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帅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失业率是政府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依据,受到各国的关注。中国失业率数据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登记失业率。第二,城镇调查失业率。第三,历次人口普查中的失业调查。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存的失业率调查方法不仅得出的失业率数据互不相同,而且都与真实失业率有较大出入。
正因为失业率指标的重要性,而且中国目前测定失业率数据的失真率较高,一批学者对失业率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计算模型和方法,试图对中国的失业率做出较为接近真实失业率的把修正。穆熙(2000)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因素推定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应在8%;李实(2004)、蔡昉(2004)通过选定特定城市进行抽样调查获取失业人口数量。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笼统的定义比较以及对统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和修正。向东进、范辉(2010)则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根据我国28年的GDP增长率、CPI、登记失业率及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因素,并做出相应的预测。但由于他们仍使用了中国的登记失业率等这些(可能)失真的统计数据,故而由此获得的预测失业率仍不一定与真实失业率相吻合。
借鉴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股指与失业率的关系对中国的失业率做出估计。股指与经济体的失业情况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是因为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在资本市场的一个反映,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扩大了生产的规模,降低了失业率。经由股指这一桥梁,或许能达到或接近真实失业率的彼岸。
失业率与经济发展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股票市场是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且它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不易受个人或组织的操控,反映股票市场变化的股指数据真实,不存在人为修改或是隐瞒的可能。故而以下将分析美日英三国的失业率与本国的主要股指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得到一个失业率与股指的之间的统计规律,最终能对我国的失业率加以估计。
(1)股指与失业率趋势比较。为了与失业率的月度数据统计相对应,我们选取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216个月的平均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日经225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作为原始数据(来源:雅虎财经网站)。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调整均值使其均值与本国的相应时期的失业率均值相等。将经过这一调整过程的数据作为样本,与相应月份的失业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美国与日本的股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英国除了2003年至2007年这一时期外二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2)股指与失业率的回归分析。本文旨在考虑失业率与股指的相互影响变动趋势,而不是要全面的考量失业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只需要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数据处理分别得到美日英三国月度失业率与股指的回归模型
从使用月度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美日英三国的失业率与对应的股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回归系数的范围则在-0.354至-0.796之间。
为了进一步的剔除股指短期波动的影响,我们再使用三国的年度数据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出在较长的周期内,失业率与股指的相互变动关系更加明显的特征。
三国年度回归模型如下:
从现在得出的模型可以看出,股指每一个单位的变化,就将导致失业率0.364至0.801个单位的负向变化,这里隐含的经济学含义就是股指上涨(在长期)表明宏观经济景气,就业机会增加,从而减少失业率;股指下跌(在长期)意味着宏观经济低迷,就业机会减少,从而拉高失业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股指的短期波动还有可能受到诸如参与者非理性预期、基本市场流动性增加、突如其来的利好消息或是巨灾等随机因素的冲击,从而并不能保持与宏观经济的一致变动,所以在这里得出的这个结论仅能作为总体态势的一个推论。
(1)中国登记失业率与上证综指的关系。我们通过对中国登记失业率与上证综指的关系做一元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看,上证综指对中国年度、季度登记失业率的解释度不高,说明即使在长期看来,股指在影响登记失业率变动的因素中所占比重不大;回归系数分别为0.223和-0.019,说明股指的波动对登记失业率的变动影响也较美日英三国要小,表现出股指波动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关度不高,而出现正系数更是说明登记失业率与股指所反映的宏观经济趋势同向变动,这与现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是相违背的。这也就再次说明了中国的登记失业率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国真实的失业状况。
(2)基于美、日、英三国模型的中国失业率修正。各国学者对宏观经济与股市的影响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Ross Levine,Sara Zervos(1998)通过对美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与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认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发展稳健地(robustly)正相关与当期以及未来的经济增长。顾岚,刘长标(2001)也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对沪深股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与沪深股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但是其内在的运行即其动态运行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显著的。以此为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将得出的美日英三国的失业率与股指之间的线性模型用于中国失业率的修正。将91至10年的年度上证综指代入(5)、(6)、(7)式,得出一组数据,从该数据中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回归方程修正的中国失业率数据在06年前一直高于登记失业率,而在07年沪市暴涨造成了修正失业率大幅下降,根据模型回归系数的不同,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日本模型修正的失业率下降至近乎0的水平,而根据美英模型修正的失业率则仍高于当年公布的登记失业率水平。与同期的上证综指相比较,经过修正的中国失业率数据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随股指波动反向变化的态势,较好的体现了失业率与宏观经济的负相关关系。
针对目前中国缺少真实可靠的失业率统计数据这一事实,本文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对美、日、英三国失业率和股指的调整及计算,估计出每一单位的股指的波动就将导致0.36至0.80单位的失业率的负向波动。再通过比照上证综指数据,得出三列中国1991年至2010年年度失业率的修正值。这些修正序列总体表现出递减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失业率的反经济周期性质。其中,根据美、英模型得出的修正值基本保持在5%至9%的水平,均高于同期的登记失业率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在寻找真实失业率的道路上找到了股指这一突破口,但这一方法和我们所做的分析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对于数据的处理来说有缺陷。在处理原始数据时,修正均值时采取的多为算数平均,这样一来样本中短期的剧烈波动有可能被掩盖,从而导致序列在数据结构上一些特点可能被忽略。
其次,对于假设的模型本身来说也存在局限性。通过回归得出的常数项最大不超过9,那意味着根据本模型得出的最大失业率不会超过9%,股指的波动也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而这恰恰可能与现实不符。因为股票市场发生短期的剧烈波动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2007年沪市出现暴涨,直接导致了使用日本模型估计的失业率剧烈下降,以至于达到0.6%的极低水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模型本身假设的是失业率、股指都与实体经济这一总体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异同还存在争议,这也是我们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完善的理论领域。
[1]向东进,范辉.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3):73-77.
[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