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丹 谭 雯 (解放军第202医院护理部,辽宁 沈阳 110812)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性肝破裂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危及生命,适时的液体复苏是治疗的关键。传统观点认为,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立即大量补液,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直到出血得以控制。曾有学者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建议在有效控制出血前,用少量液体维持血压在“可允许”的低水平范围内,对此类患者可能更为有益〔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的早期液体复苏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创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男64例,女21例;年龄14~69〔平均(38.2±23.6)〕岁。开放性肝损伤9例,闭合性肝损伤76例;单纯性肝外伤31例,合并其他组织器官的多发伤54例。所有病例休克的诊断依据第5版《外科学》诊断标准,肝脏损伤程度按美国外科创伤协会(AAST)分级标准。
1.2 分组与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n=40),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7岁;伤后就诊时间10 min~2 h,平均25 min。休克程度≥中度者34例;肝损伤程度≥Ⅲ级者31例。在有效控制出血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用平衡液维持血压在可允许的低水平范围内,一般收缩压(72±14)mmHg。(2)即刻液体复苏组(n=45),男3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1岁;伤后就诊时间15 min~1.5 h,平均32 min。休克程度≥中度者39例;肝损伤程度≥Ⅲ级者34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大量晶体和(或)胶体液,收缩压(88±16)mmHg。(3)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全面评估患者的伤情,采取休克体位,注意输液加温以调整身体温度等〔2〕,视病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针对不良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1.3 检测项目 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血清乳酸、剩余碱(BE)、输液量和病死率,比较不同的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两组患者术前的血细胞比容〔(28.60±2.22)vs(20.42±2.46),P<0.05〕、血清乳酸〔(1.84±0.34)vs(2.48±0.68),P<0.05〕、BE〔(-4.60±1.26)vs(-6.82±1.14)mmol/L,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即刻液体复苏组术前输液量〔(1 686±542)vs(3 810±418)ml〕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为12.5%,即刻液体复苏组为2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既往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方法是尽早大量液体复苏,以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了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概念,主张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到达手术室止血前只给予少量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待彻底止血后再积极复苏,这较即刻大量液体复苏更有利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本文两组病例不同液体复苏方式结果的比较支持上述观点,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即刻液体复苏组,一些血清学指标也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机制是可以在活动性出血没有彻底止血的状况下,避免大量液体复苏可能引起的血液黏稠度降低、凝血因子稀释、血流加快、保护性血管痉挛解除等弊病,从而在维持重要器官基本血供的前提下,减少对机体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干扰,对于改善预后有益〔3〕。
1 张 宏,陈明利,林 俊,等.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6):18-9.
2 Yamazaki Y,Salto A,Hascgawa K,et al.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serious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J〕.Masui,2006;55(6):699-703.
3 袁向东,吴 粤,叶 珩.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7):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