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及防范对策

2012-01-25 12:49孙宝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无菌抗生素细菌

孙宝利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重点应是环境的消毒管理和各项诊疗操作的无菌技术。采取有效地监控措施,加强管理,是防止感染蔓延的有效手段。

1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首先是医院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病种、不同部位与程度感染的患者共同集中在医院,在患者进行门诊就诊、行特殊检查、取药、交费时,区域划分不明确,使得医院各种患者、其他各种人员流动性大,各种操作频繁,且会诊、探视人员也易将病原菌带入医院内,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意识淡漠,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对监控措施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2 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

2.1 呼吸道感染

有文献报道[1],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特别是危重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破坏,呼吸道粘膜分泌物变黏液变黏稠,利于细菌繁殖,诱发肺部感染。另外有的患者施行机械通气,使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大量吸入,或更换气管内套管也可将积存于咽后壁的含菌分泌物带入气道,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2.2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手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导尿管改变了尿道生理屏障作用,以及导尿操作不规范导致尿管污染或将周围细菌植入膀胱有关。另外管道不通,如管道堵塞、管道扭曲、管道折叠等,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直接原因。

2.3 血液感染

各种先进的监测治疗技术使入侵性有创伤口日益增多,如血液动力学监测应用的气囊漂浮导管、动脉测压导管等。各种人工气道及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动静脉血液过滤装置等,为患者输液、输血及营养支持通道的血管置管,有创伤口的增多,增加了菌血症发生的机会。事实证明侵袭性操作是造成血液感染的主要途径。

3 防范对策

3.1 环境监测控制

医院病室应环境安静,阳光充足,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患者,建议分组护理,固定人员。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应安置于正压病房。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患者。严重限制探视人员,集中探视时间,尽量减少病室内人员过多流动,以免污染病室空气或带入病原体。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坚持洗手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每天及时有效处理患者的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床、柜、墙、地面、仪器,定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达2次,每次为1h。

3.2 合理治疗加强护理

治疗时使用抗生素 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并严格把握联合用药指征,尽可能在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选用抗生素,不得擅自用药。要根据患者的诊断、感染的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及目前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全身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同时要求护士掌握药代动力学知识,在给药过程中,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2]。加强护理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对于危重患者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加强患者皮肤口腔护理,及时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病灶,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预防皮肤感染。

3.3 减少侵袭性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各种置入体内导管不宜放置过久,尤其是动、静脉置管。每班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在处理不同患者或直接接触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保持各种管道、检测装置的畅通,定期更换消毒液,室内各种装备、器械、物品进行消毒后保持干燥,避免污染。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均有血液污染地机会,尤其以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更多,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污染,对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其无菌概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造成血液传播。

3.4 加强院内感染培训和监测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防治医院感染的关[3],要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应成立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定期对发生的院内感染类型、发生率及感染的病原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

4 小 结

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技术水平,避免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重视监测工作加强监测控制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1]袁咏梅,吉正平,顾萍.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监测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47-1250.

[2]葛惠芳,雍玲娣,张爱华,等.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及感染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3.

[3]蒋冬梅,唐春炫.ICU护士必读[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2:267.

猜你喜欢
无菌抗生素细菌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细菌大作战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细菌大作战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细菌惹的祸