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瑞安市塘下镇森林城镇建设的思考

2012-01-26 03:06:17
自然保护地 2012年2期
关键词:绿地城镇绿化

王 文 光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人民政府 325200)

1 概 况

塘下镇位于瑞安市东北部,东临东海、西抵集云山、北接温州、南靠瑞安市区,面积约86平方公里,包括塘下、罗凤、鲍田、海安、场桥五个办事处。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多丘陵,东部为沿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平均海拔10米以下;北部群山重叠,山脉最高峰烟墩山海拔661米。塘下镇江河溪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江、河、湖网交错如织,主要干流有温瑞塘河、中塘河、韩田大河,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的逆向演替加剧,导致境内的原生植物绝大部分被次生针叶林所代替,现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植物群落。全镇土地面积128696亩,其中林地面积39686亩。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9853亩,灌木林地面积5762亩,无立木林地931亩,宜林地面积292亩。活立木总蓄积43450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7758立方米,散生木蓄积45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64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3.2%,林木绿化率30.8 %。

2 森林城镇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建设现状

塘下镇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林业建设,坚持将林业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来抓,通过大力实施林业产业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功能较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修建了一大批主题(功能)鲜明的公园,公路、河流、镇区骨干道路基本得到绿化;城镇建成区各类绿地总面积达到11889亩,人均公共绿地8.5平方米,林木绿化率25.2%;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2%以上,全镇89个行政村有11个达到省、市绿化示范村标准;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连续多年无重大破坏森林事件,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乡土树种在各类生态林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古树名木(44株)得到严格有效的保护。

2.2 存在问题

绿化节点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公共休闲绿地较少,不能满足市民休闲的需要;绿化档次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公路、河流、镇区骨干道路绿化厚实感需要增强;绿化整体性有待进一步整合,境内河流、主干公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斑块之间连接松散,城区绿地之间,城区绿地与城郊山林、农田之间未形成一体,与建设优良的城镇森林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林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复层林、阔叶林、混交林少,单层林及针叶纯林多,易引发森林病虫害;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森林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布局

当前,塘下镇正在积极创建森林城镇,奋斗目标是:城镇建成区内林木绿化率27.6%、人均公共绿地17.8平方米;建成区外农田林网控制率95%,40%村庄绿化率达到市级以上森林村庄标准。根据创建森林城镇的目标与塘下镇资源分布特点,塘下镇森林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布局如下。

3.1 基本思路

(1)城镇建成区以凤凰山公园、韩田公园为生态依托和建设重点,突出温瑞塘河、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的骨干生态廊道的作用,把城镇区的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网状开放式生态绿地格局。

(2)以建成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公益林为重点,以推进平原绿化工程为主要内容,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主要水系、道路绿廊是森林城镇建设的骨架,要充分发挥其绿廊的纽带作用,把城镇绿地与外围山体、农田、村庄有机的连成一体,逐步构建完善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3)结合挖掘塘下镇的风凰山水、渔乡龙舟、大罗山等文化资源,在各种绿化过程中灵活进行体现,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3.2 总体布局

塘下镇森林城镇的建设布局,依据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主要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塘下镇地形地貌等自然区域特征、森林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以及森林城镇的发展目标,确定塘下镇森林城镇建设体系构成为“一核二片三带多点”的综合森林生态体系。

3.2.1 一核

以人口集中的塘下镇区绿化建设为核心。建设重点是建成区内道路、河流的绿色通道建设,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建设,城镇片林建设,单位庭院及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用3-5年时间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4141亩,绿地率达到27.6%。

3.2.2 两片

塘下镇的城镇范围沿镇区两侧分为两个片区。南部平原生态绿化区,地势平坦,以农田和城镇建设区为主。农田林网是连结塘下各村庄的生态骨架,规划按照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确定的农田林网建设控制比例要求和有关省级森林城镇评价标准,对塘下镇平原区域的路、河、沟、渠、堤等地段的其它宜林地,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营造各类防护林带(网)和城镇生态景观林。坚持点、线、带、面结合,针阔叶混交,常绿落叶合理布局,建骨架、配网格,提高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

北部低山丘陵森林屏障区,地势较高,是塘下镇的生态背景屏障,也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规划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通过实施生态林工程,使塘下镇森林的森林总量、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明显加强,森林景观更加优美,提高优质林果产量,建立以林木为主体,集约式动态发展的稳定、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3 三带

通道生态景观带:进出塘下镇的重要通道有:甬台温高速、104国道、罗山大道、滨海大道等,这些通道或南北或东西贯穿镇域,是镇域联系镇工业功能区、城镇综合服务区以及中心村集聚发展区的之间的纽带。对这些重要通道,其景观建设不仅要高起点、高品位,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功能,而且要与沿线的地形地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满足绿、美、洁、畅的要求。

塘河生态景观带:塘下镇水网密布,大小塘河纵横交错,主要塘河有温瑞塘河、中塘河、南河湫、南山渎、龙河、上马河等,其中温瑞塘河、中塘河在塘下具有重要的位置。对这些大小塘河根据两岸实际,设置绿化景观带,宜宽则宽,适当配置雕塑小品、休憩座椅、景观亭等,形成塘下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滨海生态景观带:塘下镇临山频海,是瑞安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沿海一带不仅是滨海大道等交通干线所在,也是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区域。在建好沿海防护林的同时,增加景观、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景观标志性地段和外地游客至塘下镇旅游观光的形象窗口,成为塘下镇独具特色的绿色通道长廊景观。

3.2.4 多点

塘下镇有89个行政村,目前已经有11个被评为绿化示范村,加大推动绿化示范村建设达标活动的力度,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工程,使全镇40%的村用3-5年时间达标,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绿化村庄。通过这些众多斑块的串接,推进塘下镇整体森林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形成植被繁茂,森林景观资源丰富的优越生态环境。

4 结论与成效展望

通过森林城镇建设,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一是城镇面貌得到改观。紧紧围绕创建森林城镇、优化生态环境的目标,以增绿量、上档次为重点,加大绿化造林工作力度,高标准完成通道、塘河、滨海生态景观带等一系列重点绿化工程,预计新增绿化面积2600亩,届时全镇40%的村庄达到市级以上森林村庄标准,塘下镇成功步入森林城镇行列,城镇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可大大改善,城乡森林景观得以丰富,城镇生态品位得以提高。二是道路绿化得到加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坚持绿化、美化、彩化相结合,注重提高道路绿化的档次,以乔灌结合、高低有致的乔木树种为主,并配置一定数量的观赏花木树种,干线道路两侧预计新增绿化面积1158亩,实现“道路林荫化”,可使主要干线道路的行车环境和沿途景观得到明显加强。三是防护林体系得到完善。通过开展河道整治绿化工程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预计新增绿化面积 1400亩,可对现有的防护林体系进行重要的补充,形成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猜你喜欢
绿地城镇绿化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进绿地
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