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煤矿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2012-01-26 07:03赵宏伟
中国煤炭工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井田倾角轴向

文/赵宏伟

大阳煤矿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文/赵宏伟

山西兰花集团大阳煤矿自建井以来,虽然对井下地质进行勘探工作,但由于对矿井地质构造规律缺乏系统的认识,煤矿地质工作仍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对矿井建设及生产时期的构造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及井下观测资料,开展矿井地质构造规律研究,可为矿井开拓布置、井下断层、陷落柱的识别与分析提供依据。

一、矿井构造概况

大阳煤矿位于泽州县西北直距约11km处的大阳镇向东村、上村一带,行政区划属泽州县大阳镇管辖。井田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山带沁水板拗太行块隆西侧、晋获褶断带西北侧。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井田总的地层走向北西25°~30°,地层倾角3°~12°,褶曲为井田的主要构造,同时发育一些断裂构造及陷落柱。

1.褶曲

(1)金漳背背斜(S1)。位于井田东北部,轴向北北西—南南东,两翼地层倾角5°~12°,贯穿全井田,地表见出露,由钻孔及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3510m左右。

(2)S2向斜。位于井田中部826、827钻孔一带,呈倒“S”形。轴向西—南东,两翼地层倾角3°~5°,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1800m左右。

(3)S3背斜。位于井田中部837、838钻孔一带,轴向西—南东东,两翼地层倾角3°~6°,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700m左右。

(4)万里向斜(S4)。位于井田南部841、854钻孔一带,呈弧形。轴向北西西—南东,两翼地层倾角3°~8°,地表见出露,由钻孔及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2350m左右。

(5)S5向斜。位于井田南部761、848钻孔之间,轴向近东西,两翼地层倾角3°~5°,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9500m左右。

(6)中村背斜(S6)。位于井田南部845、852、751钻孔一带,呈弧形。轴向北北东—南南东,两翼地层倾角3°~10°,由钻孔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1310m左右。

(7)S7背斜。位于井田东南部848、883钻孔一带,轴向北西西—南东东,两翼地层倾角3°~8°,由钻孔及采掘工程揭露控制,在井田内轴向延伸长度750m左右。

2.断层

(1)上河漳北正断层(F1)。位于井田北部,走向北北西—南南东,倾向北东东。倾角75°,落差14m,井田内延伸长度980m左右。748孔3号煤层缺失。

(2)F2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北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70°,落差26m,延伸长度从北往南纵贯唐安煤矿、大阳煤矿、王坡煤矿,为本区控制性构造。地表见出露,采掘工程揭露。

(3)金漳背逆断层(F4)。位于井田东部金漳背村一带,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75°,落差15m,井田内延伸长度650m左右。749、819号钻孔中地层重复出现。

(4)上河漳正断层(F6)。位于井田西部,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75°,落差5m,井田内延伸长度900m左右。地表见出露,采掘工程揭露。

3.陷落柱

井田内陷落柱构造发育,根据以往勘查地质填图、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成果,井田以F1断层为界,将构造区分为东西两区。其中西区陷落柱共计70个,占总量的75%;东区陷落柱23个,占总量的25%。

其中在井田北部的X2陷落柱、西部的X15陷落柱规模最大。X2陷落柱呈近圆形,直径230~250m左右;X15陷落柱呈椭圆形,长轴200m左右;短轴长150m左右。其余陷落柱规模都较小。

二、井田内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近年来,地质学家依据矿井地质研究的实践经验,认为在空间和成因上与断层有密切关系的小褶皱、节理和陷落柱,在断层影响带内具有一定的发育特征,它们是断层出现的征兆。

1.断层展布方向与陷落柱发育情况统计分析

矿区小断层较为发育,统计现开采范围内,3号煤层共发现43条小于5m的小断层,其断层性质均为正断层。

根据实际资料进行整理,按小断层走向方位从0°~90°,选用中间整数10°分割法进行再分配,以单位条数长度比例法,编制出大阳煤矿3号煤层小断层走向分布图。该井田小断层按走向方位总体上可为2组,其方向分别是20°~30°, 40°~50°。

2.断层倾角特征

区内断层倾角变化较大,倾角最大75°,最小倾角为30°。平均倾角65°。根据43条小断层倾角统计,同倾断层的倾角普遍大于反倾断层。

3.断层落差变化特征

在已揭露的43条断层中,以落差h<3m的占大多数,其中落差1m<h<3m的有26条,占52%;落差3m<h<5m的有15条,占30%;落差h>5m的9条,占18%。

三、井田内陷落柱发育规律研究

1.发育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大阳煤矿井生产揭露与三维地震勘探共发现93个。从平面形状分,陷落柱呈椭圆形的有80个,近似圆形的有13个;从每层位置的横切面积上分,大于5000m2的大型陷落柱的大型陷落柱30个,500~5000m2的中型陷落柱50个,小于500m2的小型陷落柱13个,其中最大的陷落柱X8横截面积为22074m2;最大的长轴250m,最小的长轴23m,长短轴之比平均在2∶1,长轴方向以NNE向、NW向为主。

(2)内部物质特征。从3403运输顺槽揭露的X18陷落柱来看,柱体内岩石碎块以细砂岩为主,岩性相对单一。

各种大小不一的岩块多具棱角状,无序排列,其层理有纵向、横向、斜向等,柱内岩块均为上覆岩层,密实度高,干燥无水,具有泥砾结构。

2.分布规律

三维地震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陷落柱与异常区分布在矿井中部、西北部、西南部。

(1)陷落柱多分布在向斜轴部附近。目前发现的93个陷落柱中,有47个陷落柱分布在向斜轴部附近,占总数的50%。

(2)井田内有70个陷落柱和异常区都有断层穿过或位于断层附近,占总数的75%,其中F1大断层上连续发育3个陷落柱,说明断层对陷落柱的发育起到控制作用。

(3)陷落柱成群出现,具有分片和带状分布的特点。井田内发现的陷落柱基本上分3片展布:第1片是矿井西北部的Xe、X型陷落柱;第2片是矿井西南部的Xy、X型陷落柱;第3片是矿井中部的X型陷落柱。

四、结论

1.断层发育规律

本区断层较为发育,断层性质主要为正断层,总体受F2正断层影响,断层走向可分为两个方向:以20°~30°者最多,其次为40°~50°,断层倾角较大,一般为50~75°。

2.陷落柱发育规律

陷落柱多分布在向斜轴部和断层带及其附近,常成群出现,具有分片分带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地下水径流情况。陷落柱在垂向上的胶结程度有差异,一般上部胶结程度差,中部胶结致密,起到相对隔水层的作用,下部胶结相对较差,较正常岩层阻水能力弱。

(责任编辑:李元)

作者单位:(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阳煤矿分公司)

猜你喜欢
井田倾角轴向
大型立式单级引黄离心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
地球轴倾角的改斜归正
东荣二矿井田构造应力分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基于串联刚度模型的涡轮泵轴向力计算方法
一种可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超声悬浮轴承
浅谈山西省朔州市梵王寺井田9号煤层赋存特征及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GE 9FA燃气轮机轴向位移波动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