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乃博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整理

2012-01-26 09:02任宪石魏洪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3期
关键词:骨伤科血府逐瘀汤骨折

李 维 任宪石 魏洪力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骨伤科,吉林 长春 130031

于乃博主任医师,生于1956年,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与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骨伤科疾病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干预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笔者常随师抄方多年,收益颇深。

1 医如其人,以德传承

于老师强调严谨治学,以德统术。常常告诫弟子,“凡为大医者,无不以严谨治医而恪守医德。从医如同做人,要做一名良医,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于老师做到了在情感上热爱中医,他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中医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中医之忧而忧,为中医之乐而乐。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以医院为家,把患者视为亲人。正是缘于这样的内在情感,于老师对病人不分贫富、地位高低,均一视同仁。即便是接诊社会底层,文化素质不高的人,于老师仍是耐心为其查体、询问病史、认真分析讲解病情。有时需要重复讲解数遍,但于老师依然很执着,正是源于这种执着,成就了他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患者的口口相传,很多人慕名前来求治。

2 溯本逐源,勤于探究

于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中医理论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可操作性,以往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证明,现行的教育体制及授学方式,限制了中医的成长,学习中医就如同盲子夜行,力气花了不少,可取得的成效并不太理想。我国的中医药学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医学体系,其多数内容多集中于经典及历代医家著作中。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在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是非常先进的,然而由于其传承的局限性,使其发展缓慢,中医随时间的沉淀更加香醇,故在学习时需要探求本源,理解古代先贤的良苦用心,体会其组方用药之法。于老师长期临证,亲笔书写、总结了好几本厚厚的经验集,其中有用药的体会,有对效方的分析,自己的治疗体会,对古籍疗法的评述,很是珍贵。但他却毫无保留把它教给大家,轮流抄写、学习,使大家从中收获许多,辨证和组方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于老师常说在中医诊疗中,离不开认真思索和勤于读书。由于近年来中医界整理了大量医学专著,其中融入了相当多的现代医学知识,使中医药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想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必须经常读书。读书的方法一是温习古籍,二是泛览今书。四大经典著作要放在手边,时刻翻阅。还要留心许多名医著作丛书,这些丛书的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是学习总结名医经验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需要认真阅读。目前分科越来越细,我们应带着问题而有重点地精读细研,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

3 古为今用、围手术期用药理念

手术是骨伤科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但是单凭手术操作有时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一般骨折在西医院治疗,碍于其理论体系及治疗方式所限,术后只能予简单的预防感染、支持疗法等,基本靠患者自身来修复创伤及手术带来的身体损害。中医因为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及药物方面的经验,在手术前后提高疗效、增加恢复速度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围术期的时限并无统一限定,不同病人、不同的病情会有很大差别。无其他器官复合伤的闭合性骨折,其围手术期在1周左右,经过中医干预后,在减轻水肿、疼痛及排便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在骨折后1~2周为本疾病的初期,围手术期正好处于这个时期内,伤后骨断筋伤,气滞血瘀,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我科经多年观察,患者受伤后,特别是术后易出现肿胀、疼痛及大便不正常的情况,而中医治疗可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于老师强调术前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术后可进食后以“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合用“五味消毒饮”,均水煎服,100ml,日二次口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四诊合参后随证加减;水煎服,100m l,日二次口服,术后可进食后可即行少量多次口服,至排便后再每日二次口服。

骨折是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外伤造成骨折的同时也会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骨折后局部脉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血溢脉外,瘀血停留,气血运行阻滞,引起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异常活动,畸形等;瘀血停留日久郁而化热,煎熬津液,津液耗损而成燥,加之骨折后气机不顺,二者同时作用致使大便不畅;跌仆损伤后热毒蕴结于内,引起血液错经妄行,火毒内攻易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等,骨折及手术后会有部分组织坏死,血液循环不畅,极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本科运用的“血府逐瘀汤”加“五味消毒饮”的治疗方案便针对骨折后患者的病机所用,借“血府逐瘀汤”的活血化瘀,调畅气机之功,加之“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之力,更好的应对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机体变化。“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方由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 (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由于药效峻猛,对年老体弱、气血虚衰、妇女妊娠、经期及产后失血过多者,应将“血府逐瘀汤”中的俊下药物减量或去除,“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骨折初起,属于局部病变,脏腑功能以及气血津液均未受损,毋庸他顾;只须使用清热解毒之品及时消除病因,即能控制病变。本方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种解毒力量颇强药于一方,力能清热解毒。因清热解毒之力甚剧,故应考虑患者体质,必要时减少药物用量。

4 从于发展,点滴积累

中医是经验科学,离不开历史传承和实践。5000年的中医发展史,形成了众多不同的门派,繁杂的典籍记载,凝结着先贤的心血。科学的整理和继承前人经验,探索古方的神奇功效,是一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然而,医海浩瀚、千头万绪,无一定之规可循,我们不得不感叹:要达成功彼岸,唯有苦行一途。

于老师强调中医骨伤科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是中医界里和现代医学重叠最多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时侯必须要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以往,中医基于我国人民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使解剖学在我国5000年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中,缓慢发展,尽管曾经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达到过当时世界医学史最先进水平,但到了近代,已经完全被现代解剖医学所赶超。加之现代思想的广泛普及,人民的日常知识多为现代知识,使现代医学在人民的心中认同率极高。而中医学尽管以其特有的神秘在人们心中留存,但因其言“传身教、敝帚自珍”的传承特点,使其思想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严酷的现实处境,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同时,必须和现代医学对照,甚至验证,这样就更加淡化了人们对中医的认同。俗话说:“信者为医”,如果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还如何去追求其他。所以我认为中医要发展,首先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可以通过普及传统中医思想知识,推广回归自然的人文属性,重新唤起人民对绿色中医的信心,成为了中医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医具有“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的天然优势,很容易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要做到这些,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从药材的种植、采集、炮制、包装、运输、保存、制剂、推广等多方面着手,只有真的做好基础工程,在结合高深的中医理论应用,才可能重新换取人民的信任。理论再好,终究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会被认同,这也需要众多的人投入这项工程。另外,当今世界,一切都在高速发展,以信息和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已经全面融入现代医疗行业当中。中医要发展,就不能排除现代文明。海纳百川,乃成其大。

以上仅为笔者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对于乃博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浅显认识,于老师尚有很多临床经验需要我们进一步整理。

猜你喜欢
骨伤科血府逐瘀汤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