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通山 437600
急性肺栓塞 (APE)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具有临床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该病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故早期确诊APE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1]。实验室检查是诊断APE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其中D-二聚体 (DD)水平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为进一步探讨BNP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至2011年间收治的7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肺栓塞诊断标准,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症状,经肺动脉多层螺旋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 (61.5±3.4)岁。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取研究对象清晨静脉血3mL,以3000r/min分离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检测两组患者的DD水平,仪器为东芝公司生产的 TBA 120型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DD水平>3mg/L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同时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DD水平检测结果 APE组患者的DD检测水平为(5.1±1.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 (2.1±0.6)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检测阳性率 APE组患者的DD水平检测阳性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1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急性肺栓塞 (APE)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与冠心病、心绞痛、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等极为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据国外文献报道:肺栓塞的漏诊率可高达70%。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肺栓塞病死率可高达30%,但经过充分治疗,病死率可降至2% ~8%[2],因此早期确诊急性肺栓塞,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目前,临床多采用肺动脉造影以及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等手段进行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但医疗费用昂贵,且作为有创性操作,对患者身体带来了一定的损伤,且漏诊误诊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临床急需寻求一种简单可靠且敏感性高的无创检查手段。本研究采用D-二聚体 (DD)水平检测诊断APE,结果表明APE患者的DD的检测水平以及和DD水平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P<0.05)。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是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3],当血栓发生栓塞时,血栓纤维蛋白溶解使D-二聚体浓度增高,对APE的诊断敏感性达可达92%~100%。D-二聚体不仅是预后判断的可靠标志和短期预后预测因子,而且是急性肺栓塞患者长期预后预测指标[4],能够显著降低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可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一条简便易行、效果可靠、降低病死率的办法。
综上所述,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敏感因子,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陈维芊,赖沙毅.D -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快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6):478-503.
[2]吴宗文,方运勇.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35):12-13.
[3]赵玉文.脑钠肽和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27-28.
[4]昝家宁,孙叶海.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发病中的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5):9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