“凭证——账簿——报表”一体化透明的会计核算体系;
2、适应会计实体频繁变更的业务特点,能实现柔性会计组织管理;
3、内部交易对账自动化,集团汇总、合并会计报表自动化,能自动生成各种内部、外部管理报表,并能与久其等外部监管系统集成;
4、加强集团监控手段和能力,能够对远离指挥中心的异地项目进行进度、成本、预算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集团管控能力;
5、提高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实现从应收款项的原始单据记录、财务记帐、定期核对、催收、核销、帐龄管理分析、计提准备、信用政策制定(额度、期限等)、信用分析、客户贡献分析、风险提示等全程管理;
6、加强资金和预算管理,有效控制项目的资金和成本,更好地发挥集团的规模优势,创造更多效益;
7、充分考虑项目地域多样性特点,全面进行集团管控,特别是针对网络状况不理想的项目,能将集团管控贯彻下去,消除管理真空;
8、在集团财务统一核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分析,为高层领导提供准确科学的数字化决策依据。
结合中铁十一局目前是上下三级的组织体系,项目组提出了“全面统筹规划,逐步分项实施,持续更新改进”的方针,稳步推进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建设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打造一套体系、实现两大目标、建立三级平台、坚持四项保障、促进全面提高”。
1.打造一套体系 就是建立和完善全集团规范统一的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体系,首先打造从凭证(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帐簿(会计帐簿和辅助帐簿)——报表(对外披露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相互印证、相互可比、规范统一的一体化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体系;然后,在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下,打造统一集成的业务核算体系;使业务核算与会计核算全面融合、资源共享。
2.实现两大目标 在现阶段具体来说首先是确保100%上线率,其次是确保能够自动生成部分报表(对外披露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快速客户端方案,确保100%应用上线。
中铁十一局由于是建筑施工类企业,其下属的项目部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且网络条件情况复杂,有部分项目部的网络条件非常恶劣,网速非常慢,甚至有的几乎不具备上网条件。因此浪潮为十一局定制了快速客户端方案,即网络条件不具备的项目部可以离线操作,网络差的半离线,从而保证实现100%单位上线的目标。
对于完全不能上网的项目部,采用P+G的方案,定时(一个月)将数据导出携带到有网络条件的地方上传到服务器端,与总部数据实现同步。对于网络速度非常慢的项目部,根据需求采用快速客户端小系统,业务人员可以快速进行制单和查账业务处理。快速客户端方案的成功设计及应用,不仅保证核算单位100%的上线,也为十一局集团范围内的100%的合并抵消提供了基础。
全自动对账及合并方案。中铁十一局的合并业务共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交易类合并,另一类是权益类合并,因此浪潮定制了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实现自动化。对于交易类的,采用系统从凭证开始,自动采集交易数据,系统自动对账,之后生成抵消数据,最后形成合并会计报表,即从交易入手,实现全自动处理。对于权益类合并,则采用设置中间表的方式,用交易报表取数,然后自动计算,最终计算出抵消数据,之后自动形成合并报表。
全自动交易方案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点是会计核算和会计流程需要高度统一,特别是涉及到内部交易的业务,相同的业务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后续全自动计算的准确。因此经过对十一局业务的分析,共总结归纳出22种内部交易抵消业务类型,对涉及到内部交易的科目,总结归纳出初始化时设置的要点,然后对内部交易的业务处理进行统一规范,并下发若干份规范会计核算的管理通知进行贯彻执行,最终实现了全自动的集团合并处理。
3.建立三级平台 就是通过搭建会计工作网络平台,实现集团公司、子公司、项目部三级会计核算单位全体财务人员网上办公和交流。
4.坚持四项保障 就是坚持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和纪律保障,最大程度地保证财务集中核算系统有效运行。
5.促进全面提高 就是以财务集中核算系统的应用为手段,实现多维管控目标。横轴:同一会计核算单位各会计要素数据信息相互关联、全面共享;纵轴:单一业务模块信息数据自动汇总分析;时间轴:不同会计期间和业务期间数据可对比分析;同时对不同单位间的数据也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样四维结构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中铁十一局应用浪潮ERP-GS管理系统包括:总账,辅助,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现金流量、内部交易、合并报表等。整个项目历时半年,完成400多个会计实体成功上线,具体过程如下:
2008年3月 完成项目调研(中铁十一局集团组织架构建立,系统管理员培训,系统规划初稿)
2008年4月 完成项目服务器配置、网络以及软件环境搭建;培训准备工作并开展培训。
2008年5月 完成培训工作,完成系统规划,并于中旬开始系统上线,并行1-6月份的业务,所属六公司合并产生资产负债表年初数。
2008年6月 完成帐务数据初始,开始设计财务报表的主表,工资固定资产模块上线。
2008年7月 集中精力对内部交易合并报表进行攻关,工资固定资产模块上线基本完成,客户方独立开始研发《高速优化系统》以及与久其报表接口工具。
2008年8月 根据系统反馈的情况,对基本财务核算做进一步的规范,为内部交易合并报表打下坚实的基础,期间浪潮根据系统使用情况完善了相应的系统功能。
2008年9月 内部交易合并报表收尾工作,系统维护,系统相关文本的整理与完善,《高速优化系统》完善及推广使用等。集团和所属工程公司自动产生上半年合并会计主表第一版数据。
通过实施浪潮ERP-GS管理软件,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财务管理规范得到充分贯彻,加强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率,使各单位的财务信息透明化。提高了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了集团对财务状况的掌控能力,缩短了分析与决策的周期。
全集团应用一套系统,实现了财务、工资、固定资产等100%上线率,数据高度集中,统一存放在集团总部,便于数据的备份、存储和管理。统一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统一流程,在建立了统一的会计政策、控制原则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从集团层面统一了会计科目、会计凭证、报表等。数据在统一的管理体系下,使得数据维护更加方便,也为数据的统一授权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解决了编码不统一的问题,为数据的集中分析提供了平台。
实现了内部交易全过程在集团范围内的抵消,促进了业务规范;生成集团合并报表,改变了内部对账、编制报表费时费力的情况,同时还优化部分会计业务。核算单位通过利用凭证模板、自定义凭证等功能,自动完成了凭证的生成及结转。
做到对下级单位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如果有相应的权限,就可以通过操作系统任意查询各级核算单位的帐表数据、凭证数据、报表数据等,可以真正实现穿透式查询,有助于改善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全面支持企业的决策分析。
产品的个性化有效应用,通过根据自身特点定制应用“快速客户端“等系统,解决了网络条件很慢的项目部的上线应用问题,提高了运行速度,保障了核算单位100%上线率;而与久其等软件的无缝集成,则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和管理的集中、支持集团的标准化管理和控制、支持集团对各项目部以及同类别项目部的信息及时查询、汇总和分析,实现了集团母公司对项目部的财务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