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及其预防

2012-01-26 00:39张惠婷王丽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7期
关键词:瓜州羊痘疫区

张惠婷 王丽萍

(甘肃省瓜州县畜牧兽医局,瓜州 736100)

羊痘俗称“羊天花”,是由羊痘病毒感染山羊和绵羊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丘疹和疱疹,尤其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发生最多。该病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一旦发病,除死亡导致的直接损失外,还可影响羊肉品质,造成孕羊流产,多数病羊生产力降低。目前,危害最大的是绵羊痘,由于综合性防控措施跟不上,疫情一直延绵散发。据记载,甘肃省1935年就有羊痘发生。1988年秋,在河西地区曾经爆发流行。一直绵延至今。仅1989年河西包括兰州市永登县和白银市景泰县在内的7个地(市)22个县(市、区)中就有19个县(市、区)的91个乡(镇)、347个村大范围爆发疫情,共发病129 665只,发病率达22.87%;死亡7 391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1]。1988年,瓜州县锁阳城镇农民从甘肃定西县调引羊只将疫病带入,因多次倒卖,疫情迅速传播蔓延,致使全县9个乡镇30个村的羊只发病,共发病羊10 220只,占全县绵羊总数的12.6%,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疫情爆发后,由于积极调运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免疫和采取综合性有效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扑灭。随后羊痘疫情受到各级行政与防疫部门的重视,连年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羊痘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养羊业已成为瓜州县乃至全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2008年以来,甘肃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其中,之一就是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在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下,甘肃省已建成肉羊饲养量100万只的养羊强县8个,50万只以上的养羊大县27个,瓜州县也被列为养羊大县之一,年饲养量86万只,养羊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导致综合性防控措施跟不上,致使近年来羊痘疫情逐年上升,成为制约肉羊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1 流行病学

任何季节都可发生羊痘,但以春秋两季多发。除了单独感染以外,由于羊痘主要侵害上皮组织,导致黏膜损伤,破坏机体天然保护屏障。因此,还可引起其他病毒、细菌或真菌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如与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等都已见报道。20世纪80年代,羊痘发病多呈爆发流行,大群羊发病率高。近年来随着饲养方式的转变,发病多为零星散发趋势,散养户发病明显高于规模养殖场户。最初是个别羊发病,若不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很快波及蔓延全群。

2 病因

2.1 防控措施不当

未严格执行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的控制和扑灭措施。一方面没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时上报,另一方面隔离、封锁、扑杀等强制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疫源不能彻底消灭。

2.2 群众对羊痘的危害认识不足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责任心不强。往往是出现病例后既不上报、又不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病羊混群饲养和自由活动,病死尸体乱抛乱弃,导致疫情扩散蔓延。

2.3 羊只流通频繁

流通贩运频繁,产地检疫环节薄弱,散养户检疫率低,以致病羊随意出售,甚至被长途贩运。

2.4 未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预防免疫措施不力

因羊痘未列入国家强制免疫的病种之中,各级没有实行羊痘防控目标化管理,预防免疫完全靠养殖户自发自购疫苗免疫。免疫接种部位、剂量、皮内免疫注射方法不当,致使免疫失败。

3 防控措施

3.1 强化县、乡、村三级疫情测报网络体系,严格疫情报告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坚持疫情普查和监测制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除迅速报告外,立即划分疫点、疫区,进行隔离封锁,限制羊群流动,禁止流通贩运。严格消毒场地,并对健康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3.2 加强检疫监管,严把进出关口

强化产地检疫,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和购入羊肉、皮毛制品。从非疫区购羊必须经过检疫,并且调至目的地后隔离观察45 d,证实无疫病后再混群饲养。把好流通关口,严格检疫、严格出证,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3 实行全覆盖预防接种

一方面,对疫区实行强制免疫计划,每年春秋两季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羊痘疫苗免疫注射;另一方面实行科学免疫,确保免疫效果。严格按照羊痘疫苗免疫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保管及使用疫苗,确保方法准、部位准、剂量准,提高免疫质量。

3.4 加大科技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羊痘预防知识

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重点宣传羊痘的危害和科学防治措施,增强农民群众的自觉防控意识。同时,加大免疫操作技术培训,提高免疫质量。

3.5 加强防疫目标管理,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将羊痘纳入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任务目标,落实防疫措施。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羊痘防治技术规范》,增强防控责任;强化疫病监测,做到有疫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速扑灭。

3.6 建立扑杀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养殖风险基金和扑杀处理发病羊只补偿的长效机制,确保羊只扑杀后经济补偿落实到户。

3.7 科学化管理,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建立动物卫生与消毒制度,定期消毒灭源。污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对病死动物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羊痘疫病扩散传播。

猜你喜欢
瓜州羊痘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瓜州的“大地之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尾寒羊痘病
更 正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瓜州品瓜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